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的“電路”課程教育主要以理論知識為主,缺乏實踐教學內容,根據OBE理念設定新的電路教學目標、改革教學方法,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設計能力及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有積極作用。
【關鍵詞】OBE教育理念 “電路”課程 教學改革
2016年6月2日,我國成為《華盛頓協議》的正式會員,國內工程本科教育將以該認證標準作為人才培養(yǎng)目標,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簡稱 OBE)教學方法作為受《華盛頓協議》認可的的教育方式,受到各高校的重視[1]。
一、OBE教育理念的概述
OBE教學法強調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理念,不再是“教師教了什么”,而是以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為核心,更好的幫助學生。學生學到了什么,遠比怎樣學習和什么時候學習更重要,以OBE理念指導教學,保證學生在未來生活中獲得實質性成功的經驗。
二、“電路”課程教育現狀
(1)不夠關注就業(yè)需求,只能滿足學科對“電路”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電路”課程是包括生物醫(yī)學工程等專業(yè)的主干專業(yè)基礎課程,也是“模擬電子技術”和“數字電子技術”等課程的前置課程,當前“電路”課程教育只關注教的內容能否滿足后續(xù)課程對“電路”的要求,因此在教學設計方面,出現只關心教的內容,不夠關心學的結果、只關心學科教育需要,不關心就業(yè)需要的問題。
(2)學生學習途徑單一,對學習目標掌握的不夠具體。學生學習“電路”課程的途徑主要以課堂上教師講授為主,布置的預習與復習任務,因為缺乏有效監(jiān)管手段,很難達到預期結果,第二課堂的效果不明顯,學生長期被動學習,會學理論知識但不會用,在技能掌握方面目標不夠明確,理論學習缺失工程背景,輕視實踐操作。
三、基于OBE理念,建立“電路”課程學習目標
以學生的學習成果為導向設計“電路”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要對學生學習成果有預期要求,達到能夠實施學生的學習成果目的,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估以及反饋[2]。
根據“電路”課程的實際應用情況,參照后續(xù)課程、畢業(yè)設計、企業(yè)相關崗位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設置學生學習目標為以下內容:課程理論基礎、工程基礎、硬件基礎、實驗分析、表達能力。明確在理論知識、技能領域、工作態(tài)度方面的學習要求。首先是理論知識領域,要求學生對電路定律、定理、基本電路分析等基礎知識做到融會貫通;其次是技能領域,將理論知識真正應用于職業(yè)技能上是最終學習目的,“電路”課程必須重視和培養(yǎng)學生實踐動手能力,通過驗證和設計性試驗,提高學生設計水平,滿足相關崗位需求;最后是工作態(tài)度,要求學生對工作具有責任感,認真、踏實、積極進取的態(tài)度和優(yōu)秀的工作成果才是將來在職場中取得進步的關鍵。
四、基于OBE理念的“電路”課程理論和實踐的改革內容
1.理論教學內容。在理論教學方面,將課程整體設置為四部分:直流電路部分、動態(tài)電路部分、交流電路部分、非正弦電路部分。授課過程中受到學生對知識接受能力等影響,教學內容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需要增加課程的趣味性和實踐性,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2.實踐教學內容。實踐教學是“電路”課程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環(huán),將其分為三部分:基礎驗證實驗、仿真設計實驗、綜合設計實驗。在實踐項目實施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學生工程設計水平,以小組形式合作完成項目,培養(yǎng)學生對任務的責任感以及與同伴的協作溝通能力。
五、課程學習方法確定
1.課堂上以具體工程實例引入所學的新概念與新理論。例如,學習基本電路元件、電流與電壓關系時,以人體為何會被高壓傷害為例,以人體電路模型來解釋電壓和電流的產生及關系,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如何利用簡化的電路模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對廣泛應用于電子車票、貨物識別等場合的射頻識別技術進行介紹,引起學生對電感元件、互感、電路諧振知識點的學習興趣,同時使學生明白課上所學知識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3]。
2.課堂外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學習。隨著“中國大學MOOC”、“愛課程”、“樹下”等在線教育平臺的發(fā)展,網絡學習資源極其豐富,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移動設備進行課程學習。全新在線教育模式,看視頻、做測試、交作業(yè)、與師生互動,讓學習不再枯燥,更能夠自主安排學習節(jié)奏,利用好課余時間。
3.實踐教學采用團隊模式,以小組形式圍繞一個簡單實際工程項目進行設計工作,例如設計與制作一個RLC串聯諧振電路,模擬收音機接收不同電臺信號[4],項目過程中要求學生自主分配工作任務,完成從元器件的選擇、電路設計與仿真、實際電路搭建與結果驗證、故障處理、實驗報告編寫等工作,在此過程中完全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只起到項目指導作用。團隊協作方式有助于學生提高個人學習能力、實踐能力、溝通表達能力以及組織管理能力。
六、結束語
為了更好的進行“電路”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升“電路”課程的作用,必須對“電路”課程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把OBE教育理念應用于“電路”教學工作,重新設定學習目標,改革教學方式,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以學生為中心,保證做到學生“真正學到了什么”,達成培養(yǎng)優(yōu)秀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馬文英等.基于OBE 培養(yǎng)模式的課程目標達成度評價設計.教育教學論壇,2017.21(5):108-109.
[2]劉彬等.OBE 視角下的PLC縱向課程群建設.實驗技術與管理,2016.33 (3):197-199.
[3]鄧菲.工程背景下的電路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電子制作,2014(12):98-99.
[4]李新國.項目教學法在“電路”課程教學改革中的新探索[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17(04):79-82.
作者簡介:王瑩瑩(1990.12 - ),女,滿族,河北承德人,承德醫(yī)學院生物醫(yī)學工程系,助教,生物醫(yī)學工程碩士,主要從事電路、模擬電子技術等相關課程教學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為醫(yī)療電子儀器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