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由于財務活動所處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加上自身風險意識薄弱等主觀因素,企業常常會因財務風險的發生而陷入財務危機。 財務風險主要體現在籌資、投資、營運三個環節,對財務風險控制的好,企業可以提高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但如果對財務風險不重視,嚴重時會影響自身長遠的發展。 因此企業需要在科學分析財務風險成因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地面向市場,采用科學投資策略,優化企業外部環境,加強成本控制,實施有效的風險處理機制。本文先對企業財務風險做出了綜述,分析了財務風險的含義特征與分類,進而闡述了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然后分析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根據形成原因提出了具體的防范措施及對策。
【關鍵詞】 財務風險 風險管理 風險控制
一、財務風險概述
(一)財務風險的含義。財務風險是企業由于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和無法掌控的因素的產生,使得企業的實際收益與預期目標發生偏離造成經濟損失的一種風險。我們常說的財務風險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企業財務風險貫穿于企業運作的各個環節,不可避免,企業應力求在最低的風險條件下獲得最高的收益。
(二)財務風險的特征。財務風險具有四個方面的特征,分別是:
1.客觀性,企業進行財務活動就有可能發生財務風險,它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而客觀存在,其取決于財務風險成因的客觀性和必然性,人們無法回避。財務風險的原因產生于多個方面,一是市場環境和競爭對手策略的不確定性,二是社會政治經濟背景,三是企業發展本身的局限性。
2.共存性,顧名思義即風險與收益是并存的的,也就是說風險越大收益越高,風險越小收益越小。所以企業經營活動的連續性與穩定性都會受到財務風險的影響。因此,科學的控制和防范風險,可以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3.全面性,財務風險貫穿于財務關系以及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中。企業資金的籌集、資金如何使用與積累,都可能產生財務風險,風險無處不在。
4.激勵性,財務風險的客觀存在,能夠促使企業想辦法,積極地采取措施來防范相關的財務風險,同時加強財務方面的管理,最終提高經濟效益。
二、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
財務風險的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在通常情況下,長期債務資本和權益資本構成了企業資本。資本結構就是長期債務資本與權益資本各占多大比例,下面以A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例來說明企業的資本結構問題。我國醫藥行業一直以來增長勢頭良好,A公司成立于1997年, 其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自成立以來,一直沒有長期債務,它的資金全部由普通資本組成,股票賬面價值為1000萬元,2013年公司息稅前利潤為300萬元,無風險報酬率為8﹪,這些數據表明該公司的資本構成單一,存在結構不合理的現象。A公司的經營范圍主要是化學制劑藥、抗生素、生化制品以及相關咨詢服務。 公司雖然沒有虧損現象發生,但是這樣的資金結構導致潛在風險一觸即發,導致經營業績一般,與同行業相比盈利能力較低,不難看出,醫藥行業的競爭相當激烈,所以想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合理安排資金,培育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非常重要。
(二)投資缺乏科學性。我國國民經濟的進步與中小企業的發展密切相關,因為中小企業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中小企業產出規模較小,資本和技術方面又欠缺,導致了自身發展與市場經濟發展不相適應的情況產生。再加上我國很多中小企業貸款投資所占的比例過高,目光不夠長遠,導致企業總是想盡快收回投資,很少考慮擴展自身規模。
(三)收益分配政策不規范。股利分配政策有許多種,選擇適合企業的股利分配政策對企業的發展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分配方法會是外部投資者的判斷依據,這會直接影響最終的投資決策。如果分配政策不合理不適用于企業,可能形成間接的財務風險。中國企業較少分配現金股利,而是用配股或者送紅股的分配方法,這樣,一方面助長了證券市場上的投機氣氛,另一方面,對企業投資者形成正確的投資理念無助。 中國企業的股利政策也往往無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資者無所適從。
三、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一)籌資環節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籌資方式選擇不恰當,籌資方式主要有發行股票、發行債券、銀行貸款、融資租賃和商業信用等。籌資方式各異帶來的影響也是不同的,如果選擇的籌資方式不適用于企業當前的形勢,不僅不會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還可能浪費資源,帶來風險。
由于負債規模過大導致資本結構不當。負債規模越大,產生的利息費用支出的也就越多,隨之收益也減少,達到一定比例時,可能喪失償付能力。負債比重過高,資產負債率就會變高,隨之的財務杠桿利益的增大,伴隨其產生的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負債期限結構不恰當,一是指對長期負債和短期負債的安排,二是指對取得資金和償還負債的時間安排。如果對負債期限結構安排不十分合理,企業的籌資風險會加大。 所以在舉債時也要考慮債務的期限和方式,使企業在債務償還期避免因資金周轉的問題而無法償還到期債務。負債規模一定的情況下,債務期限的安排是否合理,也會導致企業的籌資風險。
(二)投資環節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投資風險是企業通過各種方式進行投資時發生虧損的可能性。企業對外投資主要是證券投資和直接投資兩種形式,證券投資主要有債券投資和股票投資兩種形式。股票投資不同于債權投資,前者強調共同承擔風險同時實現利益共贏,而后者不參與日常經營只收取規定利息。
市場環境的不確定性,意味著投資過程中面臨的風險也多種多樣,不僅有外部的競爭壓力、政策變化,還有內部自身缺陷的存在。同時投資環節風險大小與管理層風險意識的強弱、風險機構的設置密切相關。當企業對投資風險認識不夠,掉以輕心,不注重提高財務人員的專業素質時,企業在競爭環節就已經處于弱勢。
(三)利潤分配環節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選擇何種股利分配政策取決于企業的經營狀況,在未分配利潤中多少分配給股東,多少資本公積轉增資本來實現企業的擴大與長遠發展,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利潤分配風險是指企業在對其可支配利潤的使用過程中搭配不合理,企業利潤數據不準確而形成的風險。 股利分配過低,股東的近期利益得不到滿足,股利分配過高,看似企業經濟效益良好發展勢頭強,其實不利于企業遠期利益的實現。利潤分配的不合理還會造成企業的發展受阻或者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受挫,從而給企業的長期發展帶來更為嚴重的后果。
四、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對策
(一)面向市場,采用科學投資策略。一是為了降低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企業應該穩健理財,適時擴大經營規模。企業在成長的過程中充滿了各種風險,但是企業要發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穩健理財,科學投資。在實踐中,中短期投資模式被大部分企業所采用,投資項目的考證必須加強進而不斷優化投資方案。 另外,企業要在有利條件下實現自身的發展,擴大規模。 其次是集中優勢進行專業經營。實力不足,無法經營多種產品來分散風險,但是可以集中力量,專業經營,選擇能使企業發揮自身優勢的細分市場進行經營,提高市場占有率,取得經營的成功。一方面是拾遺補缺,用自己的產品去填補市場空白,充分利用企業的自身優勢向專業化方向發展。
(二)全方位轉變財務管理觀念,拓寬融資渠道。全方位轉變財務管理觀念, 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不止注重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更需要與時俱進,引進管理型專業人才,全方位發展。因此,企業應該樹立多元化的投資理念,應該抓住這一契機,積極尋求外資合作伙伴,提高管理水平,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的目標。在現代市場經濟中,因為市場機制的不同作用,每個市場主體的利益都是不確定的,都存在蒙受損失的可能,不可避免要承擔一定風險,而在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面臨的風險將會更大。風險觀念的樹立,對環境變化帶來的不確定性因素進行科學預測,有效的采取各種防范措施,會使風險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三)強化資金和應收賬款的管理,加強財務控制。一般來說,資產收益低流動性強,這就意味著企業中閑置的資金應盡可能減少,避免閑置資金帶來的損失,形成合理的資金結構,提高資金的營運效率,確定合理的負債比例,使資金能夠被高效利用。企業日常資金能否周轉與資金結構緊密相關,在維持合理的付現能力的同時要通過相關措施來預防市場波動帶來的不良影響。
應收賬款加強管理。確定合理的壞賬準備提取比例,對于每期可能發生的壞賬,本著謹慎性原則,不高估資產,預先提取壞賬準備,有限預估損失。
結 論
經濟日益發展,財務管理工作著重制度的建立、人員素質的培養以及提高內部管理水平至關重要。規范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在深化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的實踐中逐步完善,對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盡可能提高警惕,加強管理,企業有序有效地進行財務管理,實現利潤最大化和長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梁金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策略分析[J].經濟管理,2012,(8):88-89.
[2] 王建亭.基于層次分析法的企業財務綜合評價體系的構建[J].財經界, 2011 (4) .
[3] 孫運珍.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淺談[J].中國農業會計,2014,(1).
[4] 周愛麗.企業財務風險淺析[J].財會研究,.2014,(03) .
作者簡介:石藝璇(1993—),女,湖北咸寧人,湖北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