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文

摘要 目的:分析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收治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行常規檢驗,觀察組行生化檢驗。比較兩組診斷正確率及診斷效果。結果:觀察組診斷正確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診斷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的應用效果顯著,可提升診斷正確率和診斷有效率,減少誤診、漏診等,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腎上腺皮質疾病;生化檢驗;臨床應用;診斷價值
在臨床上,腎上腺皮質疾病屬于常見病、多發病,而腎上腺糖皮質激素分泌過多是其發病的主要原因,其發于中年人、青壯年群體中,男性發病少于女性",1。該病癥一旦發生,患者均存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且男性患者會發生.無精、少精等,如較重可引發不孕不育,甚至引發一些惡性病變,如腫瘤,從而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甲。收治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探討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收治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26~46歲,平均(35.1±1.8)歲;病程2~6年,平均(3.4±0.3)年;疾病類型:皮質醇增多癥8例,腎上腺皮質功能減弱癥12例,醛固酮癥2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25~45歲,平均(34.2±2.4)歲;病程2~6年,平均(3.2+0.4)年;疾病類型:皮質醇增多癥11例,腎上腺皮質功能減弱癥15例,醛固酮癥1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入院后,對照組行常規檢驗,主要包括以下檢測指標:Na、CI、P、K、Ca、TBiL、HDL-C、TC、TG、TP、BUN、ALB、CER、ALT、GLU、AST等。而觀察組行生化檢驗,檢測指標包括3項:24h尿17-羥皮質類固醇(OHCS)、24h尿醛固酮(ALD)、血漿ALD等。具體檢測方法:①24h尿17-0HCS測定:絕大多數17-0HCS在肝臟滅活后,可經尿液向體外排出,其在正常尿皮質醇每日排出量中大約1/3,24h尿17-OHCS在正常成年人中,其參考值3~8mg/dL。尿17-0HCS排出量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中的繼發性、原發性患者會有所減少,而在該領域腫瘤型患者(如非功能腺瘤、腎上腺皮質間葉腫瘤)、Cushing綜合征患者中有所增加。②血漿ALD測定:作為一種關鍵因子,ALD主要參與人體尿液電解質排泄的調節,多種腎上腺疾病與血漿ALD的濃度水平存在關系,其自身具有固定分泌變化規律,且主要特點為成像,由早至晚不斷遞減,而人體輸人液體(如淡鹽水輸人可降至200pmol/L)、服用一些藥物(心得安、肝素、甘草等可降低其含量)、體位不同(站直后為270~560pmol/LJ)等,則血漿ALD檢測結果不同。血漿ALD在正常人中參考值36~830pmol/L,該物質濃度在常見的一些腎上腺病中具有固定特點,其在醛固酮增多癥中有所增加,而在其他疾病中則呈減少的特點。③24h尿ALD測定:尿ALD排泄在醛固酮增多癥,繼發性、原發性患者中均會出現增多,而在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選擇性醛固酮減少癥中有所減少,Cushing綜合征患者的尿ALD排泄正常,而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癥患者可能不存在尿ALD排泄。
觀察指標:比較兩組診斷正確率及診斷效果。判定標準":①顯效:臨床診斷結果與檢驗結果一致;②有效:臨床診斷結果與檢驗結果部分一致;③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1用以檢驗計量資料,x2用以檢驗計數資料,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診斷正確率比較:在診斷正確率上,觀察組為92.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0.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診斷效果比較:在診斷總有效率上,觀察組為95.0%,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5.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在臨床上,腎上腺皮質疾病涉及的疾病類型為腎上腺皮質非功能腺瘤、醛固酮增多、繼發性或原發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Cushing綜合征等5。在診斷此類疾病的過程中,實驗室多采取常規檢驗,但其缺乏顯著的特異性,因此針對腎上腺皮質疾病患者,需采取一種更具特異性的方法加以輔助診斷。而有研究表明,對該疾病采用生化檢驗可達到較高的準確性,即可對大部分患者確診,但在檢驗期間,檢驗結果的準確性直接受到標本檢驗質量的影響。生化檢驗的實施,除了要求檢驗科加強管理和監督外,還要求檢驗人員操作技能較為熟練,以有效確保檢驗準確性和可靠性回。本文研究結果表明,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生化檢驗的應用具有重要臨床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即可提升診斷正確率和診斷效率,可減少誤診、漏診等,因此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慕博斌,肖振清生化檢驗應用在臨床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73):152.
[2]李冰,袁淑麗,趙光磊生化檢驗應用在臨床診斷腎上腺皮質疾病中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53):173-174.
[3]石志強張元龍,黃健健,分析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177):105.
[4]李維,李兆杭,李文龍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68):148-149.
[5]張素媛,劉梅娟,范杰斐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探析[J]中國民康醫學,2014,26(5):67.
[6]張曉琴,王丙維生化檢驗在腎上腺皮質疾病診斷中的作用探討[J].當代醫藥論叢,2014,12(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