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對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思維能力的培養以及道德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作用,是進行小學生思想道德培養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一個講文明、懂法紀的人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對如何進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教育;思想品德;教學方法
一、 概述
好的方法將為人們展開更廣闊的圖景,使人們認識更深層的規律,從而更有效地改造世界。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面對一群思想單純的孩子,要讓他們懂得深層的思想教育內涵,確實需要教者創新的應用各種教育方法,以下就對教學方法做出了具體介紹。
二、 小學思想品德的教學方法簡析
(一) 民主討論法
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讓小學生發揮自身優點和長處,隨意發表自己的看法,在課上進行熱烈討論,這種方法有助于引導學生的思維跟著教師的教學思路走,減少了學生課上走神的幾率,同時也讓學生通過熱火朝天的討論,提高了對于思想政治課的認識,特別是一些教材中的事件的認識,讓學生堅持正確的價值觀,所以教師需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內容,可以通過一些教學案例,以引導學生去思考,如在《花草樹木點頭笑》這一課的教學中,讓學生去討論花草樹木帶給我們的樂趣,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如何更好地保護花草樹木等,在該方法的引導過程中,需要教師引導話題的走向,讓全體學生參與到熱情討論中,同時也要按照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由淺入深進行引導,以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意見和看法等,對學生的各種意見和看法也要支持和鼓勵,對于一些不正確的看法等也要給以糾正,讓學生在討論中探討問題,提升學生的思考能力。
(二) 故事講解法
小學生在小學時期特別喜歡聽各種故事,所以,教師可以將教材內容進行故事匯編,以吸引學生聽故事,從故事中進行討論,進行啟發性教學,教室也可以將各種課上案例等匯編成故事,讓學生做出一些假設,假設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會怎樣做?為什么?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也能不斷思考,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如在《我愛我的家》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言,同時匯編一段故事,讓學生進行理解和討論,如“我愛我家,我家里有四口人,分別是我、爸爸、媽媽、弟弟,我喜歡看書,爸爸喜歡看球賽,媽媽喜歡看電視,弟弟喜歡看動畫片”根據這段小故事,教師可以讓學生也分別介紹自己的家庭,同時讓學生討論對家庭的熱愛,也可以讓學生積極思考家庭環境對學生的影響等,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
(三) 情景設計法
該方法被應用到思想品德中,更易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講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快速設計一個情景,讓學生沉浸在該情景中,讓學生通過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如“周末有很多人去公園游玩,但是有些游客在游玩過程中亂丟垃圾,亂插隊等,存在這種不文明現象,如果你剛好也在公園里,看到這種情況,你如何提出建議改變這種不文明情況”通過這個情景假設,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如何改變這種不文明情況,你應該怎么做,這更利于學生對該課程的主題有一個深入的思考,所以在本次課程中的學習,增強了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更好地看待問題,讓學生討論去如何解決問題,因此也更利于學生的成長,通過思想品德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
(四) 典型分析法
這種方法是利用了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事件案例等,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和討論,同時學習這些人物的美好品德等,如雷鋒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的教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學習到雷鋒的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等的優秀品質,井岡山精神和長征精神則有利于學生學習感受到無數革命先烈勇于抗爭、堅忍不拔等的優秀品質,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引入這些典型人物或案例等,以讓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更好地幫助學生學習和成長,讓學生去學習這些英雄人物的感人品質。
(五) 現場演繹法
當教師在結合教材內容講解相關知識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表演教材中的案例等,讓學生分工合作,通過表演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投入到課堂中,如在《小苗快快長》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一課種子如何成長的故事可以在課堂上編一個小話劇,讓學生通過話劇更加理解種子的成長過程,理解生命的頑強,更利于學生去保護花草樹木以及各種動植物等,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去扮演“種子”“春風”“細雨”“土壤”等,讓“種子”在“春風”和“細雨”以及“土壤”的幫助下,茁壯成長,從而讓學生體會到一粒種子是如何突破土壤冒出綠葉的,更利于學生感受生命的價值,增強對于生命的感悟,使學生更好地珍愛生命,愛惜各種動植物等。
(六) 社會參與法
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生活實踐中,讓學生從現實生活中去感受思想政治教育,這更利于學生理解該課程,同時增強對該課程的體會,讓學生從該課程中學習到更多知識,讓學生更加文明禮貌、遵守規則、刻苦努力等,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養,讓學生提高對于該課程的認識,讓學生從實際活動中能堅持正確的行為舉止,如不踐踏草坪、不亂扔垃圾、不插隊等,讓學生將文明的行為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提高思想品德,學會將該課程中所學到的知識等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通過思想品德教育也不斷將良好的行為傳遞到身邊的人,使更多人擁有正確的價值觀。
三、 總結
本文重點分析了小學思想品德中的教學方法,更利于提升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的興趣,同時也通過該課程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使學生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養成良好的習慣,不斷提升其思想道德修養,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教師也要注意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也要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通過學習,思想素質等各個方面都有所提升,使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也不斷提升,使其影響到學生。
參考文獻:
[1]梁伯慶.淺談如何教好小學思想品德課[A].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6(3).
[2]梁潤波.淺談心理輔導活動在小學思想品德課堂中的應用[A].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C].2018.
[3]樊敬棠.小學思想品德課合作精神培養的策略研究[A].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C].2018.
[4]賴其煊.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課的構建[A].《教育學》教科研成果展示[C].2018(7).
[5]何群.淺談小學思想品德中的生命教育[A].第四屆世紀之星創新教育論壇論文集[C].2016.
作者簡介:
劉偉苓,江蘇省南通市,江蘇省如東縣丁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