史維霞
摘 要:問題教學法是一種極具教學意義的教學手段。教師可以通過問題的引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全身心投入對問題的思考與解決之中,增強知識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初中英語教學的良性進步。
關鍵詞:初中英語;問題教學法;應用策略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的思維導向,幫助學生明確探究思路與方向,從而更好地對教學內容進行探索與實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結合教學內容,從課堂的各個層面利用問題教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促使學生良好英語思維能力的提升,也為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奠定基礎。
一、引導性提問
對學生進行提問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能夠針對復雜的教學內容展開深入的分析與探究,所以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可以通過開創多元化的提問方式有效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品質,讓學生逐步獲取對教學內容的全面性認知。首先教師可以展開引導性提問教學模式。引導性提問方式能夠為教師的課程開展進行良好的導入,方便學生提前獲知有關教學內容的主旨思想,對教學內容有預先的了解,便于教師深入開展英語探究課程。
比如在學習八年級的Why dont you talk to your parents?時,教師以教材主要內容為基準,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結合,讓學生通過教師的問題引導能夠聯系自己的經歷或者已有的生活認知對教學內容進行預先判斷與理解。比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Do you often talk to your parents in your life?”“What makes you unwilling to talk to your parents?”“How long have these problems existed and why havent they been solved well?”以及“What attitudes and solutions do you think you should take to deal with in-depth conversations with your parents?”等。通過這些問題的引導,讓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進行有效的敘述與表達,這能夠積極引發學生的學習情感,使學生在閱讀探究中融入自身的想法與觀點,獲取對教學內容的一定認知。同樣通過教師的問題設置學生能夠明確本節課的教學側重點,為學生的深入課程探究活動奠定前提性基礎,也為本節課做良好的鋪墊性工作。
二、探究性提問
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英語高效課堂構建中的應用主要是通過教師設置問題來指導學生的思維方式,讓學生有跡可循,突破思維的限制展開對教學內容的深度挖掘與分析,獲取全面性的學習效果與體驗。因此教師可以在問題教學法中引入探究性提問方式,加強對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訓練,讓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思維引導主動探究教學內容,脫離對教師教學講解的依賴,形成持續性的自主學習能力。
以八年級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課教學為例,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的背景較為復雜,而且本節課的教學主題又具有一定的爭議性,教師應當首先讓學生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全面而細致的閱讀,之后再設置問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就教材的主要內容展開提問,加強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訓練。比如教師可以提問:“Becau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robots, what are the conveniences of society and human life?”“What can robots do for humans?”等,讓學生從文本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進行有效表述。這是淺層的探究性提問引導方式,之后教師通過設置相關問題引導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加強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全新認知與理解,比如設置問題:“Since robots can do so many things for humans, can robots completely replace humans?”“Because robots are so intelligent, should we raise the awareness of crisis?”以及“Does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robots also have adverse effects?”等。這些問題的引入能夠加強對學生探究性思維的拓展與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正反兩個角度加強對本節課教學內容的理性認知,提升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獲取對教學內容更深層次的理解。
三、拓展性提問
在高中英語教學階段的問題教學法中,還有一種重要的提問方式便是拓展性提問,這樣的提問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讓學生將教學內容與自身的生活實際進行聯合性思考,提出較為全面的觀點,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深入理解,獲得高效學習效果與體驗。教師在教學中通過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更深層次的角度吸收教學內容重要思想,并對自身的思想與行為方式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達到拓展性提問方式的最終教學目的。
比如在學習八年級教材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這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教學內容中所涉及的四個經典故事: 這些經典故事都是極具教學意義的教材案例,教師通過多媒體手段將有關故事的圖片資源、文字資源或影像資料進行播放,讓學生進行深度瀏覽與探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提升思想情感認知。在學生瀏覽課件后設置相關拓展性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比如:“What inspiration did you get from the story of Yu Gong moving mountains”“What tribulations(磨難) did Yu Gong experience in the process of removing mountains?”“How did Yu Gong overcome these difficulties and still insist on moving mountains?”以及“What are the good spirits and qualities of Yu Gong? Take Yu Gong as an example, what should you do in your later study and life?”等。這些問題的引導能夠對本節課的重要教學內容進行一定的延伸與拓展,讓學生通過閱讀教材內容以及課件內容展開對自身行為的反思,從教學內容中收獲優秀的文化思想,提升自身的文化意識,并樹立良好的價值觀,保證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有效發展。
總的來說,教師要想通過問題教學法構建初中英語高效教學課堂,便要以教材主要內容與思想為基準展開多元化的提問模式,訓練學生的獨立思維方式,并幫助學生從更全面的角度獲取對教學內容的認知與理解,提升學習效果與體驗。
參考文獻:
[1]蘇珍.試論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教學大世界旬刊,2017.
[2]周曉誠.問題教學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2016.
[3]曾慶香.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高效課堂的和諧構建[J].初中課程,2017.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