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延軍
【摘要】自我效能理念是指一個人對自己的能力進行的自我主觀方面的判斷,它能夠有效地提高人本身的自信心和實際能力。中職語文的教學對于中職學生而言非常關鍵,它對中職學生的文化素養和語文學習水平的影響非常重大。中職語文教學的內容知識較為豐富,涉及的知識層面也較為繁雜,知識的深度較高,所以,加大了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難度。因此,中職學生的自我效能理念的培養非常重要。中職學生只有提高自身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自信心,促使中職學生努力學習,提高中職學生自身的語文學習質量。
【關鍵詞】自我效能 認知 評價
在當前中職學校的課程結構中,語文學科被定位在基礎文化課系列。由于教育對象和培養目標自身頗多的特殊性,語文課的教學要求和考核難度與普高相比大大降低。惟其如此,很多學校和教師在思想意識上對于中職語文課的性質、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不是在教學計劃中一再壓縮語文課課時,就是在課堂教學中一味刪減教學內容,有些學校甚至要求語文教師只給中職學生講點應用文寫作常識。這樣一來,一直強調“文道統一”的語文課,一直以活色生香、妙趣橫生為標志的語文教學就變得非常功利、“市儈”而索然寡味,其結果是教師教得迷茫,學生也鮮有收獲。
一、自我效能理念在中職語文教學理念方面的應用
自我效能理念能夠有效地歸正中職語文教學理念,促使中職語文教師和中職學生建立自我效能理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讓中職語文教師和中職學生都能加強對自身能力和水平的認識,從而有效地提高中職語文教師和中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自身能力的評價。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理念對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認識和學習水平的提高有著指導性的作用,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理念必須是科學、正確的,對學生的指引和幫助也必須是實際可行的。中等職業學校由于自身的特點,導致一些學生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理念的理解不是非常得透徹。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生源大多都是由于在高考中失敗,無緣理想的大學或者本身的學習成績很差,沒有參加高考等的一些學生,這些學生由于學習成績的不理想和高考失敗等挫折,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學習沒有較大的學習興趣,往往容易被負面情緒和思想所困擾,認為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學習不是很重要,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理念沒有透徹的理解和感知。自我效能理念能夠很好地糾正中等職業學校的這些學生的負面思想,幫助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更好地讓中職學生透徹理解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理念,增強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自信心和對自身能力的認知。
二、自我效能理念在中職語文實踐教學方面的應用
自我效能理念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實踐教學的幫助是非常大的。自我效能理念在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實踐教學中的貫徹,可以幫助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了解每一個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學習水平,從而根據這些實踐發現制定有效、個性化、符合學生本身特點和學習能力的語文教學方法,貫徹落實“因材施教”的科學教學方針。比如說,在一所中等職業學校做了一項關于自我效能理念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實踐教學的幫助和影響的實驗: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將班內的50名學生按照男女比例和語文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差異科學合理地分為了兩組,每組的中職學生為25人,實驗期限為一個月30天。對實驗組的中職學生在日常的語文實踐教學中實行自我效能理念的培養和鼓勵學習;對于對照組的中職學生實行傳統普通的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實踐教學方式。一個月后,中職語文教師對這兩組學生進行了語文考試測試,結果發現實驗組的中職學生的語文測試成績明顯比以前提高了18.9%,而對照組的中職學生的語文測試成績僅僅提高了1.2%。實驗證明,自我效能理念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非常大的幫助作用。
三、自我效能理念在中職語文課外教學方面的應用
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課外教學也是非常重要的。自我效能理念的主要作用就是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語文學習能力的自信心,讓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能夠對自己進行一次全面透徹的認知了解,對自身語文學習能力給予正能量的肯定,從而有效地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和質量。而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課外語文學習正是鍛煉中職學生的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加強中職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的重要步驟。因此,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一定要將自我效能理念貫徹落實到每一位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課外學習當中,增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課外學習的自信心和主觀能動性,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樂于學習,敢于參加各種語文課外學習活動,增強自身的語文學習水平和能力,對自身的學習能力給予充分的肯定。比如說,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師可以通過舉辦語文作文大賽、語文課文朗誦大賽、組建語文課外學習興趣小組、創建語文話劇社、讓學生排練話劇等方式貫徹落實自我效能理念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課外學習生活中,給予中職學生積極、正能量的鼓勵,中職語文教師要肯定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果,增強中職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綜上所述,自我效能理念在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中的貫徹和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加強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對自身語文學習能力和水平的認識,提高中職學生的自信心和對自身能力的評價,從而促進中職語文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科學提高。
以課堂教學為載體,在教學中滲透民俗文化教育,是增強學生對民俗文化認同感的有效途徑。在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民俗文化的教育,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新的歷史時期發揚光大,得到繼承和發展。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進行語文教學目標完成的重要支撐,所以老師可以通過分小組交流的方式,增強學生的交流能力和總結整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老師在上課中應該要真正的以學生為主進行教學,多多的向學生提問,從而調動學生的注意力。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工具和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自主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
參考文獻:
[1]宋濤.語文教學課堂提高之我見[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2006(7).
[2]德純.學校教育中傳承民族傳統文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
[3]姚培娟.教育中民族文化傳承的思考——以凱里舟溪鎮為例[A].2011年貴州省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