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生麗
【摘要】幼兒時期的兒童正處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通過多種教學手段促使幼兒有效的學習語言,能夠為后續孩子們的學習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巧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通過制定有效的活動目標、創設優質的語言活動情境、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和多元化活動評價開展切實有效的活動教學,為幼兒構建高效的活動課堂,以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我們在實際的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要有目的、有組織地對幼兒開展語言教育,有效提高幼兒的語言運用能力、增強幼兒的交流能力,促進其全面發展。
【關鍵詞】幼兒園 語言教學 教學手段 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05-02
幼兒園教育的對象是學齡前兒童,他們的年齡小,但是興趣廣泛,他們的思維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對比較抽象的事物還很難大量接受,而信息技術具有集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的多種信息功能,它能向幼兒提供多種刺激,以生動直觀、形象逼真的方式向幼兒呈現知識,能引起幼兒的注意力,引發幼兒的好奇心,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幼兒處于驚奇、探索的學習氛圍中,既可激活幼兒的思維,又有利于發揮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根據信息技術的這一優勢,在教學中我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圖像直觀、色彩鮮明、動靜結合、形象生動的特點,巧妙地將信息技術運用于幼兒園的語言教學活動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筆者基于自身教學經驗,從語言教學活動的五個方面探究如何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促進幼兒語言教學的有效實施。
一、巧用現代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在幼兒園語言活動中,多媒體課件鮮艷生動的圖像、動靜結合的畫面、悠揚悅耳的音樂,能喚起幼兒高漲的學習興趣。多媒體課件不僅讓幼兒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喚起了他們的求知欲望和學習熱情。
例如:在教大班語言《小蝌蚪找媽媽》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節;先出示一個小蝌蚪在水里游的畫面,讓小朋友說說這是什么動物?它要去干什么?然后鼓勵小朋友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孩子們興趣很高,有的說:“它要去找小伙伴玩。”有的說:“它要去找媽媽?!庇械恼f:“它要去上幼兒園?!苯又處煶鍪菊n文第一幅畫面,播放課文內容,孩子們知道了小蝌蚪要找媽媽。隨著一幅幅畫面的展示,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很輕松地學懂了故事內容。最后,老師播放《小蝌蚪找媽媽》的音樂,老師和孩子們創編動作跳起了舞蹈??梢?,為幼兒創設最佳學習情境,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主動性,使幼兒在生動活潑的氛圍中愉快地學習是信息技術的一大優勢。
二、樹立兒童為本的教育觀,制定有效的活動目標
在幼兒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在教學中認為幼兒的自主能力較差,所以在活動教學中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課堂缺乏民主性,導致幼兒的參與熱情不高,語言能力得不到發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能夠確立以兒童發展為本的教育觀,相信幼兒,確立幼兒的主體地位,在設立活動目標時要能夠以幼兒為主體,制定有效的目標。
比如,在《小超市》的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的特點和具體活動內容設定了如下目標:首先,讓幼兒能夠用普通話對超市的物品進行簡單的描述,養成幼兒講普通話的習慣,引導幼兒主動表達;其次,讓幼兒能養成認真傾聽他人說話的好習慣,努力了解他人所述事情并準確轉達。同時,在整個活動交談中要能夠態度大方,有禮貌,有表達的自信心。這樣,在授課教學時,一步步引導幼兒克服羞于表達的困難,敢于對自己“所賣的產品”進行宣傳,詞語貧乏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其心理特點提供新詞給予幫助,幫助幼兒勇敢表達。同時教師還可以教育幼兒要一禮貌,待人接物的好習慣從小就要養成。教育幼兒購物要排隊,遵守公共秩序,不能插隊。
三、創設優質語言活動情境,營造語言發展的氛圍
教師的教學方式決定著幼兒的學習方式,幼兒園教師在教學中要給幼兒營造一個自由、平等、和諧的活動氛圍,創新多種情境形式充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以滲透有效的語言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充分抓住幼兒園一日生活的教學契機,恰當創設良好的語言活動情境,并在情境中穿插語言教學[1]。
比如:我在教學《秋天來了》一課,播放了一段展現農家果園收獲的視頻影像,讓孩子們欣賞,絢麗的色彩,美麗的果園,以及優美的音樂,給學生的視覺、聽覺以美的享受,使課堂教學進入輕松、愉悅的氛圍,這樣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于是探究新知識奧秘的心情油然而生,他們帶著強烈地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完成教學目標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達到了“課伊始,趣即生”的良好教學效果。如此直觀的畫面成功地感染了幼兒,收到了很好的視覺效果,在此后的操作活動中,幼兒依然保持很高的興趣。
又如,在手工課上,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針對自己的手工作品開展語言練習,說一說自己的手工是怎么一步步完成的?在這個手工制作過程中,學到了什么?這樣,在活動情境中營造良好的氛圍讓幼兒敢說、多說,提升幼兒的語言教學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提高幼兒語感能力
隨著現代化教學手段在各個階段教學中的深入發展,多媒體技術輔助在對幼兒語言能力的提升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幼兒語言教育中多媒體技術,可以將兒歌、故事和古詩等配上生動的音樂或動態的動畫,使得教學過程充滿童趣,在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挖掘幼兒的語言天賦,在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中促進幼兒語感能力提升。
比如,在教學《假如我有一雙翅膀》的活動演講時,由于大班孩子的語言表達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為了更加優化其語言創造力,我在教學時通過多媒體播放了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等景色,并配以相應的背景音樂,促使幼兒能夠展開豐富的聯想,教師還可以在幼兒聯想時用問題引導,充分活躍起思維,激發他們的表達欲望。又如,在讓幼兒概括四季特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營造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幼兒在多媒體一年四季中的景色展現中發揮想象力,增強其語感能力。
五、進行多元化活動評價,激勵幼兒勇敢表達自我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進行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能有效激勵幼兒勇敢表達自我,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自信心。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和發展特點,用發展的眼光關注幼兒的進步,及時給幼兒提供具有價值性的幫助,促進幼兒語言能力提升。
比如,當內向的幼兒敢于回答問題時,可能會存在緊張的情緒,這時候教師要能夠鼓勵幼兒,及時表揚和積極回應,通過表揚和夸獎激勵幼兒敢于突破自我。針對踴躍參與和發表自己見解的幼兒,除了教師給出評價,在有效的綜合評價過程中,激勵幼兒朝著多樣化發展。教師平時可以多設計些游戲活動,讓孩子們積極主動參與,在游戲活動過程中與幼兒展開交流,多引導那些不愛說話的孩子,讓他們慢慢地融入集體當中,樂于和人交流,老師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讓他們去掉自卑感,樹立自信心[2]。幼兒只有信其師,才會信其道。
綜上所述,幼兒語言教學是直接影響幼兒語言溝通表達和其語言天賦發展的關鍵的教學工作。教師在實踐教學中要能夠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根據具體活動內容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開展語言教學,在語言情境氛圍的熏染下利用多媒體輔助提升幼兒語感能力,加強多元化評價關注幼兒身心發展,在幼兒自信心的增強中不斷實現其語言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華.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探究[J].成才之路,2017(35):47.
[2]莊琴.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芻議[J].學周刊,2017(36):174-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