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心理暗示教學屬于一種有效的教學輔助手段,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積極地心理暗示,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數學課堂建立起良好的教學氛圍。本文主要分析了積極心理暗示的相關概念以及教學價值,并重點探討了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積極心理暗示的教學應用措施。
關鍵詞:積極心理暗示;初中數學;教學應用
積極心理暗示屬于教學手段的一種,但是目前有很多教師并沒有認識到積極心理暗示教學手段的重要性。在初中教學體系中數學屬于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重點考查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和自主構建能力,把積極心理暗示的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能夠根據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充分激發出來,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1 積極心理暗示在初中數學中的教學價值
1)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在傳統教學中存在學生學習過于被動的問題,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們對于數學課堂參與積極性不高,并不是因為學生的智力不足,而是由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學習提不起學習興趣,教師采用了硬性灌輸模式,學生長此以往逐漸對于教師產生了依賴[1]。初中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比較活躍,同時這段時間的腦筋活動非常快,但是就是因為學習積極性不足,導致學習效率一直無法有效提升,出現了被動的學習狀態。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暗示教學手段,能夠改變被動的學習狀態,轉變學生的傳統固有學習思維,重新定義了數學知識教學,把數學課堂的魅力充分發掘出來,讓學生感覺到整個數學課堂的活力,形成了良性的課堂教學循環,有效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2)提升師生配合度。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凸顯出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應用性和靈活性,但是同時也需要面對應試教育模式帶來的教學壓力。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逐漸形成了師生互相良性交流溝通的教學現狀。但是在教學中不難發現,想要提升師生溝通交流,促進師生配合度非常簡單,只需要了解學生們的心理預期點,并給予學生想要的東西即可。但是目前大部分教師都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把教學重點放在了枯燥乏味的教學內容上,沒有從實際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出發,選擇更加具有靈活性的教學手段處理課堂教學關系。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暗示,能夠站在學生的發展角度,讓教師能夠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做出反應和舉動,教師把學生給與的積極反應當成教學反饋,并針對性調整教學手段,逐漸形成了有效的師生良性互動溝通局面。
2 積極心理暗示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措施
1)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培養積極心理。在初中數學教學材料中包含了對于學生的人格教育和智能教育,也有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相關因素,是開展積極心理暗示教育的重要教學資源。數學學科同樣屬于真善美辯證統一的一種,通過學習正確的數學理論,教導學生學會求真、求善、求美,把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能夠有效反映出來,不管數學理論跟現實的距離多么遙遠,最終都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到實際用途,體現出了為人類服務的目的。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數學資源,使用真善美來提升學生的求知欲望,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激發出來。例如在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式,其中就包含了比較豐富的美育功能。題目是:ax2+bx+c=0(a≠0),在這個公式當中實數根是由三個系數來確定的,未知數是用什么字母表示以及代表的具體含義是什么沒有直接性關系,表現出了數學知識的抽象美和簡潔美。在公式當中包含了加減乘除等不同的運算方式,體現出了數學的統一性,方成沒有實數根,這也就代表了實數性質擁有奇異美。公式自己的運算順序決定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順序,代表了數學知識的內涵美。在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有效的教學引導,把數學教材中包含的美育知識充分挖掘和凸顯出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心理,也能夠讓學生在學會鑒賞和感悟中,提升自身治理水平。
2)熟悉學生性格特點。積極心理暗示屬于心理管理學的范圍,因此在什么時候使用、針對什么樣的學生進行使用時需要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教師在教學中想要把積極心理暗示教學價值充分發揮出來,首先需要詳細的了解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性格特點,子啊教學當中稍加留意,就能夠不斷地強化對于學生的了解[2]。例如在學習圖形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圖形心理學的相關內容,練習跟心理學相關的知識,來初步的歸納和總結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性格特點。教師先讓學生自己畫出一個最喜歡的圖形,輕松地帶領學生進入到圖形的世界中。還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圖形的了解,了解圖形背后隱藏的性格特點。這一教學手段對于教師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掌握水平有一定要求,如果在教學中教師掌握的知識不夠完善,那么可以選擇改成簡單的測試方法完成教學統計。
3)見縫插針教學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暗示教學手段,教師不可能花費大量的課堂教學時間來講解心理學方面知識,因此需要采取隨即有效的教學方法,見縫插針的提升教學質量。在充分了解了學生的性格以及心理特點之后,教師可以嘗試使用積極心理暗示教學手段,讓學生感覺到心理暗示的積極力量[3]。例如教師先讓學生在黑板上畫出自己想要的圖形,來后制定出多者勝出的一種競爭策略,教師自己在心里有一個預期的人員安排,例如重點選擇上課發言比較少或者是參與度比較低的學生能夠到講臺上來,這一部分學生可能性格比較內向,教師可以使用語言評價的有效措施,開展積極心理暗示教育,從側面來鼓勵學生能夠完全應對這種場合。長此以往教師收獲了更高的人氣,也給學生營造出了良好的教學氣氛。在課堂教學中積極心理暗示還可以使用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通過跟學生積極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引導學生能夠回歸帶正確的學習道路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積極性。
4)貼近生活培養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積極心理學強調了學習興趣是提升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關鍵因素,能夠為學生提供強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年齡、認知規律和生活經驗,精心設計出趣味性小學內容,盡可能的吸引學生的多種感官同時參與到教學中去,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4]。例如在學習立體圖形時,教師可以現在課堂中引進熱水瓶、茶壺、茶杯和水管等,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來觀看同一個物體,了解自己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引導學生能夠在自己的腦海中形成空間觀念。例如在學習年利率的相關概念時,大部分學生由于缺少了儲蓄以及計算年利率的生活經驗,因此教師可以把生活中的銀行搬到教師當中,為學生們開設出模擬銀行的教學情境,有的學生當儲戶來存錢,有的人則當會計來計算利息。通過這種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模式創設,能夠讓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跟生活實際的密切關系,把教材中的內容更加立體的呈現給學生,引導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學生能夠形成積極學習心理。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積極心理暗示教學手段,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了解這種積極力量給自己帶來的正面影響,為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科學的掌握學習方法,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和學習情緒變化,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安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方法探討[J].教書育人,2018(28):35.
[2]鄧瑛秋.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J].中國校外教育,2018(26):95-96.
[3]張曉暉.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復習中的積極效用[J].華夏教師,2018(14):96.
[4]丁劍鋒.淺析積極“心理暗示”在初中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名師在線,2017(20):47-48.
作者簡介李迎菊(1985-),女,漢,湖北襄陽,南開大學,中二,應用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