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不動產檔案管理是通過電子文件將其所關聯的業務類型自動歸檔并分類對應通過審核后即可轉為正式檔案。檔案管理包括錄入數據,整理目錄,查詢檢索,報表統計和借閱等多種功能。自從我國開始實施不動產登記,在很大程度上規范了我國的不動產登記工作,但還有很多細節需要補充完善。例如如何將檔案管理有效數字化,減少資源浪費。如何提高信息的準確性,減少誤差。針對這些問題探討未來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建設與應用。
關鍵詞:不動產;數字化;檔案管理;發展平臺
實現對不動產檔案的管理是利用計算機設備和現代化的數字技術完成的。工作人員利用網絡進行檢索,達到更高效率的管理和更全面的檔案信息。搭建一個有效的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平臺是實現數字化管理不動產檔案的前提和保障。如何更好的搭建發展平臺也成為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首先我們要分析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原則,在對其建設和應用展開論述。我國不同地區等級差異較大,不同的平臺需求也不盡相同。根據我國不動產現狀,繼續深入探索逐漸細化不動產登記模式。深入不動產登記數據規范,改進不動產數據集成技術,避免因分散造成的數據重疊,信息資源浪費。
1 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原則
1.1 檔案信息真實可信
不動產檔案信息與城市建設聯系密切,因此真實的信息是城市建設的關鍵和保障。數字化檔案利用平臺的檔案信息展開項目建設會議,分析不足,查找原因,展開調查并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再落實到建設中去。在具體實施中,制定執行合同,嚴格執行合同約定,及時匯報發展進度,督促工作人員調動干勁,做到效率與質量齊聚。穩中求快,快中求好[1]。
1.2 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法規
不動產管理是一項非常嚴謹的工作,為了保證信息資源的真實可靠,容不得半點含糊,需要相關部門監督核實。建設檔案信息資源管理要按照國家相應的規章制度實施,以此避免私下利益來往和違法行為,為信息管理堅定基礎,發揮信息資源優勢最大化,促進城市更好的規劃建設。
2 加強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建設策略
2.1 良好的不動產檔案信息管理意識
保證不動產檔案信息資源長期保管,定期維護,及時補充完善,預防信息丟失損壞而造成更大的損失。需要檔案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素質修養,提高自覺意識,加強自身專業水平,保證每天的工作質量。同時,對于當下信息化時代,將不動產檔案管理和信息技術相結合,充分發揮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意義。加強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必須放在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首要位置,針對庫房的管理應由專門的看管人員負責,盡責盡職;另外檢查并配備的安全隱患防范的設備:滅火器、自動消防設備、警報設備等;還要定期檢查庫房溫度濕度,避免檔案潮化腐蝕;不斷完善安全策略,保障檔案信息電子數據的安全。
2.2 加強檔案信息化建設
1)建立詳細目錄方便檢索。在分類信息時,采用多分法細分化的方式邊劃分邊綜合。建立詳細目錄方便檢索。文字信息要條理分明,加以圖片信息輔助說明,更加醒目直觀,以提快用戶調取信息的速度,提升用戶體驗。
2)完善網絡設施。完善網絡設施,使平臺之間有效的進行信息傳輸,實現檔案之間的快速調動,為城市管理人員獲得彼此間的內容建立良好的保障。
3)提升窗口服務水平。提升窗口服務水平,樹立良好的檔案管理形象。開通綠色服務窗口,讓弱勢群體或急需人員優先辦理相關業務。對于那些需要現場辦理業務的人員,為他們提供“提前預約,無需等待”的服務,防止客戶堆積,時間等待過長。實現人性化服務,體現“為人民服務”的宗旨。
2.3 加強檔案數據庫建設
數據庫信息是數字化管理檔案信息的核心部分,計算機網絡大大提升了信息的傳播速度,為信息的傳遞搭建了一座橋梁,龐大的數據庫能儲存豐富的不動產信息,為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平臺提供了數據支持。不動產統一登記平臺采取四級服務模式即國家級,省級,市級,縣級,統籌兼顧,合理劃分,提升服務性能。及時完善數據庫信息,使數據庫信息中的檔案不斷完善補充[2]。
3 不動產檔案利用發展平臺的應用——衡陽市
3.1 平臺起步與規劃
整合不動產登記職責、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是健全當下產權制度、保護不動產權利人合法權益、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效率的重要舉措。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自2016啟動后,迅速完成組建機構、整合數據、建設平臺、再造流程、改造窗口、提速提質服務等一系列工作。2018年提出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目標,將與登記有關的納稅、合同備案、評估、資金監管理、城鎮住宅土地分戶出讓許可等相關事項集成到登記辦事大廳,并且將落宗申請、登記申請、納稅申請等集成到一窗受理,讓廣大群眾可以在辦事大廳“一站辦結”不動產登記及相關事項,整合了多個部門資源平臺,避免了辦事群眾在多部門來回跑。中心不斷自我革新。在全省首創不動產登記“立等可取”模式,對于有不動產證書的簡單登記業務,實現當場辦結領證。建立測繪“三合作”機制,實現住建部門房產測量、國土部門地籍測繪、登記中心質量把關三方成果共享互用機制,避免重復測量,提高辦事效率,杜絕多頭管理互相扯皮事件,減少群眾對辦證周期過長的焦慮。2018年,中心共完成登記12.34萬筆,發放不動產證書5.68萬本、登記證明6.66萬張。出具產權證明16.3萬件。協助稅務征收契稅1.27億元、增值稅1.68億元。檔案信息平臺的整合體現了它的無形價值[3]。
3.2 平臺新局面
2019年,為應對新一期的辦證高潮期,是不動產登記中心已經提前做出預案,提前與大批量的開發商注意溝通,11月初上級了不動產登記外網受理平臺,房地產開發商的主要登記業務包括雙預告、期轉現、新建商品房轉移登記等可通過互聯網實現一鍵申請。將個人業務與批量業務分隔開,實現了偏離高峰期辦證。同時分散窗口,將接待區與填表區分割處理,開通了微信查詢、自助查詢等多個互動平臺,加快處理業務速度。減少排隊人員及時間[4]。
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成立三年時間,發展迅速,不斷提升質量,完善業務,保護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產權人利益,提升政府治理效率,體現了數字化不動產、管理檔案的發展建設與益處。
3.3 平臺發展遇到的問題
不動產數據重復,資源浪費的問題,需深入不動產登記數據的集成問題。研究更便利的登記模式,降低成本。不動產具體單元號的編碼要進一步細化,研究不動產登記匹配基準標準,構建不動產登記數據集成流程讓數據的各個子系統相互獨立又互相關聯,各個子系統之間共同運作,改變傳統的大規模開展普查工作的方式。研究房地產劃分和搭建模型,繼續開展更多更深層次的研究,例如:不動產單元變更編碼和所在地的方法,構建模型的相似度和逼真度。根據當前的研究成果,繼續精進技術,研究構建三維地基模型,完善不動產權登記類型[5]。
4 結語
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建設設計各種登記系統的大數據融合的復雜問題,以不動產信息登記為主線,是建立不動產等級制度中實現信息實時更新共享的基礎,向外延伸到對土地,林地,房屋,湖泊、灘涂等不動產權的統一管理規劃。自2015年3月《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后,徐州首當其沖頒發了全國第一本不動產權證,邁出來第一步。隨后,此平臺在全國性推廣應用,其他市也不甘示弱,促進不動產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因此,下一步應該擴大研究范圍,重點研究不動產調查數據中存在的矛盾時的處理技術。不斷提高檔案數據庫技術,發展互聯網數字化技術,擴充數據庫信息容量,為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提供技術支撐。
參考文獻
[1]盧道錦.信息化背景下的不動產登記檔案管理探究[J].辦公室業 務,2018,(20):130-131.
[2]馬兆棟,沙亮,于琴.構建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平臺的研究[J].卷宗,2017,(30):25-25.
[3]楊仁錦.不動產檔案數字化技術及建設問題管窺[J].中國科技縱橫,2017,(15):14-15.
[4]王素芳.搭建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有效策略研究[J].城建檔案2016,(7):16-18
[5]馮采奕.搭建數字化不動產檔案管理利用發展平臺的有效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0):1160-1160.
作者簡介
肖欽欽,女,衡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