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清
摘 要:近年來,工匠精神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引發了激烈的討論。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更是高職院校非常重要的教學目標,高職院校及教師應根據新課程改革標準,準確并充分理解工匠精神,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塑造高職通信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本文將簡單介紹工匠精神,對高職院校通信專業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相關的教學策略,希望對塑造高職通信專業學生的工匠精神有所幫助。
關鍵詞:通信專業;工匠精神;教學探討
一、關于工匠精神
(一)主要內涵。工匠精神是最近熱度很高的一個話題,各行各業都需要具有工匠精神的工作者。所謂工匠精神,是勞動者職業道德,職業能力和職業品質的體現,是一種高尚的職業精神,是追求卓越的創造精神,是顧客至上的服務精神。工匠精神是勞動者事業發展的競爭資本,也是中國行業進步的動力源泉,也是社會文明的體現。
工匠精神主要體現在敬業,精益,專注,創新這四大方面。敬業是從業者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并充滿敬畏與熱愛;精益即精益求精,指從業者對于工作中的細節高度要求,嚴格把控,追求完美和機制;專注體現在從業者在工作中注入耐心,細心和毅力,對倒同樣的工作也數十年如一日,專心致志地做事;最后,創新是指從業者追求完美的升華,在工作中追求突破和進步,努力使這個行業向前行進,不斷革新與提高。這四大品質是從業者想取得事業進步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質,也是企業管理員工的重要標準,在現代的職業教育中,也是教師重要的教育目標。
(二)在職業教育中的重要價值。工匠精神是高職院校培養人才的特色體現,高職院校培養的是優秀的技能型人才,而工匠精神是技能型人才必備的素質,是他們日后進入社會工作的重要競爭力。高職學生除了學習和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之外,也應該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和堅定自己的職業理想,而工匠精神的塑造正體現了高職學生的正確的職業態度。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聯系是緊密的,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對學校和企業都有積極的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有利于企業聘用到優秀的員工,取得最大化的企業效益,促進企業長遠的可持續性的發展。另一面,有利于高職院校的教學質量得到認可和肯定,使得學校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幫助,從而在教育行業獲得更好的發展。
二、高職通信專業的教學現狀分析
通信專業是現代的一門工程學科,就業范圍較廣,就業壓力也非常激烈。通信專業的學生需要在掌握了充分的通信理論基礎上,運用正確有效的工程方法解決通信行業的實際問題。學生需要學習各種通信系統的原理知識,要具備較強的外語能力,計算機能力和工程技術能力等,通信理論知識比較抽象難懂,很難直接地將所學知識聯系到實際行業操作,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存在一定的難度。有些教師在教授專業的通信專業知識時,由于自身也缺乏實際的通信行業從業經驗,教學內容容易停留于知識表面,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時,難免感到深奧難懂,但又沒有實用價值,從而逐漸失去學習通信知識的興趣和動力,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消極反應,也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并使通信專業的教學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三、關于塑造學生工匠精神的教學策略
(一)合理安排理論內容教學。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需要學生對通信這個行業有較深入的了解和理解,教師在安排課程教學時,應該巧妙地將教學內容與通信行業相結合,幫助學生將通信知識進行內化,更好地掌握所學的通信知識與技術,并且能更好地去了解自己未來的工作。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應該有效地營造學習情境,引入行業中的實際例子,引導學生分析典型的工作任務,在分析實踐操作中學習具體經驗,深化通信理論知識,從而得到更加理想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光纖通信技術知識時,教師可以聯系電信運營商在網設備的運營管理工作實例,一步一步地給學生介紹具體的相關的工作過程,再結合相應的通信技術的原理知識,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掌握,并且也對相關行業有更深的認識。
(二)加強學校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高職院校在進行職業教育時,缺乏實際的工作情景一直是實現高效教學的障礙。對此,產教結合成為了重要的教學策略,也被越來越多的高職院校所意識和注重。企業和學校之間應該加強聯系,進行有效合作和資源共享,共同培養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企業在自身的企業文化中應當輸入工匠精神的理念,讓工匠精神成為企業員工共同的價值追求。學校在進行理論知識教學之外,也應該讓學生接觸到真實的工作場景,有計劃地針對性地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相關專業的實習,使得學生學會"學以致用",深入掌握通信理論知識,并且在實際的工作經驗中學會敬業,精益,專注和創新,有利于更好地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
(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學習是學生學習進步的最主要動力,工匠精神要求從業者能夠專心于自己的工作任務,并且投入研究,努力創新。因此,教師在教學通信技術知識,塑造學生的工匠精神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內在潛能。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合理安排學習任務,要求學生自己查找本節課的學習資料,并與教師交流自己的理解和想法引導學生學習本節課的理論知識。同時,積極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小組交流和小組活動,進行相關數據配置,組內之間互相交流學習成果和學習心得,實現進一步的理論知識學習,通過意見交流和數據分享,再進行改進,重新配置數據,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加深理論知識學習,并且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這樣的教學活動也有利于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認真鉆研,精益求精的優秀品質。
四、結語
工匠精神的塑造能讓學生在未來的事業中有更好的發展,從而間接地能推動相關企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與進步。高職院校應該運用正確有效的教學方法,努力提升教學質量,為現代社會培養具備工匠精神的技能型人才,在通信專業的教學中,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之間的聯系與合作,教師應該合理規劃課程內容教學,并且注重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參考文獻:
[1]朱珺,李主國.創新教學方法培育"工匠精神"--以高職光纖通信技術課程改革為例[J].河北軟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
[2]王飛.將"工匠精神"引入高職院校專業課程教學改革[J]. 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No.140(04):53-55.
[3]馬立權.高職院校培育塑造學生工匠精神的路徑探析[C]// 中國職協2017年度優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一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