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盈
【摘要】目的:評價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進行醫治的糖尿病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共計86例,依據計算機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兩組,即實施常規護理模式的參照組(n=43),以及實施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的研究組(n=43),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血糖控制情況,探討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的遵醫用藥、血糖控制、自我監測、飲食習慣、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情況均較參照組更優,且最終檢驗結局P<0.05,具有探討分析價值。結論:對臨床中糖尿病患者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開展護理工作,可有效提升患者的護理效果,在臨床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糖尿病護理小組;糖尿病;應用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diabetes nursing group in clinical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April 2017 to May 2018 in our hospital to cure diabetes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 total of 86 cases,on the basis of computer table method,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implement routine nursing mode of control group (n = 43),and the model of diabetes care team group (n = 43),compared two groups of health knowledge mastering situation and situation of blood sugar control,diabetes care team in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clinical nursing effect.Results: compliance with medical drugs,blood glucose control,self-monitoring,dietary habits,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glucose level within 2 hours after meal were better in the study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final test result was P<0.05,which had the value of discussion and analysis.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iabetes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re group mode to carry out nursing work,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of patients,in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certain value.
[Key words] diabetes care group;Diabetes;Application effect
【中圖分類號】R249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050-01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代謝性疾病,主要以高血糖為特征,患者在患病后會出現體重減輕、飲食飲水量增加等情況,隨著病癥的發展,還會引發出一系列的并發癥。本文選擇我院進行治療的86例糖尿病患者展開研究,分為兩組后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得出數據并分析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最終結局整理為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52例,女34例;年齡35~78歲,平均(57.5±2.7)歲;病程1~21年,平均(9.3±3.4)年;疾病類型:1型糖尿病35例,2型糖尿病51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制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所有患者均為自愿參加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有嚴重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肝、腎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各43例。參照組中,男23例,女20例;年齡35~76歲,平均(57.1±2.4)歲;病程1~20年,平均(9.0±3.1)年;疾病類型:1型糖尿病18例,2型糖尿病25例。實驗組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36~78歲,平均(57.8±2.9)歲;病程2~21年,平均(9.6±3.7)年;疾病類型:1型糖尿病17例,2型糖尿病26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參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模式,由責任護士給予常規的飲食指導、用藥指導、健康教育以及心理護理,并開展足部護理,定期監測患者的血糖。實驗組患者采用糖尿病小組的模式進行護理干預。
1.2.1 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從科室中挑選10名護理人員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小組長,對小組成員的糖尿病專業知識和護理水平進行評估,優化小組的護理人員組成。
1.2.2 執行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健康小組成員進行糖尿病相關護理知識的專業培訓,主要包括糖尿病的用藥指導、不良反應、低血糖處理方法、血糖自我監測以及心理護理等方面,提升護理人員對糖尿病的認識和護理專業技能水平,并由護士長監督護理活動的執行,并指出其中不足,給予糾正,保證護理人員均能熟練掌握相關護理技能。
1.2.3 實施護理干預。先由小組成員對每位患者的病情、文化水平以及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進行整體評估,根據評估的結果制定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計劃;然后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向患者詳細講解糖尿病的發病原因、治療方法、相關并發癥防治等,并幫助患者了解長期用藥和飲食控制的必要性,提高患者對治療護理工作的配合;最后規范基礎護理工作,強化患者的用藥指導、飲食指導以及運動指導等,督促患者做好血糖自我控制,并“一對一”教會患者如何進行自我檢測血糖和正確注射胰島素等。
1.2.4 小組內定期組織交流活動。總結討論日常護理工作中的問題和相應的解決辦法,并不斷完善臨床護理工作的內容。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血糖控制情況進行觀察。
1.4 統計學方法
將此次錄入86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數據輸入統計學軟件SPSS19.0完成數據分析,選擇X2檢驗組間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結局以百分比形式體現;選擇t檢驗組間血糖控制情況,結局以(x±s)形式體現,最終檢驗結局呈現P<0.05,數據具有探討分析價值。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
研究組患者的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相比較參照組明顯更優,且P<0.05。
2.2 兩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
研究組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均較參照組更優,且P<0.05。
3 討論
糖尿病除了會對患者的靶向器官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還容易引發糖尿病足、心腦血管疾病等各種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糖尿病屬于慢性的代謝疾病,為了控制血糖水平,患者需要終身進行用藥治療。糖尿病的患病原因和病情程度存在較大差異,采用單純的降糖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需要配合以綜合全面的護理干預以增強患者對血糖的自我控制能力。常規的護理干預由于對每個患者的具體情況缺乏全面了解,導致護理的針對性不足,而且常規護理干預更側重于糖尿病足等基礎的專業護理,而忽視了對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培養。通過成立糖尿病護理小組的模式進行干預,首先專業培訓能夠提高護理人員對糖尿病護理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從而提升護理專業化水平,然后再通過評估每位患者的具體狀況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和護理干預,使其了解合理飲食、保持運動和堅持服藥對于控制疾病的重要性,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其對糖尿病的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結果提示,實驗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合理飲食、血糖控制、并發癥防治認識評分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的護理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參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應用糖尿病護理小組模式進行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從而進一步改善臨床護理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一步推廣運用。
參考文獻:
[1] 廖小琴.糖尿病護理小組在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6(14)
[2] 劉要紅,吳秋蓮.糖尿病護理小組在2型糖尿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吉林醫學,2017,3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