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麗
【摘要】在時代不斷發展的今天,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對創新能力的要求,因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只有進行不斷創新,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才能不斷發展、不斷進步。所以,新課程改革給高中語文的教師們在語文教學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語文教學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為社會培養一個個有創新能力的人,而不是培養一個個固守傳統的人,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培養。那么,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呢?以下便是我根據教學經驗提出的幾點方法。
【關鍵詞】創新能力;高中語文教學;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隨著素質教育不斷進入我們的教育領域,使我們以前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學目標有很大的改變,對于教學的要求人們開始更注重在創新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高,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成為我們教師在教學中所追求的永恒主題,也成了對學生真正負責任的標準。高中時期是塑造一個人的關鍵時期,高中時期的學生對自己的行為都有了一定的方向性,所以,能夠更好地對自己的學習進行掌握,所以在這個時期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比較有效果的。如何在這個時期的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成為教師們需要認真探究的問題。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成功的第一步,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興趣在教學中的重要性。在語文教學課堂上,我們教師要時刻注意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應當想方設法充分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使每個人在課堂上都能有高昂的情緒、活躍的思維,只有這樣,學生有興趣的課堂才能真正有機會讓學生在學習中擦出創造性的火花。比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根據高中生好奇心重的特點,多制造一些神秘的問題或者一些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的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師給學生創造的話題當中,讓學生積極討論和思考,只有學生不斷進行思考,才能開啟自己的創造性思維,達到創新能力的提高。還有一些文言文的學習,很多學生對于枯燥難以理解的文言文可能并不會有什么學習的興趣,學生學習文言文都只是在為了考試而被動的學習,并不能真正很好地去理解文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都只是在進行機械記憶,更別說要提高創新能力了。教師可以適當為學生根據所學的文章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對一些人物形象比較鮮明的文章進行角色扮演。
比如在《廉頗藺相如傳》的教學中,我就讓學生自主進行文章的表演,讓學生自己設計了這次表演,由班長安排一下角色,不同的人上講臺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可以扮演機智多謀的藺相如,也可以扮演負荊請罪的廉頗,用一些樹條來當作道具,讓學生充分將文中的故事進行表演。通過這樣的表演,讓學生在情境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從而充分使學生們的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二、營造愉悅寬松的教學氛圍
眾多的實踐證明,壓抑緊張的教學氛圍不利于學生進行良好的思維轉動,只有在良好的寬松的教學環境下,才能讓學生處于最放松的狀態,從而充分發揮學生的智慧,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尤其是在高中的課堂上,高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所以教師們沒有必要將課堂氛圍搞的非常嚴肅沉重,這樣的教學氛圍不僅讓學生感到沉重的壓力,學習效率也不會有很好的保障。所以,在課堂上,我從來不會把課堂的氣氛弄得很緊張,學生在我的課堂上從來都是有什么意見可以隨時提,我會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我們在課堂上不僅是師生的關系,更是一種朋友的關系,在課堂上是我與學生的討論,而不是我自己的“一言堂”,學生有想法也都會與我積極進行討論。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調動想象的思維,才能在課堂上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比如在《雨巷》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就在課堂上積極的走進學生中間,與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合作學習的關系,鼓勵學生對文章進行積極的探索,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讓課堂的學習是一種良好輕松的教師與學生合作學習的模式,沒有任何等級之分,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也不僅是拘泥于課本,而是進行創造性的學習。我在課堂上給學生用多媒體播放了一些關于雨巷的圖片以及視頻,然后讓學生通過這些圖片以及視頻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緒,大膽地對雨巷中詩人的狀態進行聯想,創造了一個輕松的教學環境,這樣讓學生與我在一個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對《雨巷》這篇文章進行了輕松的學習。
三、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進行想象
在當今的素質教育中,想象力的擁有比擁有知識更加重要,因為我們所學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卻是無限的,想象力包含了整個世界的一切,只要有想象力,我們可以進行任何事物的創造,豐富的想象力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沒有想象就無法創新。然而如今應試教育與分數至上的教學理念在不斷扼殺著學生的想象力,致使學生的創新能力無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所以要想讓學生擁有很好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在教學中鼓勵學生進行大膽想象,很多的問題是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的,尤其是在語文學科當中。
比如在《相信未來》這一篇課文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對自己以及世界的未來進行大膽想象,想象未來的自己可能是什么樣子的,我們的世界在未來會變成什么樣子的。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大膽想象,教師不能對答案有一定的限制,因為這種問題是沒有正確答案的,像是讓學生描繪一下自己和世界的未來這樣的開放性問題,因為每一個人的思想不同,所以對于未來的想象也會大不相同。為了能夠讓學生有更好的想象力,創造更多的想法,作為教師要在這種問題上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想法,大膽進行描述,從而讓學生不斷通過想象提高創新能力。
四、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
課堂教學是教師培養學生想象力和創新能力的主要陣地,但卻不是唯一的一個陣地,要想在語文教學中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單單只靠課堂上的教學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教師應該積極開展一些有利于學生發散思維的課外實踐活動。課外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但又不像課堂教學一樣固守一定的模式,課外實踐活動的方式不是唯一的、固定的。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舉辦一些讀書報告會,關于學生自己喜歡的主題的演講活動,或者是一些辯論賽。辯論賽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一個很好的活動形式。通過辯論賽,學生可以大膽進行想象,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不斷探索,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我在語文教學中就經常會為學生創造一些這樣的課外實踐活動的機會,讓學生盡情發表自己的看法。
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中,我便給學生準備了一個班級內部的辯論會。辯論會的主題是:你喜歡林黛玉還是薛寶釵呢?學生對這個辯論很感興趣,于是在課下進行了各種材料的收集,對林黛玉和賈寶釵的人物性格與素養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辯論會上,每一個學生都大膽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辯論,在教學中打破了傳統的思維定式,啟發了學生的思維,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一定的幫助。
總之,我們作為一名一線的高中語文教師,要完成對學生們創新能力的培養,就需要不斷對教學方法和模式進行積極的探索,讓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最大限度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以上便是我提出的幾點關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希望能對廣大教師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秀強.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幾點見解[J].考試周刊,2011(46).
[2]黃榮.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J].科教創新導刊,201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