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邪教 法治 治理
作者簡介:董利冰,黃河交通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
中圖分類號:D63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061
一、邪教的法治界定
在一定條件下,宗教能夠整合、安穩社會。宗教戒律和世俗法律法規大概一致,對社會,具有調和矛盾、維護穩定的作用,通常,管理很民主,加入、退出機制是自由的,僅依信徒意愿而定,即便是威望再高的神職人員,亦不可自封是“神”,而僅為神的仆人。我國對國際范圍內一致認可的宗教的合法性,也予以認可,但未提及創設認可范圍之外的其他新教。邪教相區別于宗教,二者本質截然對立,存在根本界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邪教蠶食靈魂、危及生命與財產安全。為使層次迥異的人接納,邪教在相互矛盾的教義理論“體系”中,封閉、孤立、隔離信徒,在思想、言論、行為等各方面控制,唯其是從,不擇手段地騙斂信徒“捐獻”出來的錢財,乃至肉體、生命,成了肆意揮霍的“暴發戶”。邪教活動詭秘,組織嚴密,采取私自結社等手段,組織信徒自殘、自殺,用極端方式挑起事端,煽動禍亂,乃至進行恐怖活動。
二、治邪的法理依據
“法治和司法是贏得新時代,確保人民過上幸福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澄清信仰、保障秩序、維護正義、鞏固政權、增進和諧,治理邪教就需揭開其邪惡的真面目。一人涉邪,禍及全家,每個受害者背后,至少是一個到幾個遭殃的家。除拉攏“熟人”作案外,邪教也通過互聯網、在錢幣上印刷、張貼于門還有墻壁上等方式滲入平時生活。這都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社會秩序。正義對人們合理的主張與需求予以滿足,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增強社會凝聚力,實現人類福祉等目標價值。現實中,人類目前認知的局限、資源分配不公等社會現象的存在,以及精神文明建設跟不上生活節奏等因素,給邪教的孳生、蔓延提供了機會。借傳統宗教名義,邪教認同身陷難境、生活不如意的人,騙稱會助人擺脫因社會制度運行而生的苦難,反把其他宗教當作不正義的,面對生活中遭遇的麻煩,鼓吹能夠解決,導致信徒甘受驅使,從表面看來,貌似正義,實則使受害者一錯再錯,最終迷途苦海。
三、治邪的法治措施
邪教非法活動日趨猖狂。盡管各國因價值觀念與文化傳統等差異,認定、處理邪教有不同,但治理邪教卻是一致認同。
(一)治邪的基本準則與行為規范是始終堅持依法辦事
1.協調宗教信仰自由與治邪之張力——在法治的框架中充分并用宗教和法律
保障宗教信仰自由。引導宗教,發揮其正面傳播輻射作用,有利于事半功倍治邪。與之相應,宗教信仰自由為人權之要求、各國基本法所保障,依法治邪需在此前提下開展。因相關立法工作較易產生侵犯宗教信仰的嫌疑,故在嚴懲邪教非法活動與保障人權的矛盾關系中,對法律武器的運用,既要謹慎,也要積極,保證治邪和法治精神相一致。同時,充分運用法律法規是治邪大勢所趨。提高依法治邪質量。
2.完善《宗教事務條例》
一國國情與宗教本身是不是存在沒有辦法克服的弊端,決定需不需要對其規范,以及如需規范又該怎樣規范的問題。為阻擋邪教入侵,就需宗教準入法制,如,有長期宗教背景的俄羅斯與奧地利對此就持謹慎觀察態度;另需宗教活動管理和強制退出法制。邪教起初大都披著合法社團的外衣出現,這表明宗教并不理所當然具備相應作用。因此,對于社團,不僅需嚴格準入制度,亦需準入后持續跟蹤與監督,以便規制、防止異變、凈化宗教環境。我國《宗教事務條例》在這方面有待進一步完善。
3.制定《反邪教法》
從依法治國的迫切性來看,治邪的不同國際現狀凸顯了制定《反邪教法》的重要性。為把邪教與其他宗教組織相區別,美國以判例法形式建立了一整套只針對宗教活動、不針對宗教組織的管制規則體系,邪教數目有增無減,被稱為“邪教王國”。我國反邪教立法和政策與國情相符,對宗教組織及其活動,法律都規制。為使治邪在法治軌道上更規范化,可制定專門的《反邪教法》。
增設財產罰、賦予受害人追償權。在制定《反邪教法》過程中,需提及的是邪教會涉及錢財等利益交易,故對其施加財產罰就需治邪立法工作解決。在我國,《刑法》未賦予受害人對相關個人及邪教組織以追償權,未詳細規定針對各成員的分別處罰,各地標準不一。因此,可對其中關涉的民事賠償制度予以完善,制定相應法律措施。
(二)治邪的現實任務與必備條件是始終堅持提升法治素養
愈發穩妥地推進治邪工作,堅持執政為民、強調以人為本,講事實、證據、法律、責任,將增進社會和諧當成工作主旋律,強化法治意識與觀念,運用法治思維與方式,提升治邪法治素養。
1.規范救助制,挽救迷失者,設置救助站
杜絕迷信,崇尚科學。為警醒國民,避免民眾上當受騙,及時保障其知情權,包括網絡輿情在內,政府應加大邪教動態信息發布力度。長遠謀劃,推廣法治文化。邪教屬信仰問題,自古有之。在古代中國,邪教屢禁不止,這與其單一的刑法規制的法律治理方式有關,“災情”愈重,刑罰愈酷。至今,在合理借鑒古代做法的同時,單一地靠刑罰無法解決根本,待邪教分子重返社會時,依舊可能繼續加入,因此,完善相應的配套設施就顯得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