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梓妍
【摘要】本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音樂特色以及演奏后的情感體驗這幾個角度對《曉霧》這首現代箏曲進行了研究。從而讓更多的演奏者能在演奏中更好的詮釋作品,進行自己的創新,演奏出自己的風格、特色。
【關鍵詞】創作背景 音樂特色 演奏技巧 創新特色
一、緒論
王中山先生創作的現代箏曲《曉霧》,以曉霧彌漫的京城為題材,運用了一些在現代箏曲創作中比較創新的新技法,并采用了京劇和曲藝的一些音樂元素創作而成。通過對這首作品的不斷的實踐和學習過程中逐漸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作為現代箏曲的代表曲目之一的《曉霧》打破了以往傳統箏曲的五聲音階的排列方法,既吸收了西洋技法的固定調的特征,又采用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藝這一藝術形式的元素作品,即時尚又具有濃郁的京腔風味。王中山先生在傳統箏曲的基礎上嘗試作品新的創新與探索,讓演奏者與聽眾對古箏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也讓演奏者對現代箏曲在演奏技巧、情感的處理、音樂的創作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升華。本文將從創作背景、音樂特色、演奏技巧、創新特色為切入點,對這一課題進行相關的探討和研究。
就目前手中掌握的文獻資料以及查閱的相關信息,對這一作品的研究較少,本課題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加上自己的實際演奏經驗,希望自己能夠通過對《曉霧》這首現代作品的探討和研究,有助于其他的演奏者對現代箏曲在創作、情感處理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得到一定的幫助。
二、主體
《曉霧》這首作品是王中山先生于2006年3月創作的一首現代箏曲,這幾年已經被很多青年古箏演奏家在比賽、演出中演奏,但對這首作品進行研究較少。華中師范大學的古箏教師葛雪婷寫過一篇關于《曉霧》演奏分析的論文,但還沒有人對此作品進行過系統的研究和梳理。本文將在前人的一些理論研究基礎上結合自己的專業實踐進行一定程度地深入研究。本課題的研究,希望讓更多的演奏者能在演奏中更好的詮釋這首現代作品,進行自己創新,演奏出自己的風格、特色,讓聽眾有新鮮感,從而推動古箏的傳播與發展。
《曉霧》的創作核心可以歸納為三個方面,即“可聽性”、“可演奏性”和“創新性”。根據目前收集到的關于《曉霧》這一現代箏曲研究的相關研究資料,有少量的論文對這一課題進行過初步的研究與探索,但是全面系統的闡述和研究的論文不多,本文將在這些相關文獻的研究基礎之上進行更為深入的研究。
葛雪婷、王熹發表在《藝?!?011年第6期的《曉光熹微霧色飄渺-古箏現代作品<曉霧>演奏淺析》一文中提出:“傳統箏曲與現代箏曲在處理方式上的不同,古箏傳統曲目是橫向單旋律線條的處理方法,而現代作品則是運用空間立體緯度,即不同聲部縱向結合的新概念對《曉霧》進行音樂表演的處理,突出了傳統與現代印象派不同音樂風格矛盾沖突的效果,詮釋出《曉霧》這首獨具特色古箏曲的精髓?!睆奈覀€人的演奏實踐中,我也深深體會到了這一點,受葛雪婷、王熹《曉光熹微霧色飄渺-古箏現代作品<曉霧>演奏淺析》一文的啟發,才促使我的畢業論文圍繞箏曲《曉霧》這一課題進行相關的研究與探索。
姚寧馨 、季媛媛在《音樂天地》2008年第7期的《評析箏曲<西域隨想>的繼承與創新》一文中指出:“20世紀80、90年代以來,隨著民族樂器的不斷完善,作曲家們開始在傳統素材基礎上嘗試一些作品的創新與探索”。作者通過對《西域隨想》在創作風格、創作背景以及創新手法這幾個方面的分析,得出了一些結論:“正是由于這一大批新作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古箏的表現力,作曲家們在繼承古箏傳統精華的過程中,不斷地為新作品的創作注入新鮮元素?!北疚囊苍噲D對《曉霧》這首作品在創作風格、創作背景等方面進行相關的研究。
李晗發表在《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第4期的《談古箏演奏技法的創新發與展方向》一文中提出:“近幾十年中,由于彈箏者增多和對古箏研究的不斷深入,在演奏技法上已有很大發展——從單手(右手)彈奏到雙手同時彈奏,從搖指的出現到快速指序的應用,無一不增添古箏這一傳統樂器的魅力,使其具有時代的特點,順應了時代的要求,文章從手指間技法的發展不平衡、左右手技法發展的不平衡以及音階排列的不平衡這三個方面來對古箏演奏技法的創新與發展方向這一問題進行研究。近幾年現代箏曲的大量出現,給演奏者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在現代曲創作中,往往作曲家會加入一些新鮮的元素,突出古箏的另一種魅力,與傳統箏曲在演奏技法上產生強烈的對比?!北菊n題將深入提煉作者的觀點,將作者在《談古箏演奏技法的創新與發展方向》這一文中分析的以上三個方面結合演奏實例放入本課題的研究中去,探討《曉霧》這首現代作品在古箏演奏技法上的創新與發展。
三、總結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古箏的創作風格也在日新月異的發展,大量新技法的創作給古箏帶來了新的色彩、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本文通過對王中山先生創作的《曉霧》這首現代箏曲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和看法,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通過對《曉霧》演奏技巧、情感的處理、音樂的創作等方面的具體分析,對這首現代作品有了一定的認識,也為自己在今后準確把握處理不同作品、不同風格的古箏樂曲打下一定的基礎,也希望自己的這些努力能夠幫助其他的演奏者去準確的演繹這首現代作品。也希望讓更多的群體來關注以古箏為代表的民族器樂,深入了解現代箏曲的創作特點,從而推動民族音樂的傳播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葛雪婷.王熹.曉光熹微霧色飄渺-古箏現代作品《曉霧》演奏淺析[J].藝海,2011(6).
[2]李晗.談古箏演奏技法的創新與發展方向[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2000年(4).
[3]王運.近十年來古箏左手技術的發展與創新研究[J].黃鐘,2004年增刊.
[4]姚寧馨 .季媛媛.評析箏曲《西域隨想》的繼承與創新[J].音樂天地,2008(7).
[5]趙毅.古箏搖指和音色構成技術分析[J].黃鐘,2006(1).
[6]宋經苑.淺析古箏曲《西域隨想》[J].黃河之聲,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