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高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叛逆向成熟過渡的時期,由于學習壓力較大,容易在心理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如果學生的心理問題得不到解決,學習和生活都將受到影響。文章主要分析積極心理學理念的主要內涵,探討如何有效利用積極心理學理念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發展。
關鍵詞:積極心理學;心理健康教育;高中生;優良品質
中圖分類號:G444;G63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19)21-0014-01
何謂積極心理學呢?所謂積極心理學,是對人類積極的正面的經歷以及人的性格特征、長處和福祉的科學研究。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史上具有革命意義的學科,其研究對象是普通人的心理活動,針對大部分人的心理狀況來指導人們如何追求幸福生活。高中學生由于其所處階段的特殊性,心理和思想容易受到負面情緒的影響,導致心理壓力增大。積極心理學理念的運用,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心理問題,激發學生內心的積極因素,點燃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欲望,使學生能夠獲得幸福感和滿足感。下面,本文對如何把心理學理念運用到高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進行研究,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態度,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積極心理學理念就是使人們通過積極心理學的學習,能夠更加開心快樂地生活,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愉悅地發展,使人們能夠對生活充滿熱情。其中,積極心理學研究的方向主要有三點:一是為了使人們能夠獲得精神上的幸福和滿足,讓人們能夠擁有快樂和希望。其中,最為重要的是使人們能夠獲得幸福感,能夠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用積極的態度去迎接生活。二是從個人方面的積極特質進行研究,其中包含生活的能力、愛的能力、勇敢的態度、審美能力、觀察力等,而培養人們這些方面的能力,需要積極的情感態度體驗,讓人們能夠在體驗中形成這些特質。三是團體層次方面上的積極合作氛圍,旨在通過積極心理學有效地銜接起學校、社會以及家庭,使它們之間能夠更加和諧,從而不斷促進人們社會責任感、團結合作、禮貌謙讓等優良品質的形成。總之,積極心理學主要致力于研究人們心中積極的因素,通過積極因素和能量的挖掘,更好地促進人們的生活,使人們能夠在生活中更具朝氣和蓬勃生機,進而使人們能夠更好地去探索和發現生活中的幸福和美好。
高中階段的學生面臨著多方面的煩惱與困惑,首先就是升學的壓力。當前,高考的競爭相當激烈,對于高中生學習上的壓力也無疑是最大的。其次,就是對于未來的迷茫,這些問題會困擾學生,影響學生身心的發展。教師如果沒有對學生進行有效而及時的指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和沖擊。為了更好地處理高中生心理上存在的問題,教師需要采取科學合理的積極心理學理念輔助教學,使學生能夠通過學習樹立陽光積極的人生態度,堅定對生活和學習的信念,懷揣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1.明確目標——促進高中生心理健康愉悅地發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對學生優點的挖掘和發現,讓學生能夠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加自信。教師還要讓學生逐步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從而更好地促進其全面發展。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的了解和關注,及時發現學生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并有效幫助學生解決,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
2.確定內容——培養高中生陽光向上的人生態度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常常要面臨考試,并且在考試的過程中難免會失利。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能夠很好地調節學生的心理狀態,使學生能夠更加堅定學習的信念,以樂觀積極的態度面對學習中的壓力。
3.教學方法——不斷拓展和豐富高中生的積極心理體驗
教師通過增加學生的積極心理體驗,能夠最為直接有效地促進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度的形成,使學生在體驗中更加深刻地感受正能量。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自覺地參與各種積極心理體驗,使學生在體驗的過程中逐步收獲幸福與快樂。例如,學校可以組織心理測試,了解學生性格中積極的因素,進而更好地挖掘學生身上的優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進行自我優點的發現,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自我認同感,進而促進學生積極心理的形成。
總之,在高中階段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通過積極心理學理念的科學運用,使學生樹立樂觀的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讓學生能夠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快樂和幸福,不斷增加幸福感和滿足感,以歡快愉悅的態度面對生活。教師要通過不斷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培養更多的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朱紅,陶云.積極心理學理念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啟示[J].教育理論研究,2009(06).
[2]王仕勇,王磊.積極心理學視閾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理論觀察,2009(03).
[3]宋志英.積極心理學理念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江蘇高教,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