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我國經濟迅速發展起來,固定資產投資成了人們廣泛關注的重要統計標準,它體現了一個區域的發展,而投資數據也成了對城市規劃的重要指標。新常態下,如何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為城市建設服務是了我們需關注的重點問題。基于此,文章結合實踐經驗,先對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作用進行了論述,并分析了其現狀,然后結合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如何服務城市建設的有效對策,希望可以為同行業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城市服務
目前,在統計工作中,固定資產統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其研究目標是固定資產的建設數量,并對其間各類關系進行深入的探究,對其規律進行分析,從而為投資者提供有效的數據支持。所以,不管是微觀還是宏觀角度,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統計,都可以對固定資產的實際狀況產生影響,因此,需對此項工作引起足夠的關注,并對所要承擔的責任進行分析,從而更好的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一、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作用
我們都知道,在經濟統計過程中,投資統計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它是以固定資產作為研究對象,通過不斷的分析,對各類數量關系進行研究,直接將其變化規律反映出來,因此,科學合理的進行投資是非常有必要的。除此以外,在進行統計的時候,由于涉及到非常多的內容,如建設準備工作、安裝等方面,不管何種過程,都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此外,對固定資產進行投資也是一種重要的再生產方式,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但是,由于固定資產物質不會出現較大的變化,特別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功能會產生一定的下降,因此,想要促進社會的發展,需對固定資產不斷進行更新,從而實現了固定資產的投資統計。
二、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現狀分析
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直接反映出了再生產的數量,也直接反映了它的速度與規模。另外,將全社會固定資產進行建造與購置的數量,以再生產的過程體現出來。對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數量進行分析,直接體現了它的發展規律。當前,我國應用的固定資產統計制度,是從計劃經濟時代發展而來的。20世紀80年代初,將私人建房納入統計范圍。而90年代初,把農村集體與房地產開始納入其中,而在2000年左右,對其進行了簡單的調整。2011年,我國投資統計出現了很大的改革,將統計對象數值提升了500萬元。而最新改革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制度改革,將投資統計對象由投資項目轉變為法人單位;500-5000萬以下的項目投資額計算方法由形象進度轉變為財務支出。改革原則為:簡潔、友好、可核查,精簡報表和指標,主要指標均取自于會計報表。5000萬以上的項目投資額計算方法仍然為形象進度法。但是每一個項目需要做好監理月報向統計局提供形象進度單及工程量匯總表。5000萬以上現行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報表制度中指標填報依據主要以工程的形象進度為標準,這種核算方法雖然能及時反映項目的形象進度,但計量不易精確,容易出現偏差,也不利于依法統計工作的深入推進。
三、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中的問題
(1)信息的收集比較困難
固定資產投資過程中,由于它具有一定的不固定性,且投資主體不連貫,時期不同,其投資單位也是不同的。因此,若存在著疏漏,就會影響到報表。當前,與審批部門分享項目信息而進行收集。但是,當前許多審批項目被取消,如果購買設備的時候,則認定為自主行為。如果對項目開工時間進行分析,僅從批文中是無法得到確定的,隨著時間的不斷推進,隨著成本的不斷增加,計劃投資與實際投資之間,也會存在著很大的不同。加之多元化的主體,導致很多項目無需經發改部門的批復,一些小企業進行投資時,也不需要對相關部門進行審批與備案,進而導致具有投資項目的信息收集起來非常的困難。
(2)投資額認定比較困難
當前在投資統計工作中,對指標進行設置時,依舊采取傳統的計劃,導致較多的指標卻不實用、不全面的微觀指標設計、有待提升了投資指標等。在對投資表進行填報的時候,包含、財務、行政等多部門,但是,在實際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卻由會計人員兼職,不能及時了解項目實際,其他部門所提供的材料也無法做到都進行核對。由于經過逐級審核,因此,所需要的上報時間需提前到月底前,由于只能對數據進行粗略計算,導致統計工作變為籠統的計算。
(3)無法準確認定數據評估
隨著固定資產投資指標納到入考核范圍內,使得此類指標受到人為干擾。在當前制度下,各地投資指標總量和增速不應該以上報的數值作為標準,而是應該通過上級統計部門的測算。由于評估指標直接反映出一個區域的投資現狀,但是,由于受到局限性的影響,導致無法準確的反映出來。上級部門所得到的數據是通過相關部門,如果指標來源出現錯誤,或者受到人為干擾,也會對數據評估結果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服務城市建設的對策
(1)增快體制改革,創設投資統計環境
目前,實行何種投資統計體制,即能達到上級要求的任務,又能符合基層經濟的需求,在統計方法上,可設置一些直接反映地方經濟的指標,以此來實現調查內容無法滿足地方需求以及與經濟體制不適應的問題。
(2)創新統計制度,減少基層統計任務
隨著經濟的發展,在投資統計方面,需把一些不必要的指標進行刪除,以減少基層工作任務。另外,通過提升統計部門失算能力與方法,提升對數據評估的質量,以滿足當前統計信息的各類需求。
(3)不斷提升規范化的投資統計執行力
完善的指標體系能夠將統計對象的實際更清晰的反映出來,也發展成城市與經濟建設的標尺。一是對當前已有指標進行分析,結合它的實用性和適應性進行討論;二是結合全國建設的新標準與要求,對指標進行創新;三是將細分二級指標與固定資產投資方面的一級指標進行增加;四是建立創新機制,通過不斷發展,做到不斷創新。通過這些方法,直接反映出全國各經濟發展的實際狀況,發揮出數據統計的重要作用。
(4)不斷提升投資統計的監督作用
在數據統計工作中,其質量是此項工作的重點。數據質量概念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由狹義的準確性向廣義方面改變。一是把數據質量設置為自查的主要內容;二是定期選擇部分原始數據開展調查,對數據是否準確性進行驗證;三是開展定期評估工作,全面提升數據的適用性;四是邀請專家對城市建設數據進行分析與評價,從而結合存在的不足,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對策;五是積極參與經驗交流會,不斷學習與借鑒先進的管理手段。
(5)對固定資產投資信息進行有效的把握
一般來說,多數投資信息是由主管部門和建設部門共同匯總的,為了有效保障信息的準確性,需各部門之間共同合作,特別是在上級領導的調配下,確保各部門之間的密切合作。例如,主管部門下達文件以后,需將其提交給投資單位與統計部門,從而把信息上報工作完成。另外,建設部門也需每月提交報表,并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方面的相關內容材料進行提交。
(6)提升工作人員專業素養
當前,想要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效率,與統計人員是密不可分的。由于此項工作專業性高,很多統計人員受到專業知識的局限性,使得專業素養較低,因此,需引起足夠的關注,提升統計人員專業素養,從而進行培訓與再教育。一是政府部門對統計人員進行有效的管理,確保統計人員按流程開展工作,此外,還要提升統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每項計劃都由專業水平較高的人員進行。此外,還要確保固定資產與統計規則相同,特別是編制報表的時候,不但要確保它的準確性,還要降低斷層問題。二是對統計人員進行培訓與再教育,提升統計人員專業知識,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提升統計人員數據的專業性。三是提高統計人員業務處理能力,通過培訓的形式,提升統計人員專業素養。
五、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做好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已成了新常態下工作的重點,也是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管理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統計人員要結合當前發展的實際,不斷提升專業素養,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提升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以確保它的實效性,更好的為城市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陶靜宇.加強基層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的思考[J].中外企業家,2016(13):257
[2]李玲,武智齊.關于做好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工作的幾點思考[J].統計與管理,2016(02):16-17
[3]馬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制度方法改革的幾點思考[J].時代金融,2016(36):281-282
[4]李京濤.基層固定資產投資統計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統計與管理,2017(01):15-16
作者簡介:劉鑫,1988,男,壯族,法學專業,本科,單位:崇左市江州區公路管理所,研究方向:新常態下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如何服務城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