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美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開展如何意義重大,直接關乎其日常工作是否順利進行,關乎國家對行政事業單位費用支出的控制,防止一些違法違規,謀取私利的行為發生。除此以外,在新時期,社會公眾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關注程度不斷增加,是否合理會影響公眾對其的認可度。因此,需要加強有關方面的研究,提高其預算管理水平。本文結合預算管理的相關理論知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特點以及國家對其的要求,總結問題,提出建議,助力于這一工作優質高效開展。
關鍵詞:預算管理;管理方法;監督機制
在實踐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日常費用來自于財政支出,目的是為了保障其日常工作順利開展,預算費用的額度確定需要根據上一年的支出情況和下一年工作目標進行確定,過多,則會增加財政負擔,過少,則會影響工作正常開展,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加強預算管理工作,提高其合理性,使這一工作開展能夠專業化、規范化和精細化。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分析行政事業單位在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針對性解決,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點。
一、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中的問題
(一)工作人員預算意識缺乏
在社會發展新時期,我國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工作加強了監管力度,目的是為了提高預算的合理性,增加資金的使用價值,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但是,在實踐過程中,一些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人員有關方面意識不足,影響了預算的客觀性和合理性。經過總結,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其一,一些預算管理人員思想滯后,簡單的認為預算就是對日常開銷的一種匯總,風險因素考慮不足,致使實施過程中因突發狀況導致預算難以滿足現實需求[1]。其二,預算是一種預測,與現實之間還存在差距,而一些預算管理人員按照往年預算額度進行下一年預算的制定,使其合理性降低。其三,一些工作人員在預算工作開展方面重視不夠,提供的預算過于籠統,沒有正式理解新時期預算的含義和要求,因其為財政撥款,“寧多勿少”的思想傾向表現突出,影響預算合理性。
(二)工作人員素質有待提升
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方面的工作人員并不是專業從事預算工作,多數為原有的財務人員負責,而這些財務人員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的特殊性了解不足,對于國家有關方面的法律法規和思想要求掌握不夠透徹,在開展預算工作過程中,難以做到專業化和規范化。最明顯的表現在預算過于經驗化、缺少與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內容不夠全面、類別劃分不夠精準、可操作性考慮不足等等[2]。除此以外,我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監管,是為了規避一些隨意使用財政資金的行為出現,降低成本,因此,作為行政事業單位有關方面工作人員,應該注重對預算額度的控制,與國家要求相契合,否則預算工作的意義將會被削弱。
(三)預算工作監審環節薄弱
在審核方面,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工作的內審環節薄弱,缺少專業性的審查機制,雖然單位領導會對下一年預算進行審核,但是,由于其并非專業人員,只能通過與往年預算的對比,分析每一項的額度差別,對于是否應該增加或者是應該減少預算,則難以知之,對于增加或者減少額度的多少更無法判定,所以審核效果較差[3]。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對于預算工作方面的參與不足,有關方面的監管機制不健全,導致預算與實際差距較大,不利于員工從實際的角度提出建議,更不利于一些預算不合理現象的披露,致使預算存在不合理和不合規的現象。除此以外,我國相關部門在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方面的力度不夠,缺少對預算不合理問題的原因分析,結果處理過于簡單,增加了一些工作人員在有關方面的松散心理,導致預算不合理現象發生概率增加。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加強學習,增強預算意識
第一,注重預算的風險管理,提高對新時期預算工作的認識和意識。作為具體工作人員,要深入了解往年的預算情況,然后與下一年工作計劃和業務開展情況比較分析,得出相應的預算方案,重視一些可能影響預算的突發情況,例如單位設備到期,需要重新采購,樓房需要維修,為了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加大綠化投資等等,需要根據下一年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預算的增減,有效控制風險[4]。第二,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領導,需要加強對預算工作的重視,提高意識,關注預算工作,對于工作人員在有關方面的態度、專業水平等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結果進行獎懲。第三,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思想需要革新。從領導到具體工作人員都要深入學習國家有關方面的規定,在預算方面增強合理性,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降本增效,減少支出,降低財政負擔,這樣才能增強社會對其的認可度。第四,預算工作需要走精細化路線,對于每個部門、每階段、每項業務的預算都要進行分門別類的列出,然后進行對比分析,給出評價,這樣才能有利于控制預算,增強其合理性。
(二)注重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素質
人是整個預算管理工作開展的關鍵因素,人員的素質和態度如何,直接影響預算管理工作的效果。根據當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有關人員素質提升方面,提出以下建議。其一,加強對相關工作人員的專業培訓。可以由政府組織,聘請有關方面專業人士,定期講解國家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要求、目標、預算管理的方法等等,提高其專業性。與此同時,為了增強效果,還可以建立相應的網絡平臺,有關部門工作人員可以在這一平臺對日常預算管理工作中的問題進行提出,由專業人士負責解答,服務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5]。其二,預算制定人員需要加強與單位各部門和員工之間的溝通,了解各部門的實際情況,總結有關方面的建議,作為預算工作開展的依據。其三,為了提升預算工作人員的素質,要設置相應的考核體系,使其能夠認真對待這一工作,注重創新,可以從德、能、勤、績、廉等方面對其進行考核,做到獎功罰過,使工作人員積極參與這一工作的落實。其四,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預算工作人員,應該對新時期有關方面的專業軟件進行學習,學會使用專業工具,提高預算效果。例如一些統計分析軟件、財務軟件等等,減少人工操作帶來的誤差。
(三)結合實際,健全預算審核機制
首先,對于預算工作,要加強內部審核,建立逐層審核的模式。先由具體工作人員對預算進行審核,然后由整個部門進行審核,再將相關的預算交由各部門審核,根據相關意見進行調整,最后由單位領導審核批準之后,才能具體實施。其次,對于預算方案需要公開,建立相應的披露制度,使每一位員工都能夠對其進行了解,并參與其中,提出建議。披露的程度需要有所增加,不僅僅是預算額度,還要細化到預算增減的原因,與上一年的對比分析情況等等。其三,在預算監管方面,應該實施責任制管理的模式,每個部門的領導屬于該部門預算的責任人,如果發生預算難以滿足現實需求的情況,需要查明原因,追求責任。其四,政府相關部門對于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方面,要設置相應的標準和原則,使其工作過程中有的放矢,例如招待費,每年最多不超過多少,每次最多不超過多少等等。除此以外,還要加強對其監督管理,查明預算超支或者是富余的原因,總結經驗,依法處理,做到借鑒有利的一面,規避不利的一面,提高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水平。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勢在必行,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國家有關方面的要求,結合行政事業單位的需求,從提升工作人員預算意識、管理意識、專業素質等方面增強效果。與此同時,還需要建立預算審核機制,監督預算工作的進行,做到全員參與,從而增強其合理性。
參考文獻:
[1]計永芳.淺析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隊伍的建設[J].財務與會計,2018(1): 12-13.
[2]葛洪朋,韓珺,王云.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績效管理的思考——以高校為例[J].財務與會計,2014(11): 66-68.
[3]葉劍.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現狀調研分析——以干部院校A單位為例[J].會計之友,2017(18): 23-24.
[4]孫玉梅.新形勢下加強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工作的對策[J].當代經濟,2016(2): 89-91.
[5]黃標.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20(9):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