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亞林
摘要:音樂是現代化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首音樂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旋律與節奏。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融合聲勢律動教學模式來鍛煉學生們的反映能力與敏感程度以及相應審美觀念。將聲勢律動教學模式滲入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知識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分析聲勢律動運用到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并進一步闡述聲勢律動應用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對策。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音樂;課堂教學;運用對策
一、聲勢律動運用到初中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學生們的節奏感
初中階段的學生有較強的好動性,這也屬于節奏感的一種,對學生們進行節奏訓練就是讓其將自己的身體作為一種樂器,從學生們的身體動作中發現學生們的節奏感。中學生自身節奏感較為協調,同時對事物的反映能力也十分敏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身體動作能夠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節奏的體驗與感受,因此,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節奏感,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二)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
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們聽到音樂之后就會做出一系列的反映,在做出反應之后就能夠激發自身對音樂學習的欲望,進而培養學生們的創造能力,學生們只有具備較強的創造能力,才能夠在音樂學習中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知。
(三)有利于培養學生們的身心全面發展
初中階段是學生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中學生對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且有著廣泛的興趣,思維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對自己周圍發生的事物都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們對音樂學習中的聽力能力與辨別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們的多方面能力也會有所提升,但是由于學生們在音樂課堂學習中越來越不愿意變現自己,也不愿意上音樂課,降低對音樂學習興趣。因此,將聲勢律動教學模式運用到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能夠高效轉變以往傳統課堂教學方式,為學生們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學生們在這種環境中可以更好的展現與變現自己,有利于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初中音樂教學運用聲勢律動模式的對策
(一)通過節奏體驗和掌握音樂知識與技能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節奏訓練十分重要,因為各種節奏之間會產生較強的律動效果,進而更好的幫助學生們認識與理解音樂知識與技能。音樂教師不可機械性對學生們講解一些枯燥的音樂理論知識,這樣會導致學生們失去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初中音樂教師需要融合實際教學情況,運用自然節奏和韻律,在音樂聽、唱、動等環節滲入音樂知識與技能,進而激發學生們的音樂學習興趣。在運用聲勢律動教學模式時,教師需要結合欣賞手段,利用搖晃、拍手等動作鍛煉學生們的節奏感,以此來引導學生們體會音樂魅力。例如在人音版初中音樂《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設計跺腳、拍手等動作幫助學生們更好的認識不同節奏,進而感知音樂曲風。另外,教師還需要融合初中不同年級的音樂教材設計不同動作,讓學生們的聲勢律動與音樂節奏融合,以此來培養學生們身體動作的協調性。
(二)利用聲勢律動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將聲勢律動教學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同時教師運用體態運用來表現音樂,能夠高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動學生們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教師還需要科學引導學生們的發聲與節奏要點,讓學生們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在音樂課堂學習中,動態韻律也十分重要,所以,教師需要在音樂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們示范帶有動態韻律的動作,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
(三)提升學生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為學生們創設音樂學習情景,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好的欣賞音樂,同時還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們的審美能力。例如在人音版初中音樂《牧歌》這一內容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們構建欣賞場景,在欣賞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感受到草原的風景,進而讓學生們更好體會音樂中的主題思想。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們做出牧歌中的一些經典動作,讓學生們更快的融入到音樂課堂學習中,進而提升學生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綜上所述,聲勢律動主要就是通過學生們自身的一些姿勢來提升學生們的節奏感。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運用聲勢律動教學模式不僅能夠培養學生們的節奏感,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創造力,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需要利用聲勢律動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們的音樂素養,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另外,初中音樂教師還需要積極探索全面的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們對音樂的學習興趣,進而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黃春琴.體態律動,聲勢并茂——運用柯爾文手勢培養小學低段學生音準感[J].西部素質教育,2018(15):80+82.
[2]閆敏.新課改下的音樂課堂——體態律動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J].青少年日記(小學版),2017(1):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