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芳
摘 要:新課標對化學教學的要求就是以學生為中心,創新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功能,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最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意義;策略
一、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成為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而建立一種適應素質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探索和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有效性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獲得高效的發展,努力讓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都得到和諧發展。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在于摒棄傳統課堂教學中"無效或低效"的教學行為,達到"輕負高質"的新課程改革的主要目標,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下進行高效率的學習,從而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方法的科學化和教學效果的最大化,讓學生在牢固掌握化學"雙基"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是化學教育的基礎階段,它一方面能為學生以后的化學學習奠定基礎,另一方面也能為處理一些生活實際問題和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打下基礎。教師可以通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尤其是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獲得化學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讓學生在體驗化學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探究知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已有能力得到提升,還激發了學生的潛能。
二、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化學是一門邏輯性和實踐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深入地思考和實踐,而就目前來看,初中化學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許多學生和家長認為化學沒有語文、數學、英語重要,加上化學本身的知識點較多,需要嚴謹的邏輯思維等,使得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較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教學觀念陳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部分教師不能深入挖掘教材,教學還停留在教教材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教師把教科書當成了唯一的教學資源,緊緊地根據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學,沒有一定程度上知識的延伸;另一方面,教師只注重知識而忽視化學能力的培養,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追求學生化學成績上的提升,這也是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高低的評價標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大部分是針對考試,學生也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而對于學生化學實驗以及化學應用方面卻一籌莫展,嚴重制約著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
(二)受傳統教學思想的束縛,課堂教學未做到以學生為中心。由于應試教育觀念的深遠影響,化學教學活動的過程成了化學基礎知識與技能忠實而有效傳遞的過程,教師只充當著既定知識內容的闡述者和傳遞者,學生只是既定知識的接受者和吸收者;化學課堂中教師只是在完成教學任務,而不是根據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來設計教學內容,對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學習程度等方面都沒有進行深入的了解,片面地按教案設計教學,學生被教師"牽著鼻子走",教師讓學習什么就學習什么。因此,學生始終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下接受學習,學習失去興趣,整個課堂成為單純的知識大雜燴,教師沒有讓學生進行必要的思考和探究,學生的主體性參與不夠;教師缺乏對學生學習的指導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影響了學生知識的構建和能力的提高。
三、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激發學生興趣是化學有效課堂的前提。科學家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能夠激發人的巨大潛能,只有讓學生對化學真正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索欲望,才能讓學生自覺地進行研究從而創造新知識。例如,學生剛開始接觸化學時,教師可以先做幾個實驗,如:"白紙顯字""清水變牛奶""燒不壞的手帕"等一連串有趣的現象,讓學生在"觀察-驚嘆-疑問"中獲得體驗,感受到化學世界的神秘,燃起學生的好奇心,讓他們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樣整個課堂摘要:隨著新課改向縱深方面的不斷開展,我國的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步。尤其在課堂教學改革方面,課堂是教學活動進行就變得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其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思維更加活躍,更加積極主動地思考并參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二)創設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積極地創設教學情境,通過對學生進行深入的了解,捕捉學生的興奮點,設計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情境,讓整個課堂更加自由、活躍,更利于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教師可設計精彩的引言、化學故事、科學家事跡、化學問題辯論、化學在生活中的貢獻等等情境。例如:在進行"元素"(人教版第三單元課題3)教學時,我想通過問題情境來讓學生產生求知欲從而引入新課,課前播放一段學生比較熟悉的"蓋中蓋"廣告,在學生既感到親切又感到好奇時,適時地提出問題:這則廣告說明人在成長過程中需要補充什么?學生猜想后引入元素,這樣的教學情境更具生活化和親切感,為有效課堂教學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新課標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教師在進行化學教學過程中,就應把學生納入到教學中來,讓學生參與策劃教學進程,并聽取學生評價和反思課堂教學的意見,這樣就實現了課堂"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雙主體教學。讓學生參與策劃教學進程并提出課堂教學意見,既符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又高度尊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通過從學生的角度對教學活動進行教學參與、評價和反思,有利于教師深入了解學生,并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從而對學生進行更加科學和有針對性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