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榮
摘 要:農村地區的小學由于受到地理環境、資源條件等多方面的限制,在教學設備、環境、資源等方面遠遠落后于城鎮學校,使得在教學開展中的難度更大。因此,農村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一定要勇于突破這些局限性等,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不斷的增強。本文將以此為話題,對課堂效率的提升對策進行研究,希望對相關工作的開展發揮出借鑒價值。
關鍵詞: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提高
農村小學由于受到教學資源、地理環境的局限,教學資源比較匱乏,并且學生家長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不足等,使得教師在教學中容易受到各種條件的影響,于是課堂效率很難達到預期。因此,在實踐教學開展當中,教師一定要明確當前的現狀,并要巧妙的結合數學學科的特點,借助適當的方式、手段,來彌補諸多的缺陷,能讓農村小學數學教學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明確學習目標,提高課堂效率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看,雖然在新課改的不斷推行下,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相比以往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和城鎮學校相比較,教師的教學思想、方式依舊是比較落后。如,部分教師在教學中依舊采取"學生聽、教師講"的模式,學生在學習中完全跟隨在教師的后面,很難使學生實現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等。因此,在現代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積極改善這一現狀,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促進教學模式的改善,使得課堂教學效率逐漸得到的提高。
例如,在講解"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等知識點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課前預習作業,讓學生思考:"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之間的共同點是什么?""長方形和三角形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三角形依據邊、角各能劃分成幾類呢?"等,使得學生在預習當中明確好學習目標,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定掌握;而在課堂教學當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的預習情況、在預習時遇到的問題、困惑、難點等,讓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和探討,教師再根據實際的學情進行深化、鞏固,使得學生真正的理解知識點,學習效果得到不斷提高。在這樣的模式下,能彰顯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得學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使新課改得到實現。
二、結合實際生活,提高課堂效率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化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使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倡導、踐行,也是農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注意的[1]。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該在學生的數學學習和實踐生活中構建起橋梁,借助這樣的方式來為學生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等,使得學生的學習難度得到降低,在學習中更加輕松等,使得課堂效率提高。
例如,在講解"人民幣的認識"這一知識點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學生實際生活中常見的情境--菜場,進行生活情境的創設,使得學生的學習體驗得到深化。如,在教學當中,教師可以先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和家長一起到菜場買過菜嗎?""在買菜的過程中是怎樣付錢的呢?"讓學生進行回顧、思考和闡述。而在這之后,教師就可以導入新的課題:"那今天就讓我們學習怎樣使用好人民幣吧!"使得教學得到持續的開展。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可以把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切實提升課堂效率,使得學生學習到的知識得到發揮運用。
三、做到因地適宜,提高課堂效率
在農村地區,雖然在教學設備、資源方面比較落后,但是和城鎮學校相比,農村學校更加貼近自然,自然資源非常豐富,這是農村學校的一個優點[2]。因此,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實際開展當中,也可以秉持著因地適宜的原則,來獲取一些自然資源,為開展教學起到輔助作用。
例如,在講解"對稱軸圖形"一課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相應的小作業,讓學生收集一些樹枝、樹葉、糖紙等等,來自己設計一個對稱圖形,使得學生在課后投入到生活制作中。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能讓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從而使知識點得到有效鞏固,使得課堂效率得到提高。
四、巧妙設置提問,提高教學效率
在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巧妙的為學生設置一些問題,借助問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課堂效率得到提升。
例如,在講解"測量"的相關知識點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數學書有多厚嗎?想知道桌子有多高嗎?要想得到這些信息,我們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呢?"使得學生進入到思考中,并在后續的學習中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測量"中,借助問題推動教學的開展,使得課堂效率得到大大的提升。
五、開展師資培訓,提高教學效率
在農村地區要想使課堂效率得到提升,教師是其中非常關鍵的因素,只有切實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才能為教學的開展保駕護航。因此,在教學實踐當中,也應開展好師資培訓,使得教學效率得到提高3]。
例如,學校和相關的教育部門,在此方面一定發揮好作用,可以為農村教師開設一些培訓機會,讓教師到城鎮學校聽課、交流、學習。可以獲取到一些新的理念、方式和方法,使得教學得到革新,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綜上所述,在課程改革的不斷推動下,身為一名農村地區的小學教師,在實踐教學當中,也不應安于現狀,而是要積極的進取、創新,結合當前的教學現狀,不斷的創新、探索、完善教學方法等,使得教學方法得到改進,促進課堂效果的提升。在這其中,教師一定要結合學生現階段的思維特點和方式方法,構建可行的教學模式,使得諸多的缺陷得到彌補,真正達成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董文云.多媒體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學周刊,2019(18):139.
[2]韓海波.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探究[J].學周刊,2019(18):144.
[3]王世俊.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J].學周刊,2019(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