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昱宏
[摘 要]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模專有在線課程,它是慕課的深化與提升,是針對小規模、特定人群,融合在線學習資源與傳統課堂教學的混合學習模式。通過梳理和總結SPOC發展的歷史,發現W市七個高校大學生對SPOC的基本信息的認知和參與程度較低、平臺定位不確定、課程結構以人文社科類為主、質量認證不足等問題。為此,提出建議:SPOC的課程開發特色、教學方式創新和學習評價需要滿足W市大學生自主學習的個性化需求。
[關鍵詞]SPOC;小規模;自主學習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1 前言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其中小規模和私人是針對MOOC中的大規模和開放而言,SPOC需要學習者進行申請并且后續有嚴格的審批,這是對傳統MOOC的強有力補充。近幾年來,SPOC已成為國內外互聯網上的熱點,與之相關的非正式言論和正式的學術研究紛至沓來。筆者發現目前研究W市大學生對SPOC的認知及參與程度較少,因而為了能更為全面地了解,筆者通過向W市7所大學的在校學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共發放了300份問卷,回收276份,有效問卷248份。獲取了SPOC對W市大學生的影響狀況的第一手資料,并針對目前在校大學生參與SPOC學習情況進行了分析。
2 研究結果分析
2.1 SPOC的認知度
為了解W市七所高校的大學生對SPOC的認知情況,我們設置了"您曾經參與過網絡在線學習的體驗”的問題。通過網絡在線調查的回復結果,我們發現在300份有效問卷中,有168名學生有過參與網絡在線學習的體驗。當前的SPOC教學案例是在大學校園課堂將MOOC的講座視頻作為作業發放給學生學習,在實際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在課程視頻中學習有疑問的地方進行解釋說明,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翁。但在問卷調查中,我們通過數據發現,在參與過網絡在線學習的學生們中,有132名,占比接近44%的學生,并不了解與SPOC相關的學習平臺,說明W市大學生對SPOC的認知度不高。即SPOC的開放、大規模特點似乎對W市高等教育的影響作用不大。由此可見SPOC在W市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并未真正普及。
2.2 SPOC的平臺定位
為了解W市七所高校的大學生對SPOC的平臺如何定位,我們設置了“您了解SPOC平臺的渠道是什么?”的問題。由于SPOC模式的成本較低,且提供了MOOC的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其相關知識信息在學生們日常的學習、生活中也有在流傳。在對SPOC有所了解的學生們中,通過學生之間口口相傳了解SPOC平臺的學生有96名,占比達31.71%。許多學生雖然并未直接參與SPOC的學習,但對于SPOC卻有著或多或少的了解與認知。
2.3 SPOC的課程結構
與傳統課程相比,SPOC的課程具有以下典型特征:一是課程內容、教育理念等方面的開放性;二是課程隨時隨地、數據挖掘等方面的網絡化;三是課程的組織方式、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創新性。每門課程以學習者的學習路徑為核心進行設計,給予了學習者明確的學習導向。為了了解W市七所高校的大學生對SPOC的課程選擇情況,我們設置了“如果有機會,您更傾向于參加SPOC中什么類型的課程?或者,您已經學習了什么類型的課程?”的問題。在初步了解SPOC平臺之后,受調查的學生們中僅有21人對SPOC完全不感興趣,占受調查學生的7%。通過對學生們已經或傾向參加課程的類型的調查,我們發現大多數學生更多選擇SPOC的文科課程,它偏重于情境式的學習,使學生身臨其境。而選擇理工類、醫學類相關課程的學生們則相對較少。
2.4 SPOC的質量認證
SPOC自身最大的特點——課程證書,相比MOOC更具有含金量,由于其申請后審批流程嚴格,有少部分申請者將無法通過,只能作為旁聽生身份在網上注冊進行學習,并且不能接受教學團隊的指導與互動,且在課程結束時不會被授予任何證書。因此,想獲得SPOC證書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前提條件是獲得參與到課程學習的課堂資格。為此,學生知曉學習機會的來之不易,會認真努力堅持完成所有課程,通過考試獲得相應的SPOC證書,作為學生參與SPOC學習的認可和肯定。
為了解SPOC的質量認證對W市七所高校的大學生影響情況,我們設置了“您是否看好SPOC質量認證的發展?”問題。絕大多數學生認為SPOC是在教育領域的一次建設性乃至顛覆性的創新,對其質量認證持肯定的態度。同時,大多數學生認為SPOC的證書非常有作用,希望在自己能夠堅持完成課程的同時,讓更多學生一起加入進來。調查中發現共有216名、占總比重達72.3%的學生反映了SPOC在完善自身課程建設,提高課程水平質量的同時,都認為SPOC會發展和繁榮。參與SPOC的積極度高,希望能夠堅持學習SPOC并能有所進步和提高。但是截止目前SPOC的質量認證依然面臨挑戰。
3 研究結論與建議
SPOC是全球高等教育革命的展開應運而生的產物,我國的高校正在轉型,它正是我們找到高等教育本質的工具之一。因此,本文通過對W市七個高校的學生對SPOC的認知度分析,來研究其課程發展的特點以及對W市大學生的影響。通過調查發現SPOC具有以下特點:
3.1 以大學為主體的課程開發
在研究了SPOC課程發現多半由各個高校優秀教師提供制作,其教學內容、ppt講解、文本解析都由助教負責。如果學習者的作業和考試合格,可以獲得一份教師簽名的證書。雖然目前認證機構還沒有正式承認,但發達國家都已經開始了承認。這說明SPOC的課程開發是以大學為主體的多樣化為前提進行合作的。SPOC是MOOC的深化,既滿足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又保證了其教學質量。
以大學為主體的課程開發,在修習專業課程之外,SPOC學習者的選擇更加多樣,成本降低了,大膽的嘗試變為可能。選擇的增多,學習者更能找到最喜歡的課程,使得學習者不斷擴大視野,在學科交匯處誕生靈感和創意。
3.2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
毋庸置疑,SPOC為學習者展現了一種全新的在線學習方式,為傳統教學帶來了許多機遇和嚴峻挑戰。SPOC的教育提高了其教學質量,要求學習者課下通過視頻去提前學習知識點,課上再進行解答。它打破了現有的教育生態狀況,教學的內容不再僅僅局限于課程教材本身,而是教師如何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幫助學生共同尋找解決學科知識問題的途徑。
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教師可減少重復性的工作,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學上,并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這種學習方式使得漠視“人”這一學習主體的“異化學習”,回歸為學習者可以感受到自由與創造的“快樂學習”;使傳統的以“教”為主的“課堂”,發展為以“學”為主的網絡在線“學堂”。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需要有責任、有愛心、有思維的教育工作者進行教學,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推動W市大學生自主學習。
3.3 以課程質量為取向的學習評價
SPOC結合了在線網絡學習和傳統學習的優點。它促進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發揮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SPOC的特點以一小群人為教學對象,讓學習者可以切實掌握知識,思想素質得以提高。 另外,SPOC擁有豐富的網絡在線教學資源,從而適應于不同學生的個人學習需求,并促進更多學習者的能夠參與其中。SPOC的混合學習模式讓學生通過在線課程的自我學習,教師在實際環境進行教導。其包含了學生自主學習、討論探究學習和協作學習,而教師和學習者的協調是動態開放和復雜多樣的。這樣網絡課程質量從固化的課程向動態生成式學堂轉變,課程教學綜合質量提高,學生從消極的知識消費者向知識的生產者轉變,形成一種超循環的新型學習文化。以課程質量為取向的學習評價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切實依照自己的興趣、自我發展、自主選擇課程進行申請學習,并能學有所得、學以致用。
當前由于教育系統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SPOC對傳統高等教育的破壞性影響仍有待謹慎審視。本文研究發現關于W市大學生對SPOC的基本信息的認知度較低、SPOC平臺定位不確定、其課程結構以人文社科類為主、質量認證不足等問題。為此W市高校應從課程開發特色、教學方式創新和學習評價需求三個角度探索SPOC的發展,從而以促進SPOC教育的可持續發展,能積極應對未來的挑戰和新機遇。綜上所述,為了實現可持續發展,SPOC必須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其課程開發、教學方式和學習評價也要注重統籌兼顧、綜合平衡,突出重點、帶動全局。
[參考文獻]
[1] 李侃侃,竇龍.基于混合式教學的環境設計專業教學模式探索——以“環境心理學”為例[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18(12).
[2] 李冰,王春曉,辛程遠,等.基于SPOC的混合式教學質量評價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8(36).
[3] 雷凌.基于SPOC模式的網絡化分層計算機基礎課教學模式研究[J].計算機時代,2018(12).
[4] 趙維峰,楊文秀,王飛.SPOC混合式教學方法在應用型本科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8(23).
[5] 高立,譚業發,蘇正煉,等.SPOC支持下的個性化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49).
[收稿日期]2019-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