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華 張楠 趙紅英 賈玉巧 王素華
摘要 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授權點專項評估后,我國MPH培養模式已日趨完善,為了保證MPH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本校借鑒國內一流院校MPH培養的經驗,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訓練,學位論文等方面對培養模式進行重新修訂,本文針對本校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
關鍵詞 公共衛生碩士;培養模式;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實踐訓練
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MPH)主要是為公共衛生領域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的高層次公共衛生專門人才,是我國醫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根據國家研究生招生的政策導向[1],研究生教育領域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由于全日制MPH屬新開辦模式,沒有辦法借鑒一套現成的成熟的培養模式,目前使用的培養模式一般是通過科學學位結合一部分的非全日MPH培訓經驗延伸而來翻,沒有足夠強的針對性,因此提出全日制MPH的培養模式,不僅能滿足對公共衛生人才需求,而且能推動公共衛生人才培養水平和質量提升,對培養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我校2011年開始招收全日制MPH,并逐漸成為我校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研究生招生的主體,截至2018年已招收8屆共48名研究生。經過幾年實踐摸索,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培養方案和評價體系日趨完善,尤其在2015年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專項評估后,我校對公共衛生專業的特色和優勢進一步凝練,實行理論學習、社會實踐、課題研究三段式、學分制的培養模式,以便適應公共衛生領域的職業特點。本文初步分析與探討我校關于培養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模式。
明確應用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
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高素質、高層次的公共衛生碩士,與以培養科研型人才為主、注重學術型研究的科學學位教育的培養模式相比,存在一定的差別。MPH的培養目標是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進行設置,采取理論學習、社會實踐、課題研究的3個階段培養模式。
突出實踐訓練的重要性
實踐訓練在全日制MPH培養中具有重要地位,經過2015年的公共衛生碩士授權點專項評估后,我校延長了公共衛生碩士實踐時間,要求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必須完成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的24周實踐訓練,并且在實踐訓練結束后,要求學生提交一份結合公共衛生和人群健康的實際問題開展課題研究或公共衛生調查的實踐報告,并記錄學分。在24周的實踐訓練中要求注重公共衛生實踐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公共衛生現場工作的主要內容、工作程序等方面的培養。通過對完成和正在進行實踐訓練的學生調查顯示,92%學生對基地安排的實踐內容滿意或基本滿意,8%學生認為有待改進;86%的學生認為實踐內容對自己能力的提升有促進作用。
具有實踐性和先進性的課程設置
公共衛生碩士培養的課程有公共必修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四部分,課程設置既要考慮實用性,還需增加一些應用性課程及拓展知識面和視野的選修課程[3]。除了規定的幾門必修課程外,其他必修課程應依公共衛生專業碩士培養需要設置。我校在新修訂的培養方案中增加了選修課程的種類與數量,尤其增加了統計軟件應用課程,所以學生都可以選擇更加適合自己未來發展的課程,哪怕是不同興趣愛好、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同時,引入案例教學,邀請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長期在公共衛生一線工作的專家走進課堂,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開展系列專題講座,幫助學生解決可能需要面臨的問題及了解公共衛生的現狀,將實踐與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結合起來。調查我校2011-2017級MPH學生對課程體系的評價,其中課程與實踐結合度的評分最低3.48,課程考核方式評分最高3.86,65%的學生認為通過專業課的學習可以豐富專業知識,81%學生選擇能夠提升個人綜合能力。
學位論文與公共衛生實際緊密結合
學位論文是培養公共衛生碩士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標志著檢驗人才的培養質量[4]。引導學生以提升職業能力,突出專題研究的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以此為導向的學位論文選題主要根據公共衛生的實際需要進行,最終的論文結果應具有較高的指導意義和應用價值。MPH學生學位論文的要求與科學學位論文的標準不同,但也不能降低標準來評價。一般入學半年內,學生在導師及導師小組的指導幫助下,將研究方向明確后.確定研究選題。借鑒其他院校的相關經驗[5],我們實行統一開題、中期考核、論文盲審、答辯,評價MPH專業學位論文有一套統一標準來確保論文質量。調查本校已完成和正在進行學位論文的學生(2011-2015級)選題情況,結果顯示,74%學生的論文選題是圍繞本單位實際工作或公共衛生實際問題選題,23%學生論文選題與校內導師課題相關。
總之,經過MPH授權點專項評估后和幾年實踐摸索,我校全日制MPH的培養模式日趨完善,但在今后培養模式中還要注意幾個問題:充分發揮網絡授課平臺的優勢,使學生多渠道獲取知識;繼續加強實踐環節培養,提供更多實踐基地和彈性實踐時間;加強對MPH學位論文選題的指導,發揮雙導師優勢,側重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公共衛生實際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J賀茜,王倩倩,張黎明.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課程設置分析[J]基礎醫學教育,2017,19(1):77-79.
[2]朱彪.淺談中國MPH學位教育應重視應用式教學[J].解放軍預防醫學雜志,2004,22(5):386-387.
[3]景素霞,張愛蓮.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衛生軟科學,2015,29(12):780-782.
[4]李迎麗,王鵬,邱景富.公共衛生碩士研究生培養的探索與實踐[J].重慶醫學,2016,45(12):1719-1721.
[5]王楠,王媛媛,賈金忠,等.我國全日制公共衛生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調查研究[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14(3):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