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欣
◆摘 要:新課標指出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進行動手實踐與自主探索以及合作交流,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學習的過程應為具有創造性的、活潑個性的和主動的.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加強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使他們逐漸對學習數學知識產生興趣.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運用知識去學習更多的知識.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階段的數學在教學目標上有所轉變,教師開始關注學生學習態度和學習能力培養,以培養學生學習自主性為主要教學目標.通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索學習能力的基礎上,以自我探索教學為目標實現數學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性;自主學習;策略
1引言
隨著小學數學的新課程的改革,作為數學老師想要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一定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做題策略,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
2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性
2.1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
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運用有趣的和有價值的問題,讓學生可以自主地愿意學習,激發學生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可以這樣設計問題:“我們班里很多學生都已經過了9個生日,只有小明過了兩個生日,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為什么嗎?”這個問題具有特別強的疑問性,能夠激發學生愿意解題的心理,提高了學生愿意參與和探究的興趣。
2.2采用直觀教學,讓學生加深記憶
總體來說,形象思維是小學生的主要思維能力,這個和數學的抽象思維是產生矛盾的。因為如此,在數學的教學中,教師一定要加強直觀性地教學,通過語言描述、模型操作、實物演示、圖片展示等這樣的方式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抽象思維方面得到了彌補,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形成有了一定的感知,繼而深刻掌握數學的概念,可以有靈活性地運用數學知識。
3給學生提供探索和思考的機會,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性
3.1運用一定的精力去設計具有探究性的習題和例題
教師要花費一定的精力去設計探究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實踐來形成對知識的掌握過程,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教學“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實物向同學們展示,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建立周長概念。接下來創造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用問題來引導學生,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讓學生自己實踐操作擺出正方形,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鞏固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可以有很深刻的印象。這種實踐操作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操作的平臺,有效率地幫助學生養成實踐能力。
3.2給學生一定的思考的創新的時間
教師一定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想法,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去思考,使學生可以在寬闊的思維的海洋里遨游,使學生充分發揮各自的潛能。因為這樣,教師在提一些問題之后,一定要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可以使學生發揮充足的想象能力,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思考、討論,可以得到最后的結果。特別是思維性比較強的問題,必須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來思考,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解題思路也就更加明朗了,他們才可以很熟練地運用數學知識來達到更高的學習效率。
4傳統的作業形式要做出一些改變,讓學生提高自主學習性
課內教學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素養有一些局限性,課外的時間最好也要很好地利用起來,讓學生有一些轉變,可以從課本轉向課外,可以使學生的眼界開闊,讓學生有一個更寬廣的學習空間,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生活實際,讓學生用已經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例如,讓學生親自動手測量一下綠豆的單位質量,接下來計算一下一千克的綠豆有多少粒等。根據學生的表現,教師給與該有的表揚,鼓勵學生繼續努力。然后要求學生隨時隨地對自我進行評價。例如,在生活上遇到什么困難,同時又收獲了什么,自己的目標有哪些,自己的計劃又有哪些,應該朝著目標怎樣去努力等。一定要運用學生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幫助減去作業的負擔,激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使自主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可以有一個豐碩的教學成果。
5結束語
總體來說,想要讓學生自主學習,課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師要用心研究教材,努力找出高質量的自主教學方法,使自主教學的過程得到優化,才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老師和同學之間營造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繼而學生可以快樂地學習,自主高效率的課堂也最終可以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季國花.小學數學自主性學習的策略探究[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3(2):78.
[2]王亞先.關于小學數學學科自主性學習的探討[J].魅力中國,2019(4):183.
[3]韋晚霞.小學數學學習中開放性與自主性的培養[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4):607.
[4]彭夢霞.探析小學數學自主性學習教學策略[J].速讀(中旬),2018(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