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田
【摘要】新時期,辦好思政課是中央到地方普遍關注的領域,作為思政課上好的關鍵在于教師。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思政教師隊伍的建設對開展好課程具有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新時代 思政課 教師能力培養 隊伍建設
一、深刻認識思政教師隊伍的重要性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這里有兩個問題值得思考:一是思政課老師要當什么樣的老師,二是思政課老師要用什么樣的方法講好政治課。從哲學角度看,這體現了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對于第一個問題,總書記強調要做到“六個要”:政治要強、情懷要深、思維要新、視野要廣、自律要嚴、人格要正。按照總書記的要求落實,按照這六個方面的標準看齊,給學生心靈埋下真善美的種子,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第一??圩?。對于第二個問題,總書記要求做到“八個統一”,就是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這是我們思政教學、思想政治教育總體的方法論,值得我們深入學習和研究。對于高職院校,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尤其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實踐中,思政課教師要學會創新課堂,學會創設教學情境,學會講好身邊的故事,給學生深刻的學習體驗,從而把“有意義”的思政課講的“有意思”,把“枯燥”的說教變成“震撼”的靈魂洗禮。從知識點理解來看內容,如何講得可信可行,使理論和實踐不脫節,在備課時,老師們就要不斷尋找生活中的實例。
就學生狀態來講,總體來說是追求上進、積極進取的,但對于思政課的學習也還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學生學習動力不足,主動性不夠。二是缺少精神支撐和情懷。不少學生都有遲到、曠課、早退、課上玩手機、睡覺、聊天的經歷,在學習過程中比較實際,喜歡投機取巧,筆記不做、作業不寫、及格萬歲,鮮少考慮未來職業與自我發展,維系其學習的就是分數,缺少精神支撐和新時代青年的情懷。三是對于思政課的重視度不及專業課。認為思想政治課就是空洞的說教,學與不學也不會增加一技之長,對于就業也不會有什么影響,沒什么實際用處。四是部分教師“立德樹人”意識不強,教書育人能力有待提高。有的教師對思政理論本身理解不深,育人意識淡薄,很難貼合學生學習生活實際,讓學生產生理論“高大上”,不“接地氣”的感覺,難以和自身情況掛鉤,很難產生共鳴,學生互動太少、大班教學加上課上部分教師管控不嚴,讓學生沉迷在手機中,難以自拔,讓一個思政教育陣地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正是由于思想上認識不到位,導致行動上不重視,不愿學、不會學、學不好。這個問題也是職業院校思想政治課的一個共性問題。
那么如何解決上面的一些問題?除了要重視思政教師這樣一致對外,思政教師要重視教學、要提高自身水平之外,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要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當前思政課堂,大部分教師在教學內容、教學邏輯、課堂互動等方面都有較好發揮,但也存在少部分教學內容不太吸引學生的情況。教師要不斷提升教育教學水平,要多鉆研、結合我校特點創新教學方式,但不能將思政課“娛樂化”,增強教學的吸引力、說服力、感染力,增進學生的理論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真正讓學生愿意學、自主學、學得懂、有收獲,這也是大家以后要進一步努力的。
二、積極構建思政教師平臺
課堂是思政教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陣地,確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方針政策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同時積極構建思政教師平臺,不斷擴展課堂深度和廣度。
打通網絡教育渠道,構建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教研室通過“互聯網+思政”思維,研發“思政教育”等APP應用平臺,打造思政教育網絡課堂,緊緊圍繞當代社會現實中發生的重大事件和當前其在思想認識上存在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開設具有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主題課堂,讓青年大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動交流、評論、討論和辯論,讓他們充分發表自己的看法與觀點。在互動交流以及討論與辯論中,思政教師要針對當前在部分青年大學生中存在和流行的一些錯誤的言論及其觀點,適時發布帖子及時闡明科學立場和科學理論觀點對其進行及時的引導、指導、糾正與教育,從而最終達到對當代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們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的目的。
三、著力提升思政教師素質能力
重視思政教師職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一是重點開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專題培訓,網絡培訓、專題思想培訓班、實地考察學習等。二是積極鼓勵在職思政教師充實自我,提高學歷,提高整體隊伍科研水平,抓好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要不斷磨礪,同時要強化自身學習,加強自身修養,做到三個提高。一是提高專業素養。通過學習培養,不斷提升個人修養、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專業能力,提高教學質量,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將理論的“高高在上”,潤物細無聲地“落”進學生心里,努力打造航院思政課品牌,切實履行立德樹人光榮使命。二是要提高科研能力。思政教師團隊集體發力,要轉變思維方式,增強科研意識,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教學,反過來又以教學強化科研,做到雙向互動,共振發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三是提升思政教師的職稱結構,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四是要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思考怎樣做好一名思政教師?如何將“立德樹人”在自己的教學中從理論轉化為實踐?深化教學改革,開展課堂革命,找準提升思政課教學效果、推動思政課教學改革創新的發力點,用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與形式,提升思政課親和力,改變思政課程中出現的缺失“陣地”的局面,做有個性有特色的高校思政課教師。善于運用教學、案例教學等手段,強化師生互動,開展“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等形式的實訓,講好思想政治理論課,使學生真正受感染提品質升境界,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劉振江.新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責任擔當[J].河南教育(高教),2019(05).
[2]董朝霞.思想政治理論課堅持價值性與知識性相統一論析[J].思想理論教育,2019(06).
[3]方曉珍.高?!傲⒌聵淙恕钡睦碚撝笇c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3(06).
[4]馬廣水,張云芳.“互聯網+”背景下高校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手段的轉變與提升[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