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靈威 齊可通 吳宇
摘要:通信原理是一門內容豐富并且具有較強理論性的課程,想要讓學生在通信原理課時壓縮的情況下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就必須要結合通信原理的教學特征來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而改革的重點就在通信原理教學內容和教學的方法上。通過實踐證明通信原理教學改革之后不僅有效提高保證教學效率,還能夠保證教學任務的正常完成,而且對于增強學生的實踐分析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通信原理 少課時 教學改革
引言:要知道通信原理不只是測控專業的基礎課程,同時他也是石油行業中十分重要的通信研究課題。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的重點就在于,培養一批高素質和強能力的綜合性人才。而為了有效的響應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測控專業的通信原理課程也將課程學時壓縮到了48個小時。但是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發現通信原理的課程包含的內容十分繁雜而且理論性較強,想要在短時間之內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知識是有很大的難度的,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來對通信原理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改革的前提條件就是要調研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狀況,在此基礎之上配合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措施和教學模式來有效的提高通信原理課程的教學效率。
一、教學內容的改革
1.課程銜接內容安排合理化。首先要進行改革的就是將課程的銜接內容安排的盡量合理一些,因為通信原理課程和信號與系統以及概率論等學科都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再加上學時縮短之后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復習之前的知識,針對這種情況通信原理的授課教師就應該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來開設一些其他的教學內容,之后再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進行重點篩選,這樣既能減少不必要的重復又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通信原理的教學效率,還能夠及時彌補學生在短學時之下無法了解到前期知識的弊端。
2.抽象內容具體化。針對通信原理課程理論性強以及相關概念比較抽象的情況,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理解規律來將一些比較抽象的問題具體化。比如隨機過程這一章的學習對于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有很大的難度的,教師在授課之前可以不必著急給出學生相關的定義而是給學生講解一些關于離散隨機變量的實例來引導學生自主去計算隨機變量的數字特征,在此之后還可以為學生列舉一些白噪聲的例子讓他們去了解隨機過程隨機變量之間的區別。通過這種比較具體的例子學生也更容易明白平穩隨機過程其實就是隨機過程之中的一種,同時他們還能夠在實力之中,清楚的了解到平穩隨機過程的數字特征以及統計特性等的計算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的節省課時,還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抓住重點。
3.重復內容類比法略講。通信原理課程中的模擬通信系統和數字通系統之間其實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比如幅度調制中的標準幅度調制和雙邊帶調制以及單邊帶調制都是通過信號通過乘法器來進行輸出的,而接收的方式也都是先通過帶通濾波器后在和相干載波相乘,最后再通過低通濾波器來完成。教師在講解這些的時候就要將重點放在如何讓學生更快的掌握這些方式的相同處,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還要理清自己的思路才能保證學生更好的理解。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
1.知識點樹狀化。通信原理課程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就是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十分密切,但是對于很多新學者來說在短時間之內掌握這種聯系是有一定的難度的。通信原理課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通信系統的有效性和可笑性這兩個質量指標,因此教師在講解的過程中可以以此為主線來展開講解。比如教師在講到模擬通信的時候,可以選擇先講解一些比較簡單的標準幅度調制,等到學生理解之后再從接收的效率來引出雙邊帶調制,之后再根據實際情況慢慢引出單邊帶調制以及數字基帶調制內容。在開始教學之前最好讓學生了解數據通信的整體框架,之后再通過一系列可靠因素的分析來引出,其他系統以及匹配濾波器等教學內容。
2.多層次應用通信教學軟件。通信原理課程理論性強的同時它的直觀性是比較差的,相關的概念以及系統框架跟其他課程相比的話也會比較抽象。另外我們發現通信原理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另外我們發現通信原理課程在教學的過程中包含大量的公式推導。因此教師在講解理論的同時可以有效的融合svstemView和Matlab,simulink仿真,將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通信理論采用仿真系統來更加直觀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在增強學生對課程理解程度的同時還能有效的提高通信原理課堂的教學效率。在教授實驗課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去了解和使用相關的軟件,通過設計一些比較簡單的系統來讓學生仔細觀察整個設計系統,等到學生對相關知識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再讓他們自己去改變系統中模塊的參數或者是重新設計一些系統。
3.提問互動式教學貫穿課堂。針對通信原理課堂枯燥的問題教師可以有效的采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出相關問題,通過提出問題探索問題及解決問題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思考怎樣解決問題的同時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于一些通信原理的知識難點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情況給出學生一定的時間思考,等到思考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疑問,在此基礎之上讓他們自己去探討和分析比較,之后再由教師統一來校正大家普遍存在的疑問或者是錯誤的理解。這樣在增強學生理解程度的同時還能夠有效的增進學生以及教師之間的情感。
結語:通信原理課程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一定要結合課程自身的情況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合理的課程安排以及將抽象問題具體化的方式來增強學生的理解,同時可以配合一些前沿技術或者是教學模式來科學的組織和安排教學內容,而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結合多種通信原理的教學模式和教學軟件來展開教學,只有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方面進行入手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