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瑩瑩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我國醫療事業取得了顯著進步。社區作為一個城市最小的單位,是傳遞健康理念、構建健康中國的主體力量,也是城市公共衛生服務的重要體現。因此,有必要對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要素及其模式進行分析,通過分析,了解傳播模式的缺陷,進而有針對性地矯正。
【關鍵詞】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要素;模式
【中圖分類號】R821.4+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8-218-02
1 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要素分析
傳播是一種雙向的過程,也就是說,一個完整的傳播過程至少需要兩人,單獨一人無法完成傳播,是個人與個人、個人與集體或者集體與集體之間傳遞新聞、交流信息的過程。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過程為傳播者---媒介---受眾。因此,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要素包括三項:傳播者;媒介;受眾。
傳播者是發出信息的人或者物,主要負責收集信息,將這些信息加工制作,使其具備準確、易懂、適用的特點,然后發出信息。發出信息并不代表著傳播過程的結束,傳播者還要對對方反饋的信息進行處理,這才能完成傳播任務。
傳播媒介就是承載傳播內容的載體與平臺,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了傳播媒介的變革,在以往生產力水平較低的社會環境下,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媒介主要包括衛生報紙、衛生廣播、人員講解等;在信息時代下,電子媒介蓬勃發展,為健康社區醫藥文化的傳播注入了勃勃生機。
受眾是指接收信息的群體,他們的心理特點主要體現為:求新、求真,求短。健康社區醫療文化傳播的受傳者可以分為特別受眾與一般受眾。特別受眾是指在整個健康教育計劃中,對某社區進行了系統的社會學診斷,明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社會問題、人群健康狀況等,從而設計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對特定社區范圍內的人進行講解。一般受眾就是指一定的傳播機構完成的針對性不明顯的健康傳播的受眾。
2 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模式研究
經濟水平的提高也促使人們對自身的身體健康狀況給予了充分的重視,在社會大眾對提升自我健康的需求的推動下,以及國家對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視下,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模式逐漸成為相關領域學者研究的熱點。這些學者的研究方式大致分為以下幾方面:健康社區傳播學角度;健康社區傳播載體角度;健康社區的傳播主體和受體角度等。
2.1 健康社區傳播學角度
從健康社區傳播學角度進行研究的學者有很多,他們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各有差異。有的學者從健康社區傳播學角度來探討,其中,部分學者從傳播的終端來論述,認為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本的健康知識,服務于普通大眾的基本健康需求,普及健康知識;還有的學者從傳播學的角度對媒介在傳播過程中的功能和社會責任研究,為進一步推進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指明了方向。
2.2 健康社區傳播載體角度
一些學者主要闡述了健康社區傳播載體的演變與發展,認為當今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的媒介主要是依賴信息設備與傳統媒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這種方式使得健康社區醫藥文化的傳播范圍擴大,傳播力度加強。還有學者從媒介融合的角度提出跨媒體內容生產、信息平臺融合等建議。微博的蓬勃發展,也吸引了一些學者加強了對微博這一載體的研究,并提出了將微博應用于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中的建議。
2.3 健康社區的傳播主體和受體角度
學者張廣寧在所著文章中將健康社區的傳播主體概括為政府和醫療事業從業者;受眾則沒有具體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成為健康社區醫藥文化的傳播受眾。但在其文章中,為研究不同受體對同一傳播內容的反映,作者將受眾劃分為青年、中年以及老年三組,并且表明,不同年齡階段對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內容需求有所差異,隨著年齡的增長,對醫藥的需求也水漲船高。
本文認為,當前國內對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模式的研究已經朝向良好趨勢發展,但是,國內的研究成果仍然有一定的欠缺,研究對“社區傳播模式”這一整體概念有所欠缺,只是從不同的角度對社區傳播模式進行了論述。
3 構建完善的傳播模式,服務于社會大眾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身體健康才可能實現人生的價值。本文認為,構建完善的健康社區文化傳播模式可以從以下途徑入手。
3.1 分層教育,面向全體
一個社區要負責的人員很多,由于每個工作人員的生長環境、個人健康狀況不同,拿同樣的健康內容與傳播方式來對待不同年齡段、不同性格的受眾,必然無法取到極好的健康傳播效果。分層教學是一種教育行業的新理念,它強調依據不同學生的情況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其核心思想可以概括為“因材施教”,這種教育理念完全可以運用到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中。為此,要針對不同層面、不同階段的受眾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例如,根據受眾的年齡結構、特長愛好等情況進行分類整合,利用共同學習、小組討論等活動,通過座談會、個人交流、組織談話等多種形式,與受眾建立暢通及時的交流渠道。值得注意的時,在各類活動的開展中,要以平等的態度與受眾交流,不要把受眾當成幼兒園背起手的小學生,采取一味的說教進行。
3.2 厚重自我,提升水平
21世紀是快速變化的時代,試圖一成不變地采取過去的工作方式是不可能贏得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也是不可能實現健康中國這一目標的。在未來社會里,終身學習已經成為一種常態。時代在不斷變遷,媒介也在實現創新,健康社區醫藥文化也在演變。這就要求全體社區工作人員不斷學習,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豐富的實戰經驗。快速變化的環境使健康社區醫藥文化傳播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工作人員必須樹立“活到老,學到老”的思想觀念。一方面,要加強對行業相關知識的學習,了解前沿知識,將這些新的知識帶給受眾;另一方面,要加強對黨、對國家相關政策制度的解讀,提升自身素養,將國家對從業人員的期望與要求落到實處。社區是服務大眾、落實國家政策的最后一棒,理應加強對黨政黨規、相關制度的學習,從而更好地服務業社會大眾。
參考文獻:
[1]翟繼業.城市社區醫院創新健康傳播分析——以Z市Z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例[J].今傳媒,2018,26(03):86-87.
[2]蔡忠元,王路,陳婷,陳文曦,靳滬生.社區健康傳播方法可及性與健康傳播策略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10):880-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