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芬
【摘要】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組成形式,通過語文寫作,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學生綜合能力的水平。長期以來,記敘文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教育工作中一項教學難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怎樣教,學生怎樣寫受到了各位專家學者的廣泛關注與研究。本文立足初中記敘文教學實踐,首先分析了在記敘文教學實踐中存在的教學難點及問題,并在此基礎上結合教學實踐,就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對策進行了闡述,旨在分享教學經驗,提高初中記敘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記敘文教學;難點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記敘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教學工作的重點與難點,在教學活動中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科學的訓練與提升是教學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有些東西是教師可教的,有些則是教師沒辦法教的,例如學生的經歷、寫作選材、思想情感等因素,都無法進行直觀的教學。所以教師在教學工作中要有針對性去引導,對于寫作的特點以及文章的構思技巧等方面進行側重教學,從而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學習實踐,逐步提升記敘文寫作水平。
一、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存在的難點及問題
(一)教師方面的問題
長期以來,語文寫作教學一直都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面對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寫作能力差的情況,許多教師感覺無從下手,部分教師為了快速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盲目地進行寫作訓練等方式,背離了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不但無法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同時又浪費了大把的教育時間。在教學實踐中來自教師教學方面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
學生寫作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師教學的影響,由于教學質量與能力的參差不齊,致使學生在初中三年中的寫作水平很難穩(wěn)定在某一個層次上。在教學活動中許多教師存在蜻蜓點水式的教學,對于寫作方式與技巧一帶而過,并沒有詳細地講解落實的方法,致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很難準確把握主題意思,捕捉不到寫作要點,進而造成整體語文寫作質量偏低,教師也會因為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感到力不從心。
2.教學安排缺乏系統(tǒng)性與規(guī)劃性
語文寫作教學是一項長期的教學活動,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部分教師存在盲目的追求短期的教學效果,急功近利,教學安排缺乏系統(tǒng)性與規(guī)劃性,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情況屢見不鮮,這種教學方式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質量。目前教學的主要方式還是以教師的命題作文為主,在題目的確定與教學安排上缺乏系統(tǒng)的規(guī)劃,很多情況下都是根據(jù)教學大綱的要求布置一篇文章,要求學生進行寫作,缺乏與學生學習情況實際相符合的教學安排。由于教學過程形式化嚴重,缺乏根據(jù)學生實際學情制定教學設計,導致學生在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積極性不高,寫作內容也比較空洞,缺乏從生活實際出發(fā)的內容體現(xiàn)。
(二)學生方面的問題
1.寫作文體特征不突出,體裁不倫不類
記敘文寫作最基本的表達方式就是記敘,其次才是描寫。但是在實際寫作實踐中許多學生的寫作缺乏準確性的語言表達,無論是修辭手法的運用還是對描寫對象的敘述,都缺乏具有針對性的突出與顯示,該豐富的地方不豐富,應該描寫的部分卻在敘述,整篇下來文體特征不突出,內容缺乏針對性的敘述。尤其是在學生接觸議論文學習之后,很多情況下的敘述文寫作其中摻雜著大量的議論內容,導致文章通篇下來給人以不倫不類的感覺。
2.敘述事件詳略不合理
在記敘文的寫作實踐中對于事件或者人物的描寫不能毫無重點的平均用墨,相反的應該有所側重的進行詳略取舍。寫作時遵循“略寫時惜墨如金,詳寫時用墨如潑”的特點,突出寫作重點。許多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前期的鋪墊太長,寫了二三百字還沒有進入正題,寫到最后時間不多了又急匆匆的收尾了事。在寫作中沒有寫作安排,想到哪里寫到哪里,材料豐富的內容就多寫點,材料少的內容就少寫點,通篇下來該具體的地方一帶而過,該略寫的地方啰唆拖沓。詳略安排不合理是學生寫作過程中一個比較突出且普遍的情況,記敘文寫作“記敘的順序的豐富性,材料的組合的多樣性,情節(jié)發(fā)展的波瀾性”一點都沒有顯示出來。
3.文章立意膚淺
記敘文立意是確保文章主題層次性以及質量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實際寫作實踐中許多學生缺乏仔細的審題,不注重文章寫作立意的安排,在拿到題目或者寫作要求后不加思考提筆就寫,致使文章通篇下來白話太多,偏題、離題情況嚴重,缺乏寫作深度,立意膚淺。一篇優(yōu)秀的記敘文除了精彩的文筆之外,立意至關重要,自古以來就有“文以意為先”的說法。許多學生在寫作時缺乏對要求及題目的深入剖析,只是簡單的根據(jù)題目進行寫作,在中心思想上缺乏一定的內涵。
二、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策略
(一)明確記敘文寫作特點
記敘文,顧名思義,就是以記錄、敘述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的事件或者人物、情境為主的文章載體,人物或者事件是記敘文寫作的核心主題。常見的記敘文表達方式包括記敘、描寫、抒情、議論和說明這五種,但是在寫作時必須有所側重分清主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對學生寫作的主體方式進行明確,避免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毫無重點,各種寫作方式交錯。提高學生記敘文寫作的水平首先就要明確學生記敘文的文體意識,既要科學的應用各種記敘表達方式,同時又要詳略得當有所側重,從而使文章內容更加波瀾起伏。
(二)注重細節(jié)描寫的教學訓練
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內容單一、人物敘述不鮮明、文章缺乏感染力等一些問題歸根結底是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缺乏細節(jié)描寫的原因。記敘文寫作的重點就在于對細節(jié)的描寫與刻畫,在文章中只有通過細致的細節(jié)描寫,才能夠清晰地將人物形象以及性格特征傳神地表達出來,使讀者產生真實的情感體驗,通過文章閱讀達到“窺一斑而知全豹”“見一葉而知秋”,在細節(jié)描寫中使人感到寫人物見其人,寫景如臨其境的感覺。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從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善于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細節(jié),用眼去看、用心去感受,從而準確把握寫作中的細節(jié)描寫。
(三)注重教學中的范文示范教學
在學生記敘文寫作教學實踐中范文示范教學必不可少,通過范文的學習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在文章中進行體現(xiàn),將復雜的知識簡單化,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教學重點與寫作技巧。語文寫作中的范文教學就是“實物教授”,重點在于教學過程中通過范文使學生能夠得到寫作的啟迪與借鑒,并通過內化應用到自己的寫作實踐中去,摒棄傳統(tǒng)教學生搬硬套的方式,在模仿中創(chuàng)新,在創(chuàng)新中提升。在具體的寫作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首先明確寫作思路,然后合理安排寫作側重點,從而更好地打開寫作思路,在完成寫作之后,對比范文中的寫作技巧與描寫手法,豐富完善自己的寫作內容。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從仿寫入手,由淺及深,逐步提高寫作水平,既可以增加學生的課外閱讀知識量,同時又能夠最大程度降低寫作難度,幫助學生樹立寫作學習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
三、總結
記敘文寫作的重點在于明確寫作主題,并通過精準的細節(jié)描寫將人物或者事件清晰地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實際情況入手,制訂切實可行的寫作訓練計劃,從寫作技巧、立意安排以及細節(jié)描寫等多方面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促使學生通過日常的寫作訓練逐步掌握記敘文的寫作技巧,從而逐步提升語文寫作的質量。
參考文獻
[1]薛丹.初中記敘文寫作教學的難點及對策[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2.
[2]張寧.初中記敘文寫作常見的不足及訓練對策[J].中學時代,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