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涓
摘要:在新課改不斷深入下,高中歷史課堂的教學方式應該是多種多樣的,其目的是為了讓學生進行有效學習,提高學生學習效率。而每個學生之間都存在差異。高中歷史教學要著重培養學生們的個人核心素養。所以,高中歷史課堂教學既要積累課本知識又要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從而建立高效的課堂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歷史;高效課堂
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高中歷史涉及到了廣泛的知識。因此高中歷史考驗了學生們的記憶力以及思維邏輯能力。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傳統的歷史教學模式對于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方面有待提高。因此,高中歷史教學,將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貫穿到整體歷史教學全過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習興趣,從而有效地促進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發展。
1 核心素養教學的影響
1.1 核心素養教學對學生的影響
傳統的歷史教學,是教師總結好時間軸以及歷史大事件,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時間軸,對歷史事件進行死記硬背。在此過程中,高中生沒有自己的想法與思路,只是一味地死記硬背,沒有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學生是無法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而核心素養教學要求學生充分融入到歷史學習中去,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總結。例如,《辛亥革命》這一課,學生應自主去了解辛亥革命發生的事件背景,對當時社會造成了如何影響。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進行獨立思考和知識總結,也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印象,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1.2 核心素養教學對教師的影響
傳統歷史教學,教師起到一個總結的作用,教師把大事件按照時間順序,制作成時間軸,讓學生直接死記硬背。但每個學生之間存在差異性,一些基礎薄弱的學生,對于知識點把控不好,所以整體背誦速度會偏慢,導致班級出現兩極分化現象。核心素養教學,教師起到引導性作用,教師通過提出問題,對學生進行引導,在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中,加強對整體事件的印象,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2 建立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2.1 提高學生參與度
傳統歷史教學主要是對知識點的灌輸,為了考試成績進行題海戰術。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果不好。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核心素養。在上課過程中,教師不僅注重學生對歷史知識點的掌握,而且要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思維過程,掌握歷史學習方法。例如,在《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一課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收集圖片,通過網絡圖片,展示社會習俗的變遷。上課過程中,教師可以以播放小視頻的形式,對學生進行引導,吸引學生眼球,提高學生注意力。如此,促進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學生自己主動解決問題,分析問題。從而達到高效學習的目的。
2.2 營造良好學習環境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設計很重要。高中教師應該將教學內容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有機結合起來。設計有趣的課堂活動,提高課堂吸收率。教師應與學生多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歷史基礎,全面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針對個別同學設計不同的方案。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學習氛圍,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例如在《偉大的抗日戰爭》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形式將抗日戰爭展示給學生,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對抗日戰爭出現的原因和背景進行分析,對戰爭勝利的影響進行總結。這樣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共同探討研究,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更加科學,更加客觀的認識歷史,促進學生對歷史事件進行學習和探究。提升課堂質量,以及學生學習效率。
2.3 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單一的教學方法容易讓學生喪失興趣,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該結合課本知識以及本班學生特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保證高中學生對歷史的濃厚興趣,發揮最大的教學作用。例如,多媒體PPT教學。教師可以制作一些吸引學生目光的動畫,更加形象直觀的將歷史現場還原,使抽象的文字變得有畫面感,從而使學生感覺復雜的知識更加有趣簡單。同時學生可以在學習的同時更好地進行體驗和感悟,從而提升學生對歷史的空間觀念。也可以采取小組合作學習法,小組同學在討論問題時各抒己見,拓展學生的思維廣度,提升學生對歷史的分析能力與理解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例如,《百家爭鳴》一課中,教師首先告訴學生“百家”是哪幾家,讓學生對教學內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進行小組討論,各家的主要思想。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通過討論過程可以聽到其他同學的不同見解,開闊眼界,提高學習效率以及合作意識,促進高中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提升。
3 結語
總之,高中教師應緊跟新課改的步伐,保持以學生為本的初心,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不斷提升高中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水平,促進學生歷史核心素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穆學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的構建[J]. 新課程研究:下旬,2018(03).
[2]呂棟山,錢文華,黃東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歷史高效課堂建設的實踐和思考[J].中學歷史教學研究,2009(01).
(作者單位:四川省成都高新三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