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斌斌
摘 ? ?要: 高校圖書館是存儲人類文明成果的重要場所之一,其館藏資源主要是紙質圖書資料、電子圖書資料、報紙、雜志等,使用者通常是在校大學生和高校教師。隨著21世紀信息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校圖書館建設進入了信息化時代,管理方式發生了變化。本文就如何改進圖書館的創新管理模式,更新管理理念,發揮圖書館館藏資源庫的作用,更好地為廣大師生提供優質服務提出建議,以對高校圖書館建設有所裨益。
關鍵詞: 信息化時代 ? ?高校圖書館 ? ?創新管理
高校圖書館通常儲藏了大量文獻信息,是高校教學、科研的重要陣地。圖書館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圖書館日常材料所需開支、圖書訂購、捐書贈書處理、圖書整理歸類、舊書修補、借閱歸還等。當前高校圖書館正由傳統圖書館向現代信息化圖書館轉變,圖書館建設實現了網絡化,通常配備了自助借還書系統、自動化信息檢索平臺。高校圖書館實行數字化、網絡化建設使館藏大量文獻信息可以通過網絡實現快速流通。高校圖書館的知識寶庫正向知識資本轉變[1]。
高校圖書館藏藏書量大,專業性強,種類豐富。文獻收藏分為紙質文獻和電子文獻兩大類。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電子文獻資料獲得空前發展,地位日益重要,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是數字化的,互聯網技術在不久的將來使各高校圖書館之間實現館際互借、遠程登錄查詢、電子資源下載等成為可能[2]。高校圖書館館藏的資料數量因各高校辦學的規模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情形下,高校圖書館的藏書量都很大,館藏圖書從數十萬冊到上千萬冊,加上報紙雜志、各類電子書籍,高校圖書館的資料通常是非常豐富的。信息化時代下高校圖書館在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更新服務設備的同時,從管理手段、管理理念著手進行創新,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技術管理浩繁的資料,建立健全圖書館管理新模式,使其快速便捷地為廣大師生服務。
一、明確服務對象,提高工作效率
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大學生和高校教職工及部分社會科研人員及讀者。21世紀是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高校圖書館要根據自身現實認真分析館藏資料的基本情況,重視日常管理流程,對現有的館藏資料采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處理,使館藏資源對外服務規范化,不斷提高館藏資源的綜合服務能力,加強圖書館建設,為高校師生提供理想的學習、科研場所。高校圖書館以安靜、清潔、優雅的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吸引大學生群體前往自修研習,相應地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提高工作效率以滿足大學生熱切追求新知識的渴望。一所高校學習風氣如何,到該校圖書館走一遍可略知一二。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精神家園之一。當前正處在知識增長飛快、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時期,高校圖書館借助現代信息技術給各行各業人士提供快捷方便的館藏資源的查詢、檢索、借閱和下載。高校圖書館要與時俱進,更新管理理念,改變服務方式,吸引大學生到圖書館自學自修、查閱文獻,檢索信息、聽講座、開小組討論會等,實現高校圖書館服務社會的價值。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強化服務意識
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建設要依照各高校的實際需求情況、學校發展定位、館藏情況、資金支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信息化建設。各高校圖書館一方面要加強內部資源的整合,強化圖書館館員的管理服務意識,另一方面隨著時代的進步,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要與時俱進,更好地為師生服務,激發高校大學生的學習動力。目前,高校圖書館建設正由傳統的紙質圖書購買和收藏轉向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購買和收藏并重。對于大學生讀者而言,有的學生喜歡在手機或電腦上閱讀圖書;有的喜歡閱讀傳統的紙本圖書。高校圖書館要適應這一新情況,對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的購買和收藏應該并重。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在不久的將來,電子圖書所占的比重將會越來越重;傳統的紙質圖書具有獨特的地位和收藏價值。從長遠來看,在數字閱讀日益普及的大環境下,電子刊物和電子書籍在高校圖書館的比重日益增加。為此,圖書館為了滿足高校師生潛在的學習和科研需求,加強信息化建設,通過互聯網提供不同的查閱、檢索、下載服務。
三、學生參與圖書館管理,發揮圖書館影響潛力
高校圖書館依靠互聯網技術在數字化、網絡化上實現圖書館由封閉轉為開放,實現了全天候訪問、查閱、檢索圖書館館藏資料。高校圖書館要及時向大學生推介圖書館館藏資料,有效吸引大學生前往圖書館借閱和學習,用科學知識和先進理論占據大學生的頭腦,充實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大學生常來圖書館,熱愛閱讀,愛上書籍將影響其一生。為此,各高校圖書館可依據本校實際情況,創新管理手段,招聘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使一部分大學生有機會走近圖書館,親近圖書館,并通過這部分大學生的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宣傳前往圖書館的種種好處,達到向大學生摧介圖書館的目的。具體做法是成立圖書館學生工作委員會、圖書館學生課余志愿服務隊、圖書館勤工儉學工作崗位和其他讀書社團等。本文以設立大學生圖書館勤工儉學工作崗位為例,說明高校圖書館隨時代進步與時俱進地創新圖書館管理模式能夠有效促進高校圖書館發展更上一個新臺階。
信息化時代,大學生人人一部智能手機,某些大學生還購買了電腦。以智能手機為代表,它擁有強大的各種交友、娛樂、上網等諸多信息功能,使一些大學生愛不釋手。據估計,大學生群體平均日玩手機的時間在三到六個小時,成為信息化時代下低頭族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是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在大學期間不好好珍惜時間抓好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將來畢業如何適應社會上激烈的競爭環境?針對這種情況,高校圖書館可以設立若干個大學生勤工儉學工作崗位,把名額合理分配給各個班級,給任職的大學生提出幾點要求:一是利用業余時間到圖書館幫忙整理圖書、做些清潔衛生等事務;二是要多看書,以身作則愛上書;三是在同學們中做宣傳,把圖書館豐富的資源介紹給大學生,號召同學們多到圖書館,了解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愛上圖書館。各高校引入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方式有很多,通過大學生參與圖書館的管理,可以收集到大學生對圖書館管理存在的各種意見和建議,使圖書館服務不斷得到優化,從而吸引更多學生到圖書館來自修和學習,擴大圖書館對大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力,促進大學生的成長。大學生多到圖書館,多讀幾本書,少玩手機和電腦游戲,多用科學知識武裝頭腦,對大學生們將來走上社會無疑是很好的事情。
另外,圖書館還可以通過成立學生工作委員會或通過成立其他社團的方式,為畢業班學生論文寫作、文獻檢索利用等方面開展培訓等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充分發揮圖書館的資料庫服務功能。高校圖書館可以考慮與高校學生工作部門聯合做大學生的思想工作,要求大學生每人每月到圖書館借閱紙質圖書四本或者利用手機上高校圖書館網站借閱四本電子圖書以上。高校學生工作部門要求大學生每月到圖書館借幾本書看,一方面使大學生主動遠離手機和電腦游戲,是對大學生成長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大學生肩負著實現偉大中國夢的接班人群體,面對國際競爭激烈的環境下抓緊時間學習科學本領是理所當然的責任。總之,想方沒法讓大學生多到圖書館閱讀和學習,發揮高校圖書館幫助大學生長知識長才干的功能,增加館藏圖書的流通量,實現圖書館的服務價值。
四、建立館員在職與時俱進適時培訓機制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高校圖書館的建設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各項現代化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高校圖書館學科門類復雜,工作專業性和技術性較強,對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要求相對較高。高校圖書館工作人員應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時俱進,轉變管理觀念,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更新管理手段,不斷學習和借鑒先進的圖書館管理模式,為高校師學提供優質服務。高校圖書館管理層要充分認識到與時俱進創新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強圖書館各方面建設。在內部管理方面,高校圖書館領導層要根據時代的不斷進步適時對圖書館工作人員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或進修,及時了解當前圖書館建設出現的新技術新模式新動向;加強高校圖書館間的交流互動以利于取長補短,開闊視野,不斷完善服務體系,提高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有條件的高校可以加強人才儲備,為高校圖書館未來發展進行前瞻性研究。對于圖書館日常工作者而言,每個人都要面對信息技術發展出現的新技術新設備,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平時需要結合自身業務專長和個人興趣自主自覺地學習新技術和新知識,實現自我業務能力的不斷提高,適應高校圖書館日益高度信息化發展的要求。
五、引入人本管理理念,促進圖書館和諧可持續發展
高校圖書館管理既是對書的管理,又是對工作人員的管理。有的高校圖書管理工作中出現了民主管理的新型管理方式。民主管理實行廣開言路,圖書館工作人員、大學生、教師和其他讀者都可以對高校圖書館的建設提出意見和建議。高校圖書館可以借鑒企業管理工人的人本管理理念,使圖書館發展更加和諧。人本管理思想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的全面發展。依據工作人員的個人才干、興趣、愛好等為其安排合適的工作,充分調動館員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實現人盡其才[3]。有的學者認為高校圖書管理“人本管理思想”是管理思想方面的“革命性突破”[4]。高校圖書館領導層要尊重圖書館一般工作人員,積極采納工作人員對圖書館管理工作的建議,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收集本校教師和學生對圖書館工作的各種建議,并把這些建議酌情應用于圖書館管理工作中,實現圖書館工作人員與教師、大學生共同參與管理,為圖書館管理工作注入更多活力,從而提高圖書管理的服務質量。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喜歡待的地方,是傳承文化的重要陣地,是大學生思想遨游的海洋。因此,高校圖書館管理層及全體工作人員一定要練好內功,把熱情服務廣大師生的工作看成實現偉大中國夢的一部分,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促進圖書館可持續發展[5]。
綜上所述,中國高校圖書館管理手段在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中需要與時俱進,隨著時代的發展,在管理方面有所創新,內引外聯。要主動走出去與同行進行交流管理經驗;要請相關業內專家適時傳經送寶;要主動從思想觀念上自我更新,跟上時代發展步伐。各高校根據本校實際建設有自己特點的圖書館館藏模式和管理方式。有條件的高校可以走出國門,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美國高校圖書館采用各高校館藏資源聯盟協議的作法,對圖書紙本資源管理采取大規模的剔重建設,依靠自己館藏的長處做深度建設,而不是重復其他館的收藏,更不會為了其他方面的創新而折騰[6]。美國高校圖書館的建館模式可對中國高校圖書館加以借鑒。中國高校圖書館作為公共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體建館方向可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通過互聯網建立資源共享,變革傳統圖書館藏大于閱的建立思路,摒棄為了評估而建設館藏的做法,建立開放式圖書館管理模式,形成有自身特色的中國高校圖書館館藏模式。
參考文獻:
[1]簡清,許正江.關于高校圖書館職能擴展后管理的一點思考[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9(3):99.
[2]李東林.關于現代圖書館職能擴展的新思考[J].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6):117.
[3]苗茁.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的應用[J].圖書情報導刊,2016(1):66.
[4]張云茜.論人本管理在高校圖書館創新管理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7(16).
[5]楊敏.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中人本管理思想的運用探討[J].科教導刊,2016(2):180.
[6]邱葵.數字環境下的美國高校圖書館紙本資源管理[J].圖書館論壇,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