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風
◆摘 要: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當今時代的變革,數學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將數學教學進行“生活化”與“數學化”的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并應用數學知識,因此,本文就數學教學的現狀,以及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展開分析,希望對數學教學的改革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學教學;“生活化”;“數學化”
在學生的學習生涯中,數學學習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數學對學生提升自身能力水平和社會生活有著重要影響,學習應用數學知識對學生自我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學生接受數學知識的主要途徑就是教材以及課堂講解,所以,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數學化”對學生學習數學知識具有重要意義。
1數學教學現狀
目前,數學教學的現狀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師資水平不佳,教材不夠完善。首先,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科目的學習積極性不高,且數學學習意識較薄弱,內心產生升厭煩的心理,對學生而言,學習數學的消極態度大于積極態度。教材不完善,多數數學教材都未按照學生的真實水平編排,教材依舊使用傳統的理論知識,很多學生無法理解數學教材上的知識,增加了學生學習數學的壓力,大大降低了對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此外,很多學校注重學生專業性的培養,只注重社會需求,忘記了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性,對數學教學的重視程度較少,意識不到數學知識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數學教學的硬件軟件設施配備不齊,投入資金少,甚至于減少數學課堂教學,致使數學教師教學責任感的缺失,使學生更加忽視數學知識,認識不到數學知識對日常生活的作用。師資水平不佳,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大部分教師都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以“填鴨式”方法教學,只知道向學生灌輸知識,忽略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生被動的學習,難以保證數學教學的教學質量,由于學生無法理解數學知識,導致學生對數學產生厭煩心理,增加了數學教學的困難。除此之外,少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即過分注重“生活化”,“數學化”,過分強調生活化,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將數學知識與生活相結合,但這種教學方式使學生只了解表象,忘記了內涵;過分“數學化”,只注重學習數學知識,未將知識與生活相結合,枯燥陳舊,學生學習熱情被打消。
2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相結合的重要性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數學化”相結合的主要目的就是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使學生能在學習好數學知識的同時,將知識應用于社會生活,更好地促進自身發展,提高自己的能力。
2.1有利于創新教學方式
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數學化”相融合,可以改善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不斷創新,為學生學習數學知識提供更好的促進作用。所謂“生活化”與“數學化”相融合,就是要求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結合實際生活,舉例子說明數學和生活的內在聯系,從實際生活出發,幫助學生發現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課堂中增加師生互動機會,以新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
2.2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的教學方式都是書本傳授知識,雖然這種方式可以讓學生把數學知識掌握的更加牢固,但是,長時間的書本教學會使學生“死學習”,不知靈活變通,在數學教學中融入“生活化”與“數學化”,可以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更好的提高學生的課外實踐能力,讓學生將書本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應用于生活,不斷的實踐,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作用,遠比書本上的死知識有效果得多,所以,教師應做好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數學化”融合工作,將教學內容不斷創新,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數學課堂教學。
3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與“數學化”
要想更好的實現數學教學的“生活化”與“數學化”,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內容。
3.1教學內容的生活化
教師應做將書本上的知識,重新整理,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改善傳播數學知識的方式和內容,在課堂上舉例說明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聯系,加強師生互動,使學生在愉快融洽的享受數學課堂,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己探索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多采用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播放與生活相關的數學知識小短片,讓學生在看視頻的過程中,更深入了解數學知識,提高學生的靈活應對能力,促進學生將數學與生活更好的融合,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
3.2加強數學生活實踐
數學教學過程中除了要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應加強實踐課程,為學生舉例說明,或者組織實踐課程,分組討論學習,為學生布置實踐作業,比如,床單一米5元,要求學生回家測量自己的床單,計算出自己家的床單是多少元錢?學生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可以深入了解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了解到學習數學的真正價值。把數學知識融于生活,是學習數學的主要作用,也對提高學生社會生活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學習數學的主要價值就是應用于實際生活。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這兩者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真正領悟這其中的聯系,才能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數學教學必須從“生活數學化”以及“數學生活化”出發,不斷創新。
參考文獻
[1]張國祥.數學化與數學現實思想[J].數學教育學報,2005,(4):35-37.
[2]弗賴登塔爾,陳昌平,唐瑞芬譯.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3,123:70-72.
[3][美]克萊因M,李宏魁譯.數學:確定性的喪失[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94).
[4]范良火.華人如何學習數學(中文版)[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