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語文教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學習方法,其不僅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還能鍛煉學生自主思考、主動探究的意識,對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具有重要意義。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實施,小學語文以往的教學方法弊端層出,語文改革迫在眉睫。因此,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的方法,被廣泛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中,它能夠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1]。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素質教學理念不斷深入的情況下而產生的創新型教學模式,這種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主要是指教學工作者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特點,將其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性學習,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本文作者就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教學中的運用做以下闡述。
一、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課前預習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積極進行預習,是直接影響學生學習效率與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能夠采用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促進小學生預習效果的提高對提高教學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在小學語文日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學工作者要積極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將班級中的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結合語文教材中的實際內容,提出相應的探究性問題,讓學生進行課前預習。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不僅能使學生的學習思維得到有效的激發,將學生之間的差異性觀念進行全面的整合,使學生總結出最與題意相符的答案,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小組合作預習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身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知識預習,對教學工作者要講授的內容有基礎性的了解,在課堂教學活動開展中,能夠順應教學工作者的教學思想,進行高效的學習。
二、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課堂教學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不僅不能將素質教育理念進行全面落實,也無法有效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基于這種情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學工作者要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充分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從而在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主體作用的基礎上,讓學生針對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合作性學習,并針對相關問題進行交流與探究,實現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需要注意的是,在課堂教學工作開展中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要對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進行重點關注,避免小組合作模式的應用過于形式化,而忽略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使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課堂教學活動中得以充分發揮,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有效提高。這種教學模式,不僅能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使學生能在小組學習中取長補短,對教學內容掌握的更全面,同時也能使學生自主性地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上,為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將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于課后練習中
在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推進的教學背景下,教學工作者也要積極轉變以往“題海戰術”的課后訓練模式,將課后練習的重點從有數量轉為有質量,在保證學生學習壓力得到有效減輕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深入掌握學習內容,不斷提升自身的語文學習成績。因此,在實際的語文課后練習中,教學工作者要積極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性學習時間與空間,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以需要學生掌握的重點知識或代表性練習題為主,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探究與學習,并交流不同的學習思想,最后再讓學生對不同的答案進行總結,找出最全面、最正確的習題答案。這樣一來,不僅能在學生組間交流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團結協作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同時也能在對相關問題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清晰解題思路,全面了解題干意思,深入掌握學習內容,從而促使學生理解能力與解題能力有效提高的同時,促進教學效率與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為小學語文教學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另外,在小學生語文學習拓展中也可以應用小學合作學習模式,以拓寬學生的學習視野,實現知識拓展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可以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也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廣大一線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使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進行應用,不僅能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行有效的激發,同時也能幫助學生深入性地掌握知識內容,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周德軍.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甘肅教育,2017(17):78.
[2]越治喜.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四卷)[C],2018:5.
[3]劉美蓮.小組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7):48.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