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會
【摘要】中職學校如何提高化學教學的有效性,文中提出了幾個策略及做法。
【關鍵詞】中職化學 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34-0039-01
一、興趣化教學策略
1.加強實驗教學培養化學興趣。化學實驗需要學生觀察實驗現象,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操作,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 進行思考解決,對實驗結果進行表達交流,從而引發學生的感知興趣、操作興趣,最后上升到探究興趣和創造興趣,興趣水平不斷提升。教師在化學教學中,用驗證實驗、探究實驗等進行與教學內容相映的實驗教學,引導學生運用實驗解決問題,給學生思維的空間和動手實驗的機會,學生在相互合作的情境中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
2.創設情景培養化學興趣 。化學科學的巨大進步,化學與人類的衣、食、住、行的息息相關,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情景素材,也為我們化學教學情景的創設提供了基礎。首先利用化學實驗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的感性信息去思考問題、分析問題,進而揭示產生化學現象的本質,是在教學中創設化學教學情景最豐富的素材。其次提出問題創設情景。化學課堂教學過程應該不斷地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營造競爭氛圍激發興趣。
二、生活化教學策略
1.課堂教學內容與生活和專業相聯系
在內容的選擇上,除了要滿足教學目標的需要外,還應該選擇大量與生活實際緊密聯系的內容,以當今人類的生存、生活密切相關的熱點作為內容,力求內容的表述生活化、趣味化,并配以相應的圖片,增加化學知識的吸引力,使學生切實感受到化學知識的實用性。
2.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生學習知識的最終目的是學以致用,將化學理論轉化為學生自己的知識,并能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使學生感到五彩繽紛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化學,使學生認識到化學有趣、有用,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自覺求知。
三、信息化教學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的難點,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模擬化學實驗原理、模擬化學實驗操作以及受條件限制不能進行的實驗和實驗操作,能將難以理解的理論以及日常看不到或拍不到的情景再現,讓學生得到理解和感知。
2.運用信息技術,創設問題情境。精心設計的教學任務會自然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了信息技術的輔助,任務活動的形式呈現多樣化,情境設計仿真度高,有利于學生將已有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決策,解決問題,這也是信息時代提倡的深度學習。
四、探究性教學策略
1.樹立新的課堂觀和學生觀
探究性教學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明確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觀念,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科學的同時,關注學習方法的形成,情感和態度的培養。科學探究既是一種方法,又是一種學習目標。進行探究性教學時要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2.利用推理進行探究,在探究中尋找規律
化學反應規律是前人在實踐基礎上總結的科學結論,教學時如果不讓學生了解化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不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魅力,空洞洞的幾個結論如何能讓學生記住呢?即使學生機械地記住了也不能運用,要讓學生經歷過程,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思維和推理中誘導學生進行科學的探究。
3.在實驗中進行研究,在研究中獲得體會
實驗教學是提高化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由于實驗者或實驗條件的不同,往往得到的實驗產物也不相同,如果對實驗后的產物進行研究,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思維發展,發揮學生潛能,進一點開發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五、激勵性策略
1.化學課堂上的激勵性策略
老師要善于抓好契機,在化學課堂上,當一個學生能順利操作完成一個化學實驗的時候,教師就應當堂表揚他;當一個學生在操作失誤的時侯,教師也應先肯定他認真操作,勇于面對問題,然后再鼓勵他思考操作失誤的原因。課堂上,學生做得好時,教師的肯定評價會使學生更明確自己的做法是對的,可以起到引導他們今后繼續朝著好的方面去努力的作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產生困惑,會出現差錯。教師在評價中對學生的學習作出方向性的引導,就能很好地幫助學生勇于面對困難,解開疑惑,改正差錯,使學生得到進步,獲得發展。
2.實施成功教育進行激勵
在課堂教學中實施成功教育,讓中職生體驗成功的喜悅。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嘗試,在嘗試中成功。俗話說,失敗是成功之母,但對于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成功就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對學生最好的獎勵。
“三化二性”是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育理念、教學方法和原則。既是獨立的又是有聯系的,具有一定的系統性。針對具體內容要靈活選用。
參考文獻:
[1]李心剛.中職化學教學與日常生活化學探究[J].考試周刊.2015(A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