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基賽
摘 要:本文對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進行了闡述,就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并在實際調研的基礎上,分析了高校宿舍文化建設在提升學生核心素養層面的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中的應對策略,將為我國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的良性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宿舍文化;核心素養;作用;對策
高職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設是以宿舍空間為主要承載,通過多彩而富有時代內涵的宿舍文化建設,以提高學生的素養,是高職院校精英文化的一部分。實踐表明,宿舍文化建設水平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成長與職業發展將產生巨大的影響,是學生核心素養形成和發展的源泉,而不可忽視的是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中面臨著較大的挑戰。
一、宿舍文化建設的意義
宿舍文化主要是由高職大學生以宿舍為客觀環境,形成的一類小群體公認的生活方式、行為規范等,它是高職大學生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意識形態。作為高職學子在求學期間的第二個“家”,對高職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當前,高職學生宿舍文化建設,直接影響著育人機制內涵,能正確引導學生如何實現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在這樣一群體性的核心素養共建過程中,宿舍聚居生活中的高職學子通過共同的學習生活、日常互助和情感交流中,達成自身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宿舍文化的建設和浸潤對大學生擁有健康的心理,正確的社會意識遠遠高于學校的其他場所,因此高職宿舍文化建設的效果直接影響大學生在校學習、生活、工作,直接影響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各個高職院校都非常重視宿舍文化建設,不僅從硬件方面改善大學生的學習、生活條件,也注重將宿舍文化建設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使之成為學??己说囊粋€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在一定程度推進了宿舍文化的發展。
二、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對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作用
(一)宿舍文化建設有助于提升高職學子的政治素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作的報告,專門就青年一代承擔使命、接力奮斗作了強調,指出“中國夢是歷史的、現實的,也是未來的;是我們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終將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奮斗中變為現實”。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中必須融入時代發展的內涵和要求,在其形成的過程中,有意識、有途徑的宣傳“四個自信”,以實現對高職院校學子在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層面的提高。
(二)宿舍文化建設將有助于提升高職學子的學習素養
在宿舍管理過程中,學習型宿舍形成的宿舍文化,有助于高職院校內優良學風的形成,同時會給其他宿舍的大學生產生榜樣作用,有效的激勵和感染其他大學生,在促成學生核心素養層面將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宿舍文化建設將有助于提升高職學子的專業素養
高職學子在求學過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將在宿舍生活中度過。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高職院校都是以專業班級劃分宿舍管理標準。也因此造就了宿舍這一特殊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成長場所。在這樣一種以宿舍空間為依托,互相學習提高的模式下,能夠促進日常專業知識的內化,在教學相長的框架內,實現其在專業素養層面的提高。資料顯示,學習型宿舍的建設成果對學生學業能力提升的助力作用明顯。
(四)宿舍文化建設將有助于提升高職學子的文化素養
優雅清新的環境、團結友愛的風氣、求知探索的氛圍將是一個宿舍文化的典型示例。在這樣的宿舍文化的熏陶下,有利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高尚文雅的情操,對高職學子自身文化底蘊的內在修養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在這一共同的文化認同和追求下,以宿舍為紐帶而在宿舍和諧生活方式的感召下,學會尊重他人、關心他人、樹立服務社會的高尚情操,進而形成良好的文化素養和優秀的公民素質。
三、新形勢下宿舍文化建設中所面臨的問題
當前,高職學子在時代浪潮的涌動和浸潤下,其個人核心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與發展顯現出多元化的特征。加之網絡思潮和信仰缺失等因素的影響,導致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中面臨著諸多問題。以宿舍文化建設促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管理模式單一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宿舍管理人員對宿舍管理方式單一,沒有注重宿舍文化建設,造成其在宿舍文化建設和宿舍日常管理中,過多關注宿舍的制度管理行為,只對學生就寢時間、就寢安全、就寢矛盾實施有效的崗位管理,而忽視宿舍文化管理的手段和影響。
(二)網絡監管不利
隨著國家信息化建設的不斷發展,校園信息化基本實現全面覆蓋,為學生在宿舍的學習、生活提供了必要的網絡服務。新時代下,高職大學生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的擁有量非常大,幾乎人手一臺。然而,部分高職大學生自我約束能力不足,為尋求刺激、打發無聊的時間,在宿舍利用網絡監管不利的因素,瀏覽色情網站和惡意攻擊國家發展的境外網站,從而歪曲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學生參與不足
從一定程度上講,良好的宿舍文化不僅僅是對學生舒適生活的一種關心,更是對培養學生生活習慣和思想品質的人文關懷。在宿舍文化建設過程中,先進的宿舍文化將有助于學生形成健康的人格及健全的精神,當前,高職院校雖然對宿舍的文化建設不斷的加大硬件設施的投入,并認真營造了良好的宿舍文化環境。但在這一進程中,忽略了對大學生的人文關懷,導致在宿舍文化建設中大多是高職院校自身的行為,高職學子對院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參與度整體不足。同時,高校宿舍文化在建設中也顯現出一定的快餐文化屬性,缺乏個性鮮明的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內涵,內容表面化問題嚴重。
(四)管理力量薄弱
當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宿舍管理仍屬于后勤管理的范疇,這一模式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宿舍硬件設施建設和維護的規范化、便捷化,但也因受到后期管理人員自身在宿舍文化建設方面經驗的影響,導致宿舍文化建設的脫節。同時,管理力量的不足,也導致高職院校在文化建設進程中的發展遲緩,未能實現對學生文化管理工作的及時開展。
四、宿舍文化建設解決策略
(一)以黨團建設為抓手,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宿舍作為高職學子政治素養提升的重要陣地,應積極探索黨團組織進宿舍,以引領高職學子的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及作風建設。在這一過程中,要充分地發揮學生黨員先鋒崗的作用,達成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的建設中的正能量的匯聚和凝練,并以高職院校的基層黨團建設工作為有力抓手,開辟黨團文化傳播陣地,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二)以媒體建設為著力點,提升宿舍文化內涵
高職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技術、媒體技術及理論發展等層面的優勢,通過校園終端服務、手機APP等手段,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拓展學生核心素養形成的渠道,有效改變不良網絡信息充斥于宿舍環境的現狀。
(三)以人才建設為生長點,促進宿舍文化發展
在高職院校宿舍管理人才建設中,可以考慮優秀學生留校工作,讓其成為高校宿舍文化建設的傳承者和發展著,這對高職院校宿舍文化建設和管理的無縫對接是具有十分深遠意義的。高校宿舍文化工作的傳承和發展,可以建立高職學子對宿舍文化建設的活動的參與和志愿服務中。
(四)以自我管理為構建點,促成豐富體系內涵
高職院校的學子已經初步具備了自我制度約束和文化甄選的能力。高職院校的宿舍文化建設應以人為本,實現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與自我服務。通過文化建設評比、宿舍文化交流等多種方式,有效地調動高職學子自身在宿舍文化建設中的能動性,從而在高職學子心中匯聚成濃厚的“家園”意識,尋找到宿舍文化發展的原動力。
綜上所述,高職院校可在宿舍文化建設的實踐中,依托黨建帶頭,網絡引領、人才儲備、自我管理等多重層面的實施策略,實現高職宿舍文化建設的上檔升級。
參考文獻:
[1]萬美容,曾蘭.“90后”高職生思想行為特點及其引導策略[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8):10-13.
[2]吳景龍,戈春樓.高職院校研究生黨建工作進公寓的探索與研究[J].黨史博采(理論版),2017(2).
[3]虞永飛,康志賢.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面臨的挑戰及其對策[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6):254-255.
[4]袁雪明.高職院校學生宿舍文化建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12):29-29.
[5]楊士同,陳志敏,馬香麗,陳懷祥.淺談高校宿舍管理與宿舍文化建設[J].大學教育,2016(9).
[6]董曉東.高校宿舍管理與宿舍文化建設研究[J].中外交流,2017(23):159-160.
[7]蔣雯燕,胡鑫鑫.高校宿舍文化建設與宿舍管理的思考[J].經營者,2015(10):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