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浩 閆思程
摘? 要:2015年實施的新《預算法》從法律層面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納入中國預算體系,這標志著,我國包含一般公共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全口徑預算體系已經成形。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國家預算體系的一部分,是規范國家與國企的分配關系、增強政府宏觀調控能力的一本獨立的預算,本文通過總結分析近年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的規模及結構,提出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問題及建議。
關鍵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問題及建議
一、引言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定不移深化國企改革,探索完善國有資本監管機制,積極推進國企結構調整創新,國有資本經營預算作為全口徑預算中的一本獨立的預算越來越來越受到關注。如何盡快建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 科學反映國有資本經營活動狀況, 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再投資的有計劃進行已成當務之急。將國有資本經營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可以充分發揮預算的分配、調節和監督職能,維護國家作為出資人的權利,提高國有資本的運營效率。因此,進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研究是具有實踐意義的。
二、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基本情況
(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
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總量由兩部分構成: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和上年結轉收入。其中全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為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與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本級收入兩者之和。
(2)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分類:我國財政部制定的《2017 年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一書中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界定分為三類:“非稅收入”和“轉移性收入”。其中非稅收入類下有1款“國有資本經營收入”,款下有4個項:利潤收入、股利股息收入、產權轉讓收入和清算收入,各項下設有目。轉移性收入類下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收入”1款,該款下設有“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轉移支付收入”1項。
目前納入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實施范圍的中央企業稅后利潤的收取比例分為五類執行:第一類為煙草企業,收取比例25%;第二類為石油石化、電力、電信、煤炭等資源型企業,收取比例20%;第三類為鋼鐵、運輸、電子、貿易、施工等一般競爭型企業,收取比例15%;第四類為軍工企業、轉制科研院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中央文化企業、中央部門所屬企業,收取比例10%;第五類為政策性企業,符合小型微型企業規定標準的國有獨資企業,應交利潤不足10萬元的,比照第五類政策性企業,免交當年應交利潤。
三、近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問題與建議
(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存在的問題
根據近年中央與地方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決算數對比:2018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范圍主要包括國資委監管企業98戶、所屬企業32戶,教育部所屬企業377戶,工業和信息化部所屬企業82戶,體育總局所屬企業46戶,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所屬企業25戶,財政部代表國務院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中央文化企業117戶和中煙總公司、中郵集團公司、中鐵總公司等。由相關數據顯示了我國各行業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占比,占比較大的有煙草、電力、電信和投資服務企業。
就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范圍來看,中央的預算范圍比較清晰,而地方政府國有資本預算的范圍情況就復雜許多,地方政府的獨立空間也大得多。有些地方政府如果沒有厘清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一般公共預算的關系,就會出現沒有為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設立專門賬戶,而是納入財政預算的情況,或者是雖然設立了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賬戶,但并未實際使用該賬戶。同時,由于沒有有效的監督機制,在實際的編制中,財政部門和國資委都參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編制和管理工作,容易在編制環節產生混亂。
由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是按照行業進行分類的,忽略了企業的實際情況,不能起到充分起到保證企業和出資人的作用,其一,中央企業多為跨領域的大型集團,很難具體劃分為某一行業,但是不同行業的上繳比例不同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其二,僅僅根據行業的劃分確定企業的利潤上繳比例忽視了企業的實際情況,可能會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影響。
(2)關于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管理的建議
首先,進一步對《預算法》和《預算實施條例》進行完善與修正,從編制主體、管理主體之間的權責劃分、編制范圍到預算的編制到審批、執行、監督甚至到編制工作的考核評估的各個環節,都需要系統的法律體系來規范。
其次,做好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與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和社保預算的有效銜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政府公共財政預算,還有社保基金預算是屬于相對獨立的三個預算體系。政府公共財政預算和社保基金預算以實現社會公共利益最大化為目標,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更多的是履行出資人權益。同時,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在履行出資人職能的基礎上,應該堅持更高的價值取向,適當彌補政府公共支出和社保支出等缺口,從財政上支撐政府社會管理職能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有效發揮。
再次,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都需要有一套規范化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來規范,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規范,不僅要求實施統一的預算制度,還需要實現收支范圍和預算科目的規范化,還需要進一步建立健全監督機制。對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的監督,要堅持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并舉、事前監督與事后監督同時進行的原則。
參考文獻
[1]李燕.論建立我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 2004(2):1-4.
[2]歐陽淞.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的幾個基本問題[J].法學家, 2007(4):86-92.
作者簡介:梅浩(199503-),男,漢族,山東日照,云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政策
閆思程(199309-),男,漢族,四川綿竹,云南財經大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財政理論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