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蓉
【摘要】許多家長和學校都沒有意識到學前教育的重要性,只是一味地認為孩子在幼兒時期只要健康地成長就可以了。但是從很多研究中來看,學前教育是幼兒時期的很重要的一個階段,只有正確積極的成長,才能讓孩子可以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關鍵詞】幼兒學習興趣 培養 途徑和方法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2-0174-02
1.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英國有個作家說過“播種,收獲習慣,習慣,性格,播種收獲命運”[1]。從這句名言中可以看出,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重要性。一般情況下,孩子的行為習慣最佳的形成階段就在幼兒時期,也就是在五六歲之間,因此在學前教育中必須重視孩子的行為習慣的培養。在學前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培養幼兒的一些形態和語言的行為習慣,讓孩子知道,坐有坐姿,站要有站姿。首先,學校的老師和家庭中的家長就必須要起到相應的帶頭作用,不能讓孩子學習到壞習慣。幼兒時期的孩子都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往往是看著周邊的人怎樣做,他們就會怎樣做,再次,就是語言行為能力的培養,在幼兒時期,孩子開始慢慢地學講話,要注意正確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培養幼兒的語言的思維能力,慢慢地讓孩子有自主的語言行為能力。幼兒前期的關鍵是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都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關鍵,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比獲得知識的能力更為重要的。另外,學前教育所涉及的工作內容有很多方面,我們需要繼續研究和探索,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
2.科學地進行智力開發
專家認為,智力是在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因素下所共同決定的。對于幼兒來說,后天因素有著更為重要的決定性意義,因為,人類大腦的形成往往是在幼兒階段完成的。老師可從以下方面來開發幼兒的智力:第一從身體形態出發,注重對幼兒的動作的鍛煉,訓練幼兒做一些有益于智力開發的動作;第二是在平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培養幼兒的觀察習慣,讓幼兒養成對周邊的事物進行仔細觀察的習慣;比如用一個三層式的書架,第一層放圖書,第二層放玩具,第三層放玩具等,讓幼兒先進行觀察,接著讓孩子們說,然后由老師來進行細致化的講解。第三是培養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語言是一個人在成長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幼兒時期就必須有效的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從而進一步的開發幼兒的智力。第四是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很多家長認為小孩子沒有自己的思維,都必須要依靠大人的引導,其實不是這樣的,四五歲的小孩子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在想問題時,有他自己的思想,所以在學前教育中,也不能忽略這一點,大人可以對其正確的引導。
3.給孩子營造真實發展的自由空間
3.1重視幼兒的自我發展空間
語文教育學家李吉林曾說過:“活動方案內容要與幼兒和幼兒園教育特點相適應”[2]。強調在平時的教學中,幼兒是課程中的主體,教學內容應該以幼兒的意識為轉移。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案例中,我們發現很多老師都是按照教材照本宣科,沒有考慮教材中的內容是否與生活與幼兒相符。因此,改變教育現狀的第一步是針對當前幼兒學習的現狀,設計出符合幼兒學習的教學方案。設計一系列與幼兒相關的活動,促進幼兒的真實成長。另外還可以借助家長和幼兒本身的智慧,讓家長積極關注幼兒的成長動態,時刻和老師和學校進行溝通,讓家長也參與到活動的設計中來,為幼兒園的活動方案設計注入新的血液。幼兒園的主體活動甄選要一切以幼兒的思想為中心,充分吸納“幼兒中心設計”這樣的教學理念。
3.2營造孩子真實發展的學習環境
在真實的學校環境中主要采用以幼兒自身為主的方法,將幼兒作為活動主體,然后通過學習比賽的方法,賽出情感真實,品質優秀,學習優異的孩子作為小組長,帶動其他幼兒一起積極參與到學習之中。另外,結合本幼兒園的現實情況,開展出不同班級,不同主體的孩子活動。在活動過程中,通過增加適宜的材料和有效的教學方法,做到吸引幼兒注意力的目的。最終,總結出適合本幼兒身心特點的活動教學策略,形成有本園特色的教學模式。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時,要注重幼兒自身的發展,善于發現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對其進行專業性的指導學習,這樣,才能慢慢地將幼兒身上的優點發揮為特長。幼兒教育看似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實質上是一件比較困難且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所以對此老師和家長都必須要多一點耐心,讓幼兒可以真正的將自己的愛好變為興趣進行長期的學習。
參考文獻:
[1]白燕梅.關于幼兒學習興趣的培訓途徑和方法的研究[J].祖國, 2016(14):250-250.
[2]王志娟.培養幼兒學習興趣方法與途徑的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 201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