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活動在幼兒教育中是綜合理論與實踐的專業課程,對于培養幼兒各方面能力有著積極作用,能夠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本文將通過探究美術活動對幼兒身心發展的意義,提高相關教職人員在該方面的重視程度,為幼兒今后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美術教育;美術活動;釋放情緒
一、引言
美術包含多種多樣的色彩和各種事物的不同形狀,而幼兒往往是根據事物的這些特征進行思維活動,并且很容易激起其好奇心,這就為美術教育活動提供了切入點。通過美術活動,幼兒能夠有更多的機會感受不同的事物,幫助他們感受和了解身邊的生活,并且有助于其身心發展。
二、提高想象力與觀察力
幼兒的繪畫常常被看作涂鴉,很多成人看不懂他們畫的是什么,但是這樣才符合幼兒的特點。以他們的角度來理解就會知道,可能在幼兒心中幾條粗線條就代表著一棵大樹。我們難以理解他們的圖畫也僅僅是由于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已。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活動中,要以幼兒的視角觀察和指導。例如,當進行太陽的畫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將其基本特點與畫法傳授后,就讓幼兒自行觀察太陽并畫出來,對幼兒畫出的任何形態都要理解和接受,傾聽他們的想法,鼓勵他們發揮想象力。事實上,幼兒的畫法并不難理解。在遠古時代,先人創造的甲骨文與現在幼兒的涂鴉十分相似,幼兒在畫畫時,同樣是通過這樣的方式,將他們頭腦中對事物的理解和記憶以涂鴉的形式表現出來。成人眼中的事物都是一成不變的,但在幼兒的眼中,太陽會笑、小狗會跳舞、云朵會唱歌,這些都是他們想象力的發揮。因此,美術活動能夠幫助幼兒鍛煉其觀察力與想象力,教師在帶領幼兒進行美術活動時要注重培養。
三、有助于幼兒釋放情緒
美術活動也能夠幫助幼兒釋放情緒,幼兒畫出的作品常常能夠反映他們的情緒。著名教育學家迪斯特說過:“畫一小時的圖畫能夠獲得的東西,比看九小時的東西收獲得多”。這也成為很多心理學家在為病人診治時讓其畫畫的主要根據。在兒童心理學中同樣被引用,主要方法是依據他們畫的畫來分析心理疾病。例如,美國某心理咨詢師讓一個患有抑郁癥的男孩畫畫,通過其畫出的房屋、云朵、車子等事物,通過分析這些事物被畫出的特點,迅速幫助他找到患病根源,并且有針對性的對其展開治療,幫助男孩打開心結。經過一段時間的心理疏導工作,男孩逐漸康復起來。通過繪畫能夠發現很多問題,幼兒容易將自己的不同情緒呈現在繪畫中,因為在他們語言能力發育完成之前,通常運用手腦結合的繪畫,所以每一幅都能夠反映幼兒內心真實想法。比如畫面線條生硬表示其心情不佳,而如果線條柔和豐富,則反映出幼兒心情很好。教師在美術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善于利于畫作讀懂他們的內心情緒,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指導。
四、促進幼兒大腦活動
美術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幼兒大腦的活動,鍛煉其思維能力。通常,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助于開發左大腦,幼兒在畫畫的時候也會思考所畫事物的畫法,同時控制雙手握筆,這些都能夠幫助開發大腦。繪畫時,幼兒在進行色彩的選擇、事物的形狀時都會進行一些思考,無形中逐漸培養了認知判斷能力,對右腦的開發也很有幫助。因此,美術活動能夠讓幼兒同時鍛煉左右腦。正常情況下,三歲以下的幼兒是涂鴉,四歲以后便逐漸能夠根據自己的思維畫畫,并不斷創新。通過實踐可以發現,幼兒美術活動對其創造力、想象力的塑造十分重要。例如,教師在課堂上讓他們作一幅游泳的畫,幼兒便會開始回憶起曾經游泳時的一些情景,比如當時自己穿的泳衣、泳池周邊的事物、以及游泳帶來的感受等。在幼兒回憶這些的過程中,需要發揮其記憶力,通過記憶才能將當時的場景回憶出來。而在其作畫時,根據當時對游泳周邊事物的不同感受,可能改變不喜歡事物的顏色及形態,這時就運用到想象力。
五、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幼兒個性品質,指的是幼兒比較平和狀態下的心理特征,具體包括興趣、喜好、性格等等,在一定的條件作用下,逐漸形成與發展而來。而美術教育活動的開展,有利于促進幼兒早期個性心理品質的培養和提高。由于美術教育屬于藝術教育,能夠給人帶來天然的愉悅感,陶冶情操。在幼兒繪畫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能夠體驗到積極與幸福的情感,使其對學習產生愉悅之感,有利于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對于今后的學習有著積極的作用,并且能夠養成良好的性格以及平穩的心態。同時在美術活動過程中,美術繪畫材料的多樣形態,能夠幫助幼兒提升驚喜感和向往,鍛煉他們學習繪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教師在進行美術指導時,通過向他們展示千姿百態的繪畫參考物,吸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他們感受藝術品的美好,并在其繪畫時引導他們慢下來畫,更好的感受美術作品能夠帶來的愉悅感和幸福感,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良好心態。另外,在繪畫時,幼兒能夠在紙上宣泄情緒,使心態的平衡與健康得到保障。
六、結論
綜上所述,美術活動的開展能夠促進幼兒身心發展,在此過程中,幼兒通過繪畫,能夠促進感受力、想象力與記憶力的培養,鍛煉大腦思維能力,并養成良好的個性品質,對其今后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相關教育工作者要重視美術活動的開展,為國家人才建設提供力量與支持。
參考文獻
[1]胡蝶.幼兒園集體繪畫教學活動現狀的調查研究[D].長江大學,2018.
[2]聶海霞.幼兒繪畫教育要從“心”開始[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48.
作者簡介
陳敏(1985.01—),性別:女;民族:漢族;籍貫:湖北省武漢;學歷:本科;現有職稱:二級教師;研究方向:幼兒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