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在培養學生正確思想價值觀念上具有極強的優勢,其也是學生成長中最為關鍵的一門學科,在實踐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立足于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調整,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探索初中道德與法治知識。下面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教學
1前言
核心素養是新課改提出的新要求,其提倡在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實現單向知識傳授向雙向互動的轉變,促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好的知識體驗。對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必須結合核心素養的要求,對教學模式進行優化、調整,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的內涵
對于核心素養,是一個相對比較新的概念,其與全面素養不同,核心素養的培養實質是對學生的全面素養中的關鍵素養進行培養,也就是說核心素養屬于全面素養的一部分。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一方面要契合學生個體發展實際,另一方面還應該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要具備時代特征。具體來說,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主要包括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法治觀念、國家意識、政治認同、文化自信、社會和諧、人生價值等方面。
3初中道德與法治核心素養培育策略
3.1結合核心素養明確教學目標
新課程標準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需要全面落實核心素養教育工作,因此,在課堂上,教師應該以核心素養為方向,明確教學目標,促使學生可以更好的探索道德與法治知識。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建設美麗中國》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從“資源環境短缺”的角度出發,對課堂教學目標進行剖析,并從學生的視角進行思考,讓學生可以更加針對性的探索這部分知識。在實際中,教師可以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在:①引導學生了解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現狀,掌握人口及資源環境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帶來的影響,并意識到我國面臨的人口、資源與環境的突出問題;②鼓勵學生自主收集我國關于人口、資源、環境等方面的信息,提高學生自主能力,并指引學生通過自身實際行為來保護資源環境;③讓學生可以通過實踐感受到人口、環境對于社會發展的影響,了解到計劃生育、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知覺樹立計劃生育、保護資源環境的思想觀念。在課堂教學中,為了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我國近幾次的本地人口普查統計結果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數據來了解到我國人口發展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將本地生態環境、資源挖掘情況展示出來,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例來感受人口、資源等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學習能力,同時還需要對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進行培養,以此促進核心素養的落實。對此,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如城市環境調查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更好的理解、應用知識。
3.2指引學生在探究中提升核心素養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道德與法治知識和學生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相互交流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這也要求在課堂教學中,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參與到課堂上,當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時,積極的與小組學生進行互動,從而獲得更高的道德體會。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全面依法治國》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結合學生的現實情況,組織學生開展“法律對我們生活重要性”的探究性活動,在進入課堂后,教師首先將當地近幾年發生的一些犯罪事件展現出來,讓學生根據自己學到的知識來分析這些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范,然后教師組織學生開展一場辯論會,正方辯題是“法律對我們生活很重要”,反方辯題是“法律對我們生活不重要”,讓正反方學生自己收集資料,進行辯論,教師對正反方學生的觀點進行總結。學生經過辯論活動開展,就會對這部分知識有更加深入的認知,樹立了良好的依法治國觀念,同時這一辯論活動還對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法治觀念、國家意識、社會和諧、人生價值等方面進行了培養,有助于學生核心素養提升。
3.3整合教學資源提升核心價值
核心價值是學生在發展核心素養過程中,形成的正確學習觀念,其更加強調學生對知識的把握、應用。在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由點及面,充分考慮學生綜合發展,促進學生核心價值提升,滿足學生核心素養發展需求。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守望精神家園》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在課前可以收集一些中國古代家庭案例,然后學生思考“我國是一個禮儀之邦,一直提倡家庭、社會和諧,在此過程中禮儀扮演什么角色?”學生經過分析,就會意識到禮儀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正是在文化的指引下,中國才能千百年的維持社會、家庭和諧發展,以此讓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初步感知。在此基礎上,教師將《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等與傳統文化相關的節目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直觀的視頻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深入感知,進而激發學生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
4總結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全面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是實現人才培養的關鍵,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必須以核心素養為指引,積極調整課堂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熱情,強化學生核心素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普紹.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有效性探討[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18(7):102-103.
[2]潘友梅.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教學變革[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下旬,2017(11):35-36.
[3]秦洋.初中道德與法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教學實踐與探索[J].華夏教師,2018(27):66.
作者簡介
洪小鳳(1985.09—),性別:女;民族 :漢;籍貫:泉州南安;最高學歷:本科;單位 :泉州科技中學;職稱:中學二級;研究方向 :初中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