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的推進,人們對于教學要求也是更加的高,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傳統教學模式顯然很難有效的滿足師生的基本需求,因此需要教師結合信息手段合理的進行創新和調整。基于此,本文首先針對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的幾點建議,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
馬云說:未來的教育應該將更多的時間花在“育”上,多多關注美術、音樂以及體育等,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有創造力和想象力。據相關研究結果顯示,音樂是腦邊緣系統和大腦皮層之間的關鍵聯系,而鋼琴教育則是能夠促使人們綜合能力更進一步的提升。但是就目前高校鋼琴教學情況來看,其中依舊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尤其是在互聯網背景下,這些問題愈發的凸顯。而這就需要各個高校積極的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改革,采用針對性的方法進行這些問題的應對。例如,浙江音樂學院近年來將虛擬仿真、跨國互聯以及同步傳輸等技術合理的應用在具體教學中,合理的開展鋼琴專業教學的跨國實踐,并且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一、高校鋼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性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迅猛的提升,而藝術則是成為當前十分熱門的一大專業,學習鋼琴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但是就目前情況來看,高校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性,這一問題的產生主要就是因為各個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學生所受的教育以及生活環境等都不同,所以他們的鋼琴水平也表現出差異化。針對這一情況,統一式的教學模式必定很難有效的滿足全體學生的鋼琴學習需求,并且還會影響到最終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方式滯后性
雖然藝術學科近年來在高校專業學科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不過相比較于綜合類和理工類的學科而言,鋼琴教學依舊沒能受到足夠的重視。這種片面的認識使得鋼琴教學在世紀開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師資力量薄弱、資金匱乏等[1]。此外,我國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模式過于傳統化,而教學方式存在著明顯的滯后性,這主要就是因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過于重視技能方面的教學,一味的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這樣雖然學生能夠習得某一曲目,但是對其蘊含的情感以及深層意義等卻完全不了解,使得學生在演奏過程中徒有形,但是毫無神。
(三)教學內容單一
內容直接關乎到學生所學的知識質量和水平,所以教學內容對于學生的鋼琴學習來說十分的關鍵。就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高校教師更為注重實踐教學,要求學生反復的練習,這樣極易讓學生產生只要反復練習便能夠提升自身演奏水平的錯誤認知。對于鋼琴學習來說,雖然反復練習非常的有必要,但是如果缺乏系統的理論知識,那最終依舊難以成為鋼琴人才。當前很多人判斷一個鋼琴家優秀與否,一般都是以其考取的鋼琴等級或者一系列的證書當做依據。而這也使得很多學生逐漸形成了這種意識,進而在鋼琴學習過程中只顧著實踐練習,不注重情感融入和理論知識的學習。這種單一性的教學內容很容易使得學生麻木,不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
(四)缺乏必要的交流和反饋
師生之間良好的溝通交流是高校課堂的重要基礎。就當前高校鋼琴教學情況來看,師生之間的互動非常的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只顧著知識的灌輸,很少就作品和音樂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這樣使得學生很難深層次的理解作品,鋼琴學習則是愈發的機械化。除此之外,高校鋼琴教學反饋機制也不夠完善,基本都是以考試的形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這樣不利于教師全面的掌握學生的鋼琴水平,教學效率也很難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互聯網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分析
(一)通過信息化的手段開展差異性的教學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高校鋼琴教學傾向于將所有學生以同等標準進行培養,這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性,使得培養出來的人完全沒有自身的個性和特色[2]。所以,在實際鋼琴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了解學生個體情況當做基礎,具體可以通過信息化技術進行數據統計,然后從多方面著手確定教學目標,分析怎樣的學生適合培養成哪一類型的人才,之后在此基礎上開展針對性的訓練,使得每一位學生都能夠獲得良好的發展,為社會輸送多樣化的音樂人才。
(二)通過網絡平臺的構建促使教學方法的創新
高校鋼琴教學內容非常的繁雜,而教師需要做的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讓學生獲取更多的知識,這無疑是一項非常艱巨的重任。在這種背景下,高校應該積極的創建合理的網絡平臺,并且還得引進各種先進的網絡設備以供學生鋼琴學習,這樣便能夠很好的克服傳統教學模式的劣勢,使得學生學到更多的鋼琴知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鋼琴演奏欣賞、多媒體教學等方式組織開展趣味性和生動的教學,以此來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三)合理的應用各種網絡資源
在當前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各種網絡信息迅猛的增長起來,而學生通過互聯網平臺能夠學到各種教育理念和學習方法。例如建構主義這一教育理論,其提出學習不是師生單向授受的過程,而是學生積極探索知識,并且在探索過程中以自身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為基礎的自我建構的過程[3]。而對于高校鋼琴教師來說,應該合理的應用各種網絡資源,例如在2019年5月4號,中國國際音樂(鋼琴教學)大賽在中國音樂學院國音堂音樂廳展開,這是一場國際水準的鋼琴演奏競技,所以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有著高價值的觀賞意義。而教師則就可以通過網絡搜集這方面的視頻,然后制作成課件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使得學生能夠學習到更多的鋼琴知識,提升他們的鋼琴水平。
(四)通過互聯網平臺開展反饋交流
隨著互聯網不斷的發展,當前我國每一位高校學生都有電腦或者是手機,而學校也有著很多網絡設備。在這種背景下,不斷的增加網絡平臺的利用率對于高校鋼琴教學模式創新而言也是非常的關鍵。師生之間的互動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不過從當前情況來看,高校鋼琴教學僅局限于少量實踐經驗和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比較少。在這種背景下,可以合理的應用互聯網平臺構建一個鋼琴教育網站,教師可以在上面分享優秀的鋼琴比賽信息以及視頻等,而學生也可以通過平臺向教師提問或者是教學建議和反饋等[4]。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鋼琴學習,同時還能夠促使師生之間更好的交流反饋,提升教學質量。
三、結語
綜上所述,互聯網背景下,各種網絡信息技術被廣泛的應用在教學領域中,其不僅僅能夠很好的提升教學質量,同時對于學生的技能和知識面的豐富也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對于高校音樂專業學習來說,鋼琴是其中必修的一門課程,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綜合素養以及藝術品格等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基于互聯網重構高校鋼琴模式意義重大,具體可以從應用互聯網資源以及構建網絡平臺等方面著手,通過平臺加強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以此來促使學生音樂素養和專業技能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朱佳.高校新型鋼琴教學模式的研究——我校數碼鋼琴教學方法的創新與實踐[J].海南熱帶海洋學院學報,2011,18(6):103-104.
[2]熊奕萍.淺談多元化背景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的改革與創新[J].黃河之聲,2016(4):54-55.
[3]王群.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探究[J].黃河之聲,2017(6):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