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洪濤
摘 要:文章分析素質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作用,探討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存在的問題,并對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策略進行研究,指出要關注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施行;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實現多元化發展;提高大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
關鍵詞:素質教育;體育教學;實踐;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1;G807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03-02
實施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改革的趨勢,而建立一種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模式,則需要結合素質教育的實踐成果對大學體育教學進行改革。但是在部分大學的體育教學改革實踐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對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進行研究。
全面提高大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需要重視大學生的身體、心理和健康方面,而身體健康是全面提高大學生素養的基礎。在素質教育的作用下,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能使大學生將體育教學目標與個人發展相聯系,在參與體育競賽的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處理個人與集體、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有效促進個人良好品德的形成。高校進行體育教學改革,不僅在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而且為弘揚體育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因此,高校要通過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以及不同水平的競賽活動形式,激發大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使大學生樹立終身體育的意識。高校還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創新能力,促進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使大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體育教學。
素質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以人的性格為基礎,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這就需要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大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體育運動對于大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的積極作用。同時,教師要為大學生提供多種體育鍛煉的機會,并通過大學生的自律、責任感知以及自我反思行為培養大學生的自信心,這是實現道德發展的重要形式和手段。大學體育課程要根據大學生的不同需求來合理安排日常的體育活動和實踐內容,有效提高大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大學生能夠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1.高校對素質教育的認識程度不高
大學作為學校教育的最后完成階段,有責任也有義務幫助大學生消除“應試教育”的負向影響,讓大學生為美好生活做準備,樹立全面發展的理念。當前,我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也能夠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但是一些高校在體育教學中并沒有滲透素質教育方面的內容,使得大學生失去了學習體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沒有真正認識到素質教育的意義。同時,大學體育教學在教學理念、實踐上也沒有具體的要求和明確的規定,使得素質教育很難落到實處。所有這些都說明高校對于素質教育的認識程度不高,直接影響了大學的體育教學改革實踐。
2.教學方式單一,教學內容沒有創新性
近三十年來,我國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持續下降的趨勢仍然沒有得到扭轉,而且大學生日常身體活動不足的現象也不斷加劇。因此,高校應轉變背書式的體育教學模塊化形式,破除課程內容設置的體育本位思維,進行體育教學改革,增強大學生的健康意識水平、自我效能以及主觀規范能力,為培養大學生終身鍛煉習慣創造條件。當前,在大學體育教學中,主要以簡單的課堂實踐鍛煉和理論教學為主,教學方式的單一性和教學內容上的缺乏,使大學生對體育學習失去了興趣。并且在體育教學的必修課與選修課上,大學生并不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學習。而素質教育的主要理念是讓教師把課堂交給大學生,提高大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一些高校并沒有根據體育教學的實際情況設置具有特色的課程內容,影響了大學生的個性發展,無法真正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3.教師在教學方法上缺少創新
當前,一些高校的體育教師對素質教育認識不充分,在自己的專業上沒有進行深入研究,在教學方法上缺少創新,還是采用傳統的灌輸方式去完成教學任務,也沒有根據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和性格特點來設計教學內容,很少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這不利于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如果體育教師不能夠充分認識到素質教育的作用,不能夠發揮體育教學改革的實踐性,將影響大學生體育水平的提高。
1.關注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施行
在素質教育視野下,高校應重視素質教育以及大學體育教學實踐的改革效果,堅持以大學生為主體,激發大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讓大學生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而提高大學生對體育活動的參與度,讓大學生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從學習、生活、工作等方面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是促進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促進大學生實現動作技能水平提高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措施。高校要從課程設計和課程內容的創新角度出發,關注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施行,以實現體育教學目標。高校要營造素質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濃厚氛圍,增強素質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用的吸引力,開拓素質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用的新領域,形成素質教育在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應用的育人合力,進而深化大學生對體育的認知,使大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2.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實現多元化發展
高校要改革體育教學內容,實現多元化發展,這是大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重要基礎,有利于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堅持讓大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只起到引導作用,以培養大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高校要從大學生的身體條件出發,結合高校自身的優勢和體育設置的特色,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突出差異性,建立個性化、科學合理的體育教學改革體系,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激勵學生學好體育,這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質。高校還要建立科學的體育教學改革體系,針對不同身體素質的大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內容指導,并重視大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提出的問題和出現的情況,有效完成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
3.提高大學體育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
要提高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質量,高校就必須擁有一支具有專業特長的體育教師隊伍。教師可以成立專業的討論小組或者改革教研室,將教學內容與科研內容相結合并運用到課程教學中,創造有利于教學改革的教學環境,讓大學生認識到體育在個人發展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培養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專業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的設置和把握上有一定的選擇,能根據體育教學的整體情況進行合理布局,科學地設置課程。因此,高校要為體育教師創造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通過提高他們的專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增強他們的素質教育理論素養,形成有利于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方法和體系。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作為高等教育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服務于素質教育。尤其在素質教育視野下,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將體育教學改革的經驗與素質教育改革的實踐相結合,創新教學方法,培育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是實現體育與健康目標的重要舉措。而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大學體育教學改革,需要提高師資水平,改善教學環境,為大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提升體育教學改革的地位,這是踐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高校要大力推進體育教學改革,促進大學體育教學的發展,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大學生的意志品質、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質,進而培養更多的創新型人才,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參考文獻:
[1]楊博.素質教育視野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8(07).
[2]楊楊.終身體育思想背景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7(05).
[3]杜放.MOOC時代:大學體育在線開放課程教學應用研究[J].中國學校體育,2017(10).
[4]連洋.素質教育視野下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實踐路徑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6(06).
[5]尹杰.當代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及發展趨勢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1).
[6]于雷.對我國大學體育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