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帆
摘要:新時代,新氣象,各行各業自不會一成不變,都需要在創新中發展。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播音主持舊的一套體系制度早已不適合新時代發展的需求。從最基礎的訓練開始,到播音創新發展過程暴露出的問題,明確的說明了播音主持仍在不斷創新發展之中,同樣也可以看到創新過程存在的一系列問題。同樣播音主持也在傳播手段和方式上發生著變化,翻天覆地的變化也為播音主持帶來了更加便利的條件,以下就來談談播音主持創新主持中的現狀。
關鍵詞:播音主持;創新走勢;現狀
1 播音主持創新的現狀
1.1 還未形成科學、系統的播音主持理論
我國的播音主持理論體系,目前還處于不斷完善、提高與發展的階段。而隨著播音主持藝術的發展和現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文化的需求不斷增加,更需要一個科學、被社會認可的播音主持理論體系。這需要業內權威人士的共同探討與總結,更對每個從事播音主持行業的工作人員提出了大膽創新,全力奮進的要求,以適應文化市場的新要求及滿足群眾日益多樣化的文化需求。目前來看,我國播音主持日趨向科學、系統的理論方向邁進,相比傳統的播音主持已有很大改觀,但美中不足的便是所形成的的理論并不完善,仍需我們進一步完善發展,在創新過程中更進一步。
1.2 播音主持形式上仍需創新
網絡時代信息如潮涌般席卷整個互聯網,觀眾的選擇越來越多向多面,傳統的一整塊的媒體現在的分類更加具體細化。工作人員做節目時更要針對不同的觀眾采取合適的主持方法,畢竟,每個人性格方面差異較大,媒體不可能死板的僅用一種方法來應對所有的觀眾。可能有事一種主持方法對某些觀眾來說適合其意,取得的效果自然不言而喻,但同樣的方法對待另一批觀眾并不會同之前一樣效果明顯,顯然播音主持形式上必須加以創新,倘若只是停留在之前的經驗基礎上,必定不能持續發展,幾次過后便不會再得到人們的認同。
1.3 播音內容創新效果明顯
之前的主持或播音中,所使用的主持或播音的稿件通常情況下并不是由主持人自己所寫,而是提前寫好,主持者或播音員只需要按照稿件逐字逐句的記憶后說出便可。然而,當前大形勢下并不在需要只會“讀稿”的播音員或主持人,真正需要的是能夠隨機應變,迎合大眾的心理,在適當場合下要能夠帶動現場氛圍,不能只是一味的讀稿,面對突發情況要能夠帶動觀眾的熱情。這就要求主持人在掌握稿子的內容之后,能夠適當結合自己的觀點與想法進行表達,不要總是墨守成規,這樣才能得到觀眾的共鳴,帶來良好的收視效果。
2 播音主持未來發展的方向
媒體不斷更新、發展,時代不斷更新變化,但播音主持始終是信息的傳播者,位于主導地位。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多媒體的發展,播音主持工作這的職責逐漸被淡化,他們往往注重的是漂亮的外表,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播音主持的方向。新時期的播音主持仍需要深厚的文化積淀,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己所工作的領域,要涉及其他領域,針對不同的群體汲取大量的知識,能夠在有限的空間內極大可能的發揮自身的能力,同時加強自身綜合素質,掌握多項技能更有利于在新時代下發展。因而播音主持日后發展中所要遵循的第一要務仍是創新,不論什么時候,創新都是核心,不僅僅是時代科技在進步發展,播音主持也要能夠推陳出新,變化形式,才能在時代浪潮下不被淘汰。媒體市場日新月異,個節目相互競爭、相互超越,廣播主持人承擔著傳播節目文化的重任,自然不會輕松。而播音員、主持人也面臨著來自虛擬主持人的激烈競爭,在這樣的環境下,唯有重視創新,不斷的進行發展創新,才能夠在日趨競爭激烈的播音主持市場站穩腳跟,若想不被時代所淘汰,那便勇于創新,緊跟時代步伐。
現如今,各個領域對創新的要求日趨嚴格,播音員和主持人作為節目的代言人,時刻保持創新意識是適應時代變化的必然要求,創新之余,經驗也彌足珍貴,如何在工作中切實提高節目質量,每個從事播音的工作這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其實這個困擾多數播音主持工作者的問題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難。實際中的經驗積累,為播音工作者所必須的,沒有多次的親身體驗,就不可能做的盡善盡美,再者,擁有創新意識同樣重要,現實中的播音主持創新已有進步,只是在目前形勢下仍顯不足,我們所需做的便是保持創新意識,加大創新力度,即使在這方面小有成就,也不能因此而停步不前,創新是一個需要保持的漫長過程,不是朝夕即可,堅持下去才能真正有所作為。
當今社會發展日趨加快、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同時也帶動著文化藝術的不斷更新,這些都給播音主持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雖然我國目前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已經為之提高了創新意識,但我們仍要在此基礎上再加強調創新的重要新。工作理論、工作形式都需創新,播音員和主持人都要盡職盡責,為適應社會的進步、受眾的需求,努力工作、不斷創新,用創新理念為節目代言。
參考文獻:
[1] 壽文華.電視體育節目主持人專業化的思考[J].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06(06).
[2] 孫正平.淺談電視體育競賽直播節目的主持藝術[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9(12).
(作者單位:南昌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