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和發展,我國對小學數學的教育教學越來越重視。因此,很多教師也在尋找更多的有效的教學方法,其中利用生活情境的方式來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可以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引出數學知識,從而達到高效教學。本文就對通過利用生活情境的方法開展小學數學的教學做簡單的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生活情境;小學數學;研究
隨著教學方法的不斷改進和創新,小學數學的課堂教學也在不斷地發生改變,而生活情境的教學模式引起了很多教師的關注,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更加形象地引導學生去學習,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研究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有效的生活情境教學不僅能夠積極主動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讓學生從傳統的被動接受數學知識變為主動地去研究新知識,從而培養出自己的數學思維方式。
一、 利用生活情境展開小學數學教學的意義
(一) 使數學的學習變得更加直觀
小學學生尚未完全成熟,其推理能力和思維能力還不是很強。而小學數學的知識卻是需要學生擁有很高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去理解和分析,抽象化的數學內容不僅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到無助和吃力,而且還會讓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失去原有的樂趣。那么數學情境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的展開,就可以把抽象的數學具體化,把抽象的概念和推理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表現出來,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而且還能夠更加直觀地展現出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從而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
(二) 使學生對數學充滿興趣
對于小學生來說,數學的學習本來就是很枯燥無味的一門學科,教材中一些難懂的定義和概念很難引起學生去探索的欲望和興趣。很多小學的數學老師也一直在找一個可行有效的教學方法,讓枯燥的數學教學課堂變得有趣起來。通過不斷的研究和實踐,我們發現利用生活情境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的學生由于有極其顯著的年齡特征,對課堂上所講的內容不能做到完全集中,這種活潑好動的特點更加會導致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反感,但是如果老師可以很好地利用生活情境,把學生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有趣的事情和實物搬到課堂上去講,引導學生把注意力轉移到老師講的內容上來。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鍛煉學生在生活中探究數學。
二、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方法
(一) 生活情境的設計要語言生活化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適當地使用一些生活化的語言去為學生講解,可以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變得更加簡單和直觀化,通俗易懂的語言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去接受。小學數學本來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就是比較抽象難懂的,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難度也在隨之升高,所以老師一定要在數學的教學中通過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可以真正地弄明白一些定義和定理的真正來源和含義,學生只有把最開始的最基本的定義和定理真正弄懂之后,才不會對之后的學習感到吃力,甚至還能夠培養出自己獨有的數學思維能力。這種巧妙的生活化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有效地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比如老師在講解一些簡單的應用題的時候,就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來提問,比如:小明今天中午去肯德基吃飯,一個漢堡16元,一杯可樂8元,問小明總共花了多少錢?這樣的生活化的問題的提出,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并且通俗易懂。所以,老師要適當地改變自己的教學語言,盡量變得生活化,讓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 生活情境的設計要有層次性
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老師在設計一些具體的生活情境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注重問題的層次性,要從易到難去設計,一步步地增加問題的難度,做到循序漸進的引導,讓學生可以更加詳細地了解到老師所要講的內容。用簡單的問題引出新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可以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的學習中,集中注意力。然后再進一步的用相對較難的問題進行舉例說明和講解。比如老師在講到百分數這一節內容的時候,學生剛開始接觸的時候肯定會感到很陌生,不知道百分數究竟是個怎么樣的概念,所以難免會感覺相對困難一點,這時老師就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創設,讓學生通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對百分數有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比如:某周末的一天,小丁跟著爸爸媽媽去逛超市,正好趕上超市的很多商品都在搞活動,看到某洗衣液,其中一個牌子的洗衣液是買十瓶送一瓶,另外一瓶洗衣液是打九折,這兩種洗衣液的正價是一樣的價格,那么,現在這兩款洗衣液哪個相對來說更加便宜呢?這個問題拋出之后,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和分析,在這過程中老師再通過生活的語言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主地去計算和發現問題的結果。隨后,老師再引出百分數的本質內容,這樣的講解會讓學生清楚地明白定義的具體含義。然后再接著利用相對較難的生活情境對新內容的學習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練習。這種有層次的情景的設計,不僅能讓學生感到不是很吃力,還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思考的能力,也可以使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有效地應用到生活當中,從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實踐操作的能力。
三、 總結
總之,利用生活情境來展開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是一個非常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它可以讓數學更加貼切生活,不再像傳統課堂那樣單調無趣。生活化的語言情境還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讓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從而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達到數學思維能力的提升,既而達到高效教學。
參考文獻:
[1]黃進成.生活化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D].北京: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06.
[2]陳春鳳.初中數學教學中的生活化教學模式思考[J].中華少年,2015(8).
[3]張海峰.讓小學數學之花開放在生活的沃土上[J].新課程學習(下旬),2013(9).
[4]劉玉英.如何讓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J].家教世界(創新閱讀),2013(10).
作者簡介:
潘典,甘肅省蘭州市,甘肅省蘭州市城關區雁寧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