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憶
摘 要:建筑行業隨著科技的興新而不斷發展進步,建筑設計教學也已在悄然變革,VR技術正在部分重點高校的教學中應用,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提高。本文分析了當前建筑設計類教學的手段方法及其存在的問題,闡述了VR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類教學中的必要性及意義,探討了VR技術應用的方法及目前存在的難題。
關鍵詞:VR技術;建筑設計;教學應用;現狀與問題
“讓設計回歸創意,把其它交給科技”的發生者——光輝城市是當前較火的一家公司,與各大建筑學院等都有合作。它的虛擬現實技術是一種能夠自行創建和體驗虛擬的仿真系統,它利用計算機生成一種模擬現實環境,將多種信息進行融合、動態三維視景相互銜接、使用戶沉浸到該環境中,類似于游戲模式。它有著以下幾個特性:多感知性,存在感,交互性和自主性。其中Mars作為光輝城市的主力新性產品,通過全球領先的建筑VR技術,讓方案能夠被沉浸式地體驗和推敲并極速生成動畫和效果。它可以將建筑設計師給出的方案極速轉化為虛擬場景,實時渲染效果。作為新生代、正興起的技術,它雖然還沒有達到廣為人知的地步,但有著不可蔑視的技術前瞻性及潮流引領性。本文探討的就是當前建筑設計類教學的手段方法、VR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類教學中的必要性及意義、VR技術應用的方法及存在的難度等幾個問題。
一、當前建筑設計類教學的手段方法
1.教學組織形式。根據目前高校的情況,建筑設計類的課程大多是班級授課,一對多,互動交流比較少,不管是理論的講述、方案的構思還是方案的批改,都缺乏個性色彩,大多千篇一律,沒有因材施教,基本上只做到了應試教育的要求。在學校,教師上建筑設計專業課普遍都是先將大篇理論知識規范等講一遍,學生做筆記,教師講完學生自己做,做完教師改,處于這樣一種無限死循環的狀態,形式單一。而且學生一直處于這種被接收,所謂被“喂”的狀態,教師走一步,學生走一步,按部就班。
2.實踐內容。專業課教學的實驗課內容主要是學科性的使用和應用,從中獲取相關感知,如手工模型制作,SU拉模,看優秀經典案例等。隨著技術的產生和更新,專業課的教學技術、教學設備上也有了很大的改變。以前的建筑設計課大多是用黑板和粉筆教學,現在可以利用先進的多媒體設備。例如,現在學校的高年級使用各種軟件進行推敲方案、分析流線、成果制圖,以及學校開設的相關軟件課程設置等。這相對于以前來說,無疑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
3.教學觀念。當前教學采用一貫的傳統“教材控制”,書本至上。在教授建筑設計課程的過程中,教師一味地向學生灌輸書本上二維平面尺寸模數的合理性、可實施性及對大量優秀經典案例進行抄繪等。查資料、抄繪、看書成了學生的家常便飯,除了書本上的知識,貌似沒有其他拓展的空間。對于建筑設計類專業來說,課程知識覆蓋面較廣,學生不僅需要掌握書本知識,還應熟悉、掌握書本外的知識,如玩轉基本軟件操作應用、建筑思維的培養、空間尺度的培養等,所以,僅通過書本知識汲取到的養分是微不足道的。
二、當前建筑設計類教學手段存在的問題
1.教學內容應用性不強。由于如今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快速,而部分教材是很久以前的內容,導致教學和時代需要脫節。教材中的部分內容在實際項目應用操作過程中過于陳舊,或者手法落伍,甚至有的已經完全不再需要,而現在人們所需要的更高要求的技術在現在的課本教材中所出現的概率較小。
2.教學方法和途徑相對落后。由于目前教育教學普遍存在著問題,如缺少完備的教學設施,因而無法建立很好的教學環境和氛圍。現在教學中還存在學生主動性差的問題,需要由教師督導,這就導致結果與實際操作有很大的差距。還有些科目由于得不到實踐而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難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達不到社會所提出的要求。同時,教學過程中默守陳規,教師生硬地重復著書本的知識內容和以往的一些教學經驗,讓學生逐漸喪失了自主思考能力和創新思維,導致較多學生將建筑設計當成了刻板模式化的東西,抄襲在大多數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現象。學生積極性不高,思維僵化,學習效率較低。教學觀念的問題也導致學生對空間認知不夠,方案設計表現效率較低。
3.課程內容多,拓展空間不精細。由于建筑設計類的課程內容多、時間短,導致部分學生學習不深入,浮躁情緒普遍存在。就湖北工程學院而言,安排的選修課課時與本專業的學位課課時基本相當,這就使得學生學習重心不穩、精力不夠、時間安排不合理、主次不清晰,導致學習效率不是很好。
三、VR技術應用到建筑設計類教學中的必要性及意義
到現在這個階段,如果這種虛擬現實技術廣泛運用到許多軟件中,就能夠為人們學習提供更多的方式,用相對貼切、情景交融的交互方式為建筑學習者搭建一個獨立自主的虛擬空間。這種技術對于抽象內容的展示十分有效,更加具有可測性。正是由于虛擬現實技術的這些特點,使得它在建筑教育領域,乃至整個教育領域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前景。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與專業素養上,VR技術的使用可以增強學生的交互式體驗感,在理論式教學與實訓式教學中,能夠讓學生以自主學習、教師引導的方式,通過動手操作來強化知識點的記憶,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提升課堂的教學效果。
1.VR技術更新了建筑設計學習內容的方法,使得其更加可視化、形象化。傳統的建筑設計教育,在筆者看來對于學生而言相對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感受到建筑設計所帶來的體驗感,更多的是依靠設計稿和圖紙。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所想的東西呈現在眼前,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自己的設計思路是否存在問題,體會到自己動手設計的快樂與成就感。目前,在修改設計方案的過程中,教師會說學生的設計作品哪里存在問題,如“這個房間很怪異、這個房子能住么?”諸如此類的評價時,學生更多地是不認同教師的觀點,甚至在按照教師說的做完手工模型,SU拉好體塊后還是會覺得:“我的就很好啊,哪里有問題了?哪里不能住了?剛剛好啊,不大不小啊!”由此可見空間感的重要性,該項技術能培養和彌補學生對空間體塊的認知,充分感知尺度的大小合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