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瑋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傳統教學方式難以適應當前教學需求,“主體參與”型教學法作為特色教學方式得到廣泛應用。針對此種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方法進行分析,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強化知識記憶力、鍛煉數學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主體參與型;小學數學;教材教法課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數學傳統教學模式逐漸被取代,教材教法成為教師的“新寵”,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在教學活動中,教材教法課的開展能夠歸還學生主體地位,使其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之中,不但“學會”而且“會學”,從而構建出“主體參與”型的新課堂。
一、授人以漁,激發學生的數學參與熱情
教師在教學中應與小學生特征相結合,通過多樣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循序漸進地向學生滲透課本知識,通過設置疑問、自主學習、探究討論、練習訓練與知識總結五個步驟,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從而“授之以漁”,激發學生的數學參與欲望。
1.激發學生參與熱情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設計教材內容,例如,在學習關于“兩步應用題”教學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首先尋找此類習題解答的關鍵,然后逐漸引導學生進行下一環節的教學,以此類推,循序漸進地強化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成功,從而激發其學習熱情。
2.引導學生學習知識
在教材導入之前,教師可為學生提供教學大綱便于其自主學習,準確掌握教學中的重點內容。在學完基礎知識后,教師逐漸引導學生對重難點知識進行研究和推敲。例如,教師在教材導入后,為學生講解自學提綱,首先掌握兩步應用題的結構有何特點;然后思考此類應用題在解答時有哪些關鍵工作,并逐一列舉出來;再次,為學生展示例題,如“四年級一班學生共計植樹20棵,四年級二班學生比他們多植樹10棵,求兩班共計植樹多少棵?”讓學生思考該題的解答步驟;最后,在兩步應用題解答的過程中,教師不但要使學生“學會”如何解答,還要做到“知其所以然”,在練習中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做到“授人以漁”,使學生真正掌握此類知識。
3.強化數學知識鞏固練習
知識的記憶并非永久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記得快、忘得也快,要想克服這一現象,教師應做好數學知識的鞏固練習,加深學生的知識記憶。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應嚴格要求學生,掌握知識要領,靈活解答基礎性知識,對于難度較高的知識,教師不應一味地講解,而是要為學生預留充足的思考時間,并適當加大練習力度,以此種方式培養和鍛煉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使知識深深印刻在學生腦海之中[1]。
二、主體參與,強化數學知識記憶
主體參與型數學教學模式主要是根據課堂教學理論,與小學生身心特征相結合,充分激發學生內在驅動力,激發學生學習自主性,從而鍛煉和提升其數學思維、創新能力的措施。
1.閱讀教材,加強引導
這一環節是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完成的,可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激發探索意識,使閱讀成為激發智力的活動。在每堂課結束后,由教師為學生提供下堂課的自學提綱,引導學生精準預習,在問題的設計上應把握重點、抓住要領,既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又不至于過于晦澀難懂,打擊信心。
2.師生互動,主動參與
在每堂課開始時,教師根據自學提綱向學生提問,學生根據自己的預習談談自己的見解與問題,由教師與其他同學一同交流解答,由此實現師生互動。如若學生的回答有不當、不充分之處,教師需給予點撥,對滿意的回答要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
3.做好總結,學以致用
教師在授課完畢后,應做好課堂積累與知識總結,使所學知識能夠深入貫徹到學生的認知結構之中,并在日常生活中靈活運用。這一環節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鼓勵學生自己總結,談一談自己的收獲與感想,最后由教師將此堂課“畫成整圓”,達到強化記憶、升華知識的目標[2]。
三、增強體驗,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遵循大綱中的要求,培養學生數學綜合能力,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難易得當地對學生進行專項訓練。
在自學能力訓練方面,教師可通過教學活動訓練學生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概括問題的能力,并在教學中逐漸引導學生獨立獲取數學知識,從而提高自學能力;在思維能力訓練方面,教師可通過設置生動有趣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師的啟發下開動腦筋,提升學生思維能力;在表達能力訓練方面,教師可讓一名學生回答所提問題,然后讓全班學生對其回答進行評價,判斷其是否抓住了關鍵因素,以此方式提高學生在語言表達時的邏輯性、準確性與深刻性,進而鍛煉其表達能力。
綜上所述,新時期背景下,教師的教學方式應與現代化教育需求相適應,“主體參與”型教學法要求教師充分利用教材知識開展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學習興趣與熱情被充分調動,擴展學生多方面能力,使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劉俊芳.小學數學教學如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J].校園英語,2014(8):101.
[2]黃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學生的積極性[J].考試周刊,2017(1):81-82.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