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永民
摘要:教師應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氣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追求知識技能,從而迸發出創造思想的火花。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如何立足課堂教學主陣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每一位教師要研究的重要課題。下面我就如何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談一談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創新;和諧;優化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5-0162-01
1.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課堂上不僅有知識方面的信息傳遞,而且有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因此,教師應努力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去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創設師生情感交流的氣氛,使學生在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中產生探究知識的興趣,并積極主動地去追求知識技能,從而迸發出創造思想的火花。怎樣創設愉悅和諧的課堂環境呢?
1.1把微笑帶進課堂。
“微笑是教師職業的需要?!苯處熥呱现v臺,就好像演員走進攝影棚,應立即進入角色,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順心的事,這種情緒都不要傳染給學生。教師微笑的面容,愛撫的目光,落落大方的儀表,給課堂定下一個愉快而安詳的基調,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1.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和諧、愉快教學氛圍的核心,它不僅決定著學生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而且決定教學的成敗。在課堂上,我注意發揚民主,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允許他們插話。例如在教學“18×3”時,多數學生的方法是10×3=30,8×3=24,30+24=54。這時一名同學說:“老師,我這樣算:20×3=60,2×3=6,60-6=54??梢詥??”我馬上說:“你的想法真好,連老師都沒想到,咱們全班同學為他的這一想法鼓鼓掌好不好?”在這尊重知識、尊重科學的氛圍中,很自然地樹立了民主、和諧、互助的學習氣氛,為學生敢于創新提供了良好的心理保障。
1.3讓每個孩子都抬起頭來學習。
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處理好“面向全體”與“因材施教”的關系,這是創設愉悅和諧課堂環境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要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每一個學生的自尊心,特別對少數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倍加關注,培養他們成功的心理,自信的心理。使每個學生相信自己能學習,會學習,“我能行”。同時要熱情鼓勵學生多思善問發表自己的見解,允許學生說錯、做錯,錯了絕不挖苦、諷刺。允許學生隨時改變自己的說法和做法,對于學生提出問題的行為首先予以肯定,至于提出、回答的正確與否是第二位的,由學生集體討論逐步澄清。只有這樣讓每一位學生都抬起頭來學習,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心理安全”的氣氛中學習,為學生敢于創新提供了基礎。
2.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在教學中,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求知欲的強弱,決定著獲取于參與意識的高低。善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呈現求知若渴的狀態,正是教師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所創設的最佳環境。在教學中我采取了如下做法:
2.1巧妙導入新知,激發學生去創新。
好奇心是小學生的天性,他們常常會對一些問題感興趣,發生疑問,從而產生好奇心理,這正是創新的萌芽。于是我從導入新課開始,利用開講藝術緊緊抓住學生的好奇心。
2.2開放學習過程,促使學生去創新。
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各個學生的特殊性,放手讓學生自己決定自己的探索方向,選擇自己的方法;獨立地進行探索。在教學“圓的周長”計算一課時,我首先請學生利用手中的學具分別測量出大圓、中圓、小圓的周長,當學生用“滾動”的方法測量出圓的周長時,我提出了“圓形水池能立起來滾動嗎?”迫使學生不得不另辟蹊徑,想出了“繩測”的方法,這時,我又一次設疑:我將一個小球系在繩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轉成圓,提問:“這個圓的周長,還能用繩子繞一圈嗎?”實踐證明了“滾動”和“繩測”的方法均有局限性。能不能探索出計算周長的普遍規律呢?又一次激起了學生思維的浪花和創造的欲望。學生們認真操作、觀察、思考、實踐,終于發現了“圓的周長總是比它的直徑3倍多一些”的規律。
2.3創設應用機會,吸引學生去創新。
數學來源于現實,也必然扎根于現實,并廣泛應用于現實。由現實生活抽象概括出數學知識,再把數學知識廣泛應用于現實生活中,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學習數學興趣而且吸引學生主動去創新。例如學習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一課后,我安排讓學生測量身邊的長方形、正方形物體的邊長,再求出它們的面積;回家求出自家的電視機平面的面積;算出自家房屋的面積,并根據現在的房價算一算自家房屋的現有價值再把結果告訴父母。豐富多彩的實踐練習吸引著同學們,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他們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用數學,在“英雄用武”中增強了興趣,發展了思維,培養了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