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慧平
【摘要】深度學習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加強學生交流學習及創(chuàng)設情境課堂,以此提高學生思考能力,促進學生知識理解,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本文通過對深度學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方案做出論述,希望能對廣大初中數學教育者有所幫助。
【關鍵詞】深度學習 初中數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1-0132-02
引言
初中數學教學可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及理解能力,但在實際教學中,達到的教學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因此教師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深度學習,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案。
一、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學生思考能力
根據我國教育機構推行的新課改要求,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因此深度學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可充分鍛煉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開展深度學習教學時,教師首先應樹立新型的教學觀念,打破傳統(tǒng)觀念束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以此提升學生對課堂活動的參與度,活躍課堂氛圍。初中數學教學可充分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思考能力、理解能力及空間想象能力,對學生個人能力培養(yǎng)起著積極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發(fā)揮初中數學教學的教學價值,在深度學習下,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在深度學習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主完成教學任務,通過數學知識的探尋,可有效提高學生的思考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與學習。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與認知能力,設計相應難度的數學教學問題,讓學生對問題進行自主思考與探尋,以此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提升教學質量。我認為從教師角度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需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提高教師語言的表達能力。
教師風趣幽默的語言,能贏得學生的喜愛、信賴和敬佩,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2.注重教師的情感教育。
教師滿懷熱情,用自己的熱情去感染學生,讓學生跟隨你的熱情,主動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自然也就調動了學生學習主動性,提高了學生的思考能力。
3.提升教師的業(yè)務素質。
教師的業(yè)務水平是圓滿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知識淵博的教師是學生的榜樣形象,無形中的愛慕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二、加強學生交流,促進學生知識理解
數學教學可充分鍛煉學生思維的靈活能力與應變能力,對學生潛在知識可進行深度挖掘。但在實際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對知識學習一直處于被動狀態(tài),對課堂的參與積極性較差,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沉悶、枯燥,不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教師教學。因此教師應注重課堂教學氛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活躍課堂氛圍,提升教學質量。深度學習下的初中數學教學,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需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學內容與形式,增添教學情趣,以此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學課堂中。在深度學習下開展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可設計小組合作教學環(huán)節(jié),將教學任務下發(fā)到各個小組,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與交流來完成教學任務,可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加深對數學知識的記憶,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系統(tǒng)。良好的交流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增加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因此教師應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以此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在小組交流中,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交流品質,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一要善于傾聽,培養(yǎng)學生專心傾聽別人發(fā)言的習慣,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作出判斷,善于在別人的見解上完善自己的見解;
二要敢于表達,培養(yǎng)學生敢說的勇氣,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條理清楚,語言完整、精練,且重點突出。
三要善于交流,在交流中要尊重別人,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修改和補充自己原來的想法。為學生營造一個生動、愉悅的小組交流氛圍,促進深度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展。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深度學習下初中數學教學更注重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應用,因此教師應充分鍛煉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通過現(xiàn)有教學資源不斷豐富課堂內容,創(chuàng)設相應的問題情境課堂,以此使學生可熟練掌握數學知識。知識的運用能力可清晰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為使學生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需不斷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問題情境課堂的創(chuàng)設,可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反應能力與對知識的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深度理解與掌握,十分具有教學實踐價值。在開展問題情境課堂創(chuàng)設之前,教師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教學資源,并結合學生學習情況與認知情況,設計相應的問題情境課堂內容。其次,在開展問題情境課堂時,教師應充分觀察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與教學反應,以便于進行下一步的教學調整與規(guī)范,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深度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順利開展。最后,教師可根據學生在問題情境中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對學生開展具體化教學。問題創(chuàng)設時,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1.創(chuàng)設懸念式的問題情境,誘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說問題是探索的材料,那么懸念便是促使探索的動力與“調味劑”。教師不但要提出可供學生思考的問題,更應該在每節(jié)課的開始創(chuàng)設懸念情境,設置教學內容和學生內在需要的“不平衡”,激發(fā)學生主動探究的興趣。
2.創(chuàng)設應用性問題情境,使抽象問題具體化。
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常常使學生誤認為數學是脫離實際的,其嚴謹的邏輯形式使學生縮手縮腳,其應用的廣泛性更使學生覺得高深莫測,望而生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數學與實際問題的聯(lián)系來創(chuàng)設應用性問題情境,把抽象問題具體化。
3.創(chuàng)設趣味性問題情境,引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在教學中,設計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多為學生提供一些數學史、數學家的故事或其他有趣的知識,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4.創(chuàng)設開放性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考。
開放性問題通常是改變結構,改變設問方式,增強問題的探索性以及思維的深刻性的問題,數學開放性問題的教學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合作的機會,為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問題課堂的創(chuàng)設,對于學生來說,可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靈活運用;對于教師來說,可豐富數學教學色彩,增減數學教學情趣,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使教師可充分了解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四、總結
總而言之,深度學習下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更符合當下時代的發(fā)展需要,有助于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有效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學習及掌握,十分具有教學實踐價值。
參考文獻:
[1]林祥華.關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促進深度學習的探討[J].福建教育,2017(11):14-16.
[2]譚必鐘.基于深度學習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探討[J].考試周刊,2017(89):108.
[3]顧俊華.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J].教育教學論壇,2013(47):195-196.
[4]劉旭.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自學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