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育不僅能給予學生知識,而且還能給予學生思想感情。教師可把情感教育加入到語文教學中,在語文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在教材中解析情感教育,并善于觀察學生情感變化,促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有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情感觀念。
關鍵詞:新課程;初中生;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26-0109-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6.100
情感教育在任何時候都占有重要地位,它體現的意義不同,它教會學生在面對問題時能用正確的情感來對待,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情感教育就是教學生如何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如悲傷、快樂、憤怒、傷心等心情,學會釋放自己、控制自己,更好地調節自己,合理運用自己的情感,使之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勞以及對事物有更好的情感表達、有思想的文化人。初中生有時會缺乏對情感的正確理解,無法正確地表達情感,這就需要教師去引導,要讓學生認知情感,控制情感,正確地表達情感。
(一)課堂上的情感導入
語文教學需要教師在課前備好今天所教課程,在教學基礎上融入情感教育,將學生引入教材中,通過教師語言深情描述,讓學生感受教材中的情感,想象這種情感如何去表達,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和想象能力;還可以通過情感導入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教材;可以讓學生互動討論,使學生深刻地理解教材中的情感,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參與學習活動體會情感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些同學會感到不自信,教師可以舉辦朗讀比賽,讓同學們上臺大聲朗讀,增加自信,活躍學習氣氛。還可以舉辦征文比賽,讓同學們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開展語文課外活動,不但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其思維更加活躍,還能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語文教材中涉及很多情感內容。如朱自清先生的文章《背影》,文中有一段話寫到父親當時的穿著打扮,用簡單的文字塑造了父親的形象,寫出了作者對父親的不舍之情。作者在文中描寫了父親為他買橘子時的身體動作,肥胖的身體顯出那么努力的樣子。在作者的這段描寫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當時是非常傷心的,通過作者這段描寫也能看出父親對兒子那種深深的愛,那種藏在心里的愛,我們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內心波動是很大的,作者感覺父親真的老了,不是當年那個牽著自己的手特別高大的父親,表達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以及對時光飛速流逝的無奈之情。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用樸實的話語打動著每個讀者的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寫一篇讀后感,學生會通過文章表達出的情感聯想到自己的父親,情感自然地就會釋放出來。
我們在讀余光中《鄉愁》的時候,注意到它是分為四個階段抒寫的,作者先從小時候寫到與母親的分離,再到長大后寫到自己與妻子不得不分離,又到后來寫到與母親的隔世分離,最后寫到自己與大陸分離,這四個階段,作者分別用四個不同的事物表達,郵票傳遞著小時候與母親的書信往來、船票體現著與妻子的分離、墳墓代表著與母親隔世分離、而海峽代表著與大陸分開,由此從思鄉之情上升至思陸之情,文章按照從小變大的順序展開描寫。詩詞最后描寫了作者當時渴望回到大陸的心情,教師可以讓同學們大聲去朗誦這篇詩詞,去感受作者當時歷劫不滅的思鄉之情。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教育中,教師的教育方式不能太過于死板,死板的學習方法會使同學們厭惡學習、討厭學習。時常與學生們互動讓學生感覺到親切感,讓學生喜歡教師不是厭惡教師,不管是課堂上還是課堂下都能互相交流,這樣不但學生們喜歡上教師的課,而且也能更好地接受教師,有了更好的情感交流,同學們也能更好地去學習、去掌握課本內容。
(二)關注學生思想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學生的優缺點,指出學生的優缺點,用贊揚、鼓勵學生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教師可以多多交流觀察學生的情感思想變化,在學生心情較差時,詢問情況后給學生一些安慰,教師可以用一些幽默的話來拉近和學生的關系,可以更好地促進師生關系、更好地了解學生。對于學生的缺點可以換一種方式說出,直接提出可能會造成學生心理的負面作用,產生消極影響。教師可將自身經歷分享給學生,因具有真實性,學生能更好地接受,讓同學們也表達一下自己的經歷,描述自己的情感,這也是情感教育的一種方式。
總之,有了情感教育的加入,語文教學會更加的絢爛多彩,使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當今時代,社會所需要的人才不僅僅學習能力突出,還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信能力、自強能力。師生培養和諧關系,相互交流,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熱情,把情感教育帶到教學當中,對學生成長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1]劉玲玲.初中閱讀教學中的審美情感力培養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7.
[2]張生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J].學周刊,2017(9):68.
[3]蓋立倉.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探索[J].學周刊,2013(14):29.
[責任編輯 谷會巧]
作者簡介:曹浩奎(1972.5— ),男,漢族,甘肅秦安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