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忠
【摘 要】初中生物教學的作用在于讓學生認識自然,了解我們所生活的環境和自然界中所存在的生物。在此階段,社會各界對人才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發生了改變,我們對學生的培養方式也要隨之發生變化。發展學生的多元化思考思維視角,增強學生的能力和見識,如此才是新課改教學背景下初中生物教學的主要目標。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也嘗試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來激發和促進學生在生物學習上的積極性,進而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生物;多元化視角;教學方式
從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學現狀來看,大多數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初中生物屬于自然科學的類別,但是它不同于小學的自然科學,在內容上更加偏向一些理論性和抽象性,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一定影響,導致了學生對這一學科不感興趣,或者無法精準的理解。為此,我們要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效的開展生物教學活動,激發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熱情,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小組合作學習下的初中生物教學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的方式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行為,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學習也是促進生物教學有效的模式之一。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在實施過程中,首先要轉變師生的角色狀態,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以教師為主體的形式,要凸顯出學生自身的主體地位,其次教師在教學上要做的重要內容就是引導學生自主的參與課堂討論和學習活動,調動學生對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中課堂環境和氛圍變得輕松,學生的心理壓力減小,對生物的興趣也隨之提升,隨之而來的便是學生變得好學、樂學,學生的潛能也能更好的被激發,再借助于組內合作分工協作、組外良性競爭學習等方式,讓學生的生物整體水平都得以發展。
例如,在進行“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這一實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實驗,有的學生負責操作、有的學生負責記錄,還有的學生負責觀察,然后大家一起討論出植物細胞的特征,接下來教師提出相關問題,并讓小組對上述的問題進行討論,之后各小組根據自己的討論結果進行交流和辯論。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下變得積極主動,生物課堂的氛圍也變得活躍起來,他們在這種狀態下輕松愉快地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創設學習情境下的初中生物教學
生物是一門科學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小學階段中我們所接觸到的社會科學等課程都是比較直接、形象的,但是初中階段的生物卻是比較抽象、簡約的,課本上的許多內容都是學生難以理解和消化的。針對于此,我們可以創設生物教學的情境,為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思考空間,將課本上抽像的內容用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將這些內容變得更加的形象具體,活躍學生的思維認識,促進學生理性的思考,讓學生在初中生物課堂上更加自由的學習和成長。
例如,在學習“人類的起源與進化”一節內容時,教師要摒棄傳統的知識講解方式,要換一種更加有趣的方式來與學生探討和交流關于“人類”的事情,為此教師可以展開如下的故事情境鋪設:有一天,女媧因為環境污染太嚴重,對地球上的事物愈加不滿意,于是便施了法術讓地球上的時間回到了一千萬年以前,這時候地球上還是原始森林、奇草異木、珍奇野獸,女媧感覺很滿意,于是她對地球上的動物們說:你們還有什么愿望需要實現嗎?動物們齊聲說:請將猴子滅絕吧!講完故事后,教師提出問題:為什么動物們都希望猴子消失?學生們被教師的故事所吸引,在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們也產生了疑惑,隨之開始激烈地討論起來。教師通過這種故事情境創設的方式來讓學生了解人類生命的起源和進化,讓學生自主的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
三、多元教學評價下的初中生物教學
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評價也是課堂活動的重要環節之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是以考試分數論定的形式,這種方式缺乏新意,單調片面,對于學生的生物學習并沒有多大的作用。并且傳統的評價形式還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壓力,在緊張的情緒下對生物的學習失去興趣,從而厭倦生物課堂。為此,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我們要開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多方位、多角度的來認識和評價學生,以評促學,提升生物教學效率。
例如,在學習“人與環境”一章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就學校周圍的環境進行調查和分析,發現其中的問題,并通過查詢資料、咨詢他人等方式來提出解決的方案。在此次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就可以從多方面來體現,像學生在調查中的認真細致程度、生物基礎知識水平、分析問題的思維思考方式、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發現問題的能力、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他人協作的精神等,而不是僅從學生最終提交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案來斷定學生學習的優劣。多元化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充分的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提升自我,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激勵和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何小峰.提高初中生物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探討[J].科普童話,2019(05):11
[2]阿依木·海拉提.基于合作教學模式下初中生物課程的教學對策[J].新課程(中),2019(01):166
(廣東省博羅縣龍華鎮龍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