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玉連
【摘要】數學作為一級學科,并且一直存在于學生的全部學習生涯中,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會對以后的數學學習產生直接影響。然而,由于小學生才剛剛開始學習生涯,具有復雜性、抽象性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讓小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小學生正處于一個活潑好動的年齡,小學數學課堂又比較乏味,單調,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難以專注地學習、聽課,因此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因此,對于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應該實現趣味化,下文將進行具體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 趣味化課堂 策略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62-02
一、小學數學課堂現狀
小學數學課堂現狀依舊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在教學的過程中直接將知識灌輸給學生,沒有考慮學生的接受成效。數學具有強烈的邏輯性,小學作為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小學生還沒有具備較強的邏輯性,因此面對教師“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學生不能較好的理解知識,對數學學習逐漸失去興趣。有一些小學還保留著傳統的教學觀念,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純的照本宣科,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進行教學,沒有認識到小學數學教學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夠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這個時期,教學的主要任務應該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推理論證能力等相關的學習能力,為以后的學習做好儲備,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培養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的策略方法
1.使課堂氛圍更加放松,讓學生能夠充分參與教學活動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可以通過利用現有資源創設情境,實現情景教學,讓學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學習到數學知識點,現代信息設備、教學工具等的應用也能夠讓小學數學課堂更加有趣。例如,在教學“圓形”這部分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來播放有關圓形的視頻動畫,將抽象的圖形知識直觀的展示出來,如果學校的設備沒有完善,可以通過教學工具來進行演示。教師可以利用圓規來繪畫圓形,還可以讓學生使用卡紙來制作一個圓形,這些教學手段都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學知識。而且讓學生親自動手制作,能夠讓學生好動的天性得到釋放,有助于學生集中注意力,并且通過親身體驗,學生能夠感受到“圓形具有無數條對稱軸”這一性質,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記憶知識點,并且進行鞏固和加深,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枯燥無趣的知識點,將其趣味化的呈現,這也是實現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的有效策略。
2.利用游戲來進行教學,實現教學課堂的趣味化
根據小學生貪玩好動、愛玩游戲的特性,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游戲來輔助教學。有機地結合數學課堂和游戲活動,在游戲中體現數學知識,讓學生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知識。例如,在進行“單位換算”的相關知識的學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來模擬商店,讓學生準備一些小物品并進行標價扮演老板,再讓一些學生扮演顧客進行購買,準備一些不同單位的“錢”,在這一買一賣的過程中,學生就能夠非常直接的體會到不同單位的人民幣的換算概念了,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加深記憶,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有趣,充分的展現了趣味化數學課堂的優點,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得到激發。
3.通過良好的師生互動,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是一個創新型的課堂轉變,因此教師必須要轉變教學觀念,學習新課改內容,并嚴格按照其大綱執行,要注重對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傳統的教學模式就是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沒有良好的互動,因此,現在要轉變為教師和學生之間通過良好的互動來實現合作學習。想要實現這樣的教學方式,就必須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在這個基礎下,學生真正的認可教師了,學生才會主動的去配合教學,并且參與到互動學習過程中。
4.通過角色扮演,讓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
由于數學只是過于抽象,導致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總是缺乏興趣,只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有趣,并且形象的讓學生進行感悟學習,才能夠使數學課堂效率更高。因此,在學習雞兔同籠類問題時,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可以讓學生分別扮演“雞”和“兔子”,然后進行不同數量的放置分組,讓學生來更好的感受到數學問題的趣味,也能夠發揮學生愛玩的天性,讓學生在一個歡樂的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雞兔同籠類問題的特點和知識。
總結
讓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讓學生不再厭倦數學課堂,能夠更好的、專注地去學習和感悟數學知識,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讓學生在一個趣味的環境中去學習解決數學問題的方法,提高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丁作艷.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18(34)
[2]王春穎.小學數學課堂趣味化教學法的運用.今古傳奇:文化評論, 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