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虎
【摘要】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實踐中,我們注重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文明素養、加強法治教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課程育人、開展道德實踐活動、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關鍵詞】新時期 德育工作 有效策略
【課題】本文為2018年度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課題立項號:GS[2018]GHB1492)“新時期中小學‘立德樹人實踐策略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055-02
我們積極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總結推廣新舉措、好方法,探索出了一些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為此,我們充分利用學校現有陣地和載體,采取多種形式,全面、準確、生動、直觀地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教育內容融入升國旗儀式、入團入隊儀式和主題班隊會活動中,二是在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中,建設體現核心價值觀的景觀和建筑小品,突出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教學活動中,我們大力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弘揚,讓學生汲取其道德精髓和思想精華,理解中華文化的價值理念和獨特魅力,增強青少年文化自信和價值觀自信。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推進中華經典誦讀工作,營造“學經典、誦經典、愛經典”的良好氛圍。常態化組織開展“書香校園·中化經典詩文誦讀”等活動,引導廣大中小學生在經典作品的滋養中了解中華文明,增強民族意識,養成行為規范,提高文明素質。2018年我們選送的《誦讀經典、唱響中國夢》獲全縣第三屆經典通讀大賽二等獎。
三、培育文明素養
結合我縣文明城市建設,我們大力開展文明校園創建活動,加強中小學生社會道德、家庭美德、個性德育等教育,健全學生的人格,培養學生的道德修養。加強中小學生行為習慣和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教育學生言談有禮、舉止有度、待人有誠、行事有信。要求班主任和課任教師指導學生上好每一堂課,完成好每一次作業,從身邊小事做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積極開展生態文明教育,按照國家規定,將生態環境保護教育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普及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培養學生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推進綠色校園建設。開展“爭做環保小衛士”、“傳遞低碳生活理念,提高環保意識”、“支持環保我有我的主張”等主題校會、班隊會,引導學生珍惜資源,養成勤儉節約、艱苦樸素、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
四、加強法治教育
我們將法治教育納入學校總體教育計劃,教材、師資、課時、經費四落實。按照《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進一步加強憲法的宣傳教育,組織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教育活動,邀請司法部門專業人員進校園開展法制知識講座,組織中小學生進行普法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培養中小學生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識和行為。
五、重視心理健康教育
幾年來,我們積極嘗試建立和完善中小學生心理危機識別與干預制度,完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熱線的運行機制,建立青少年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平臺。按規定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對青少年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預。教學活動中加強生命意識教育,強化“挫折教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困難、對待挫折、珍愛生命。
六、注重課程育人
我們把“立德樹人”理念貫穿于教育全過程,融入學科教學,結合到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強化全科德育理念,挖掘每一門課程的德育內容,明確每一門課程的德育要求,開發每一門課程的德育功能,注重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目標的落實。開發校本課程,深入挖掘本地歷史文化、鄉土風俗人情等教育資源,大力宣傳弘揚地方鄉賢文化。
七、開展道德實踐活動
我們以體驗教育為基本途徑,組織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道德實踐活動。把握關鍵節點和重大節慶日,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在清明節期間開展祭掃革命先烈活動;“六一”國際兒童節期間開展“學習雷鋒、做美德少年”活動;在“七一”建黨節期間開展“童心向黨”歌詠活動;在國慶節期間開展“向國旗敬禮”活動和慶國慶文藝演出。組織開展生態環保、公益志愿服務等富有思想道德內涵的節假日學生活動。每學期評選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和優秀少先隊員等,為青少年樹立身邊的榜樣。
八、完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在德育工作中,我們充分發揮“評價”在德育工作中的導向作用,構建科學的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形成實施素質教育的長效機制。我們結合《學生成長記錄評價手冊》,完善對中小學生品德與習慣、運動與健康、審美與藝術、創新與實踐等素養的評定,建立規范的中小學生綜合素質評定檔案,關注全體學生全面素質的培養。德育評價工作注重關注關鍵的“小事”,突出重“日常”、重“細節”、可感可知可踐行,建立了分級評價機制,即學校評價班級或年級,班主任評價學生。每月作為一個時間段,分年級或班級確定細小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德育主題,圍繞主題設計開展活動,堅持抓養成教育。每月結束后要分班總結,學校對班級或年級進行評價,班主任對每個學生進行評價,為表現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引導學生改變行為或習慣,將德育工作落細落小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