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特別關注近些年語文中高考的動向,測試的廣度和深度悄然變化,專家預測語文成績將成為各科成績的拉分王。為了能與中高考語文測試接軌,小學語文質量監測試題不斷地改進,以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以語文閱讀教學為依托,由課內延伸課外增加閱讀量,拓寬知識面,充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精準測試;有效教學;小學語文
一、 困惑
當下小學語文檢測試卷明顯大變臉,以前單一的字詞訓練已不再出現,中年級開始以選擇題為主,閱讀題的篇幅大量增加。部分學生的成績一退再退。這些試題不僅難倒了學生,也困惑了老師,還讓家長對老師對教育產生了質疑。
二、 對策
(一) 精準測評,科學地改良試題
質量檢測是對特定的檢測對象能按照一定的學習標準,對規定的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以合適的方式進行精準測評。以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和各學段的目標為標準,以現行的教科書為依據,對學生識字,寫字,閱讀,口語交際,習作四大板塊的學習內容,實施質量檢測。
1. 以課標為依據,立足學段目標
有些試卷混淆了總目標和學段目標,四年級的試卷六年級也在考。部分老師不務正業,在耕其他人的田,更甚者把初中的內容都教了,初中的老師還教什么呢?要求老師嚴格區分學段目標和總目標,自己守住自己的三分地,根據學段目標,不盲目拔高要求,加深難度。
2. 優化試題,彰顯語言運用能力
試觀舊的測試題目,有些按課文內容填空的題目只是純粹地填寫學生記憶背誦的碎片,既海量又繁冗;有些句子變換的題目十分單一,如改寫成被字句、把字句、轉述句等,抑制了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有些題目考查不出學生的語言運用的能力,只是考查學生的認真程度,比如用劃線劃去不正確的讀音,有的同學,打鉤了,就全不得分;更甚者要求孩子給漢字注音等等,拔高了對孩子的認知水平。小學語文試題的優化尤為重要,要求小學語文試題能精準全面地考查小學生的語言理解運用的能力。
(1)試題中“積累與運用”的命題,應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緊扣教材內容。讓每一道試題有標可依,有本可扣。注重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在情境中理解運用詞語的能力,在口語交際中理解、概括、運用句子的能力,大量積累誦讀古詩文,在習作中恰當引用,增強表達效果的能力。目的在于指向經典文化的運用與傳承。讓試題從生活中來又要服務于生活。“積累與運用”的命題考查的內容將從“單一性”逐漸向“綜合性”過渡,考查的能力點將從“識記為主”向“運用為主”變化,情境設置將從“考試取向”逐漸向“閱讀體驗”轉變。
(2)閱讀試題的編制,應該精選典范文本。因為以前的閱讀試題從內容上看已經非常的陳舊落伍,有些都不符合時代的發展,而且有些文字生澀難懂。首先,網絡是一條好渠道。不管是網站還是微信,不管是關注公眾號,還是網絡讀書平臺,鋪天蓋地的美文不乏是一種選擇。其次,不同版本教材的課文,也是不錯的選擇。被選用教材的課文都需要進行專家的審核認定,因此這些文章,不僅文質兼美,而且符合學生發展的規律,適合小學生閱讀。其三,可以從名家名篇中汲取優秀的文章,作為閱讀的范文。可以是短小精悍的美文,也可以是名篇中截取的片段。第四,還可以是當年當季的報刊雜志發表的文章。這些選用的閱讀材料還應該適當地刪繁就簡,適度地進行改編,從而更符合小學生閱讀的特點。細化不同文章體裁的語文要素,抓住問題特點,文章分類,寫作方法,寫作順序等等,來進行閱讀訓練的檢測。根據五層次閱讀素養的模型:檢索,理解,運用,評鑒,質疑創新,用雙向細目表匡正,以選擇題或簡答題的方式,考查學生能夠理解并運用語言的能力,能夠從各式各樣的文章建構中理解,能從閱讀中學習。
(二) 有效教學,切實改進學習方法
語文教學遠遠大于語文考試。課文教什么?教給學生讀書寫字,學會做人。因此,要想在小學語文測試中如魚得水,就應該要改進小學語文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小學語文學科的知識包括:識字寫字,詞語積累,標點符號,句式變換,修辭手法,古詩詞誦讀等等,雖然口語交際的能力不好考查。所以我們在教學中更應該注重提高學生語文學科知識,學科能力,學科素養。
1. 識字寫字
漢字是世界上存在的最有文化,最有內涵的字體。識字寫字是語文教學的基石。要求學生掌握語文課程標準所規定不同學段常用漢字的音形義,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可以通過查工具書:字典,詞典等或查找網絡,如漢典網獨立識字。當然也可以根據漢字的構字方式,形旁表義,聲旁表音,進行猜字。可以聯系生活經驗來猜字,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猜字,可以聯系實物圖來拆字,還可以聯系漢字的構形特點來猜字。猜完字最好用查工具書的方式再進行驗證正確的讀音和解釋。寫字教學也十分重要。保證每節課不低于十分鐘的寫字時間。每個學段對寫字有不同的要求。第一學段要求: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要求孩子們在田字格上書寫。第二學段要求:能夠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做到規范、端正、整潔。可以要求孩子們在方格紙上書寫。第三學段要求:硬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要求孩子們在條格紙上書寫,高低一致,大小一致。
2. 詞語的積累與理解
學生對多義詞,近義詞的理解,通過聯系上下文和日常生活常識等方式猜測新詞的意義,或運用查工具書的方式來理解詞語的意思。培養學生能夠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詞語的能力。
3. 句子的變換與排序
培養學生對句子的理解,體會其中的含義,能夠簡要地概括句子的意思,并且能把握句子的邏輯順序,為段落和篇章打好基礎。一句話的表達與標點符號的使用是分不開的,因此也要注重標點符號的使用。
4. 古詩文及名言警句的積累與誦讀
注重古詩詞朗讀與誦讀,注意停頓與節奏,讀出韻味。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大致了解詩詞的意思,在頭腦中呈現畫面。鼓勵孩子們在習作中引用古詩詞的名句,不是生硬地抄寫和默寫,而是在生活中靈活地用語言積累。
5. 提倡讀整本書,大量閱讀必不可少
孩子的未來是讀什么書怎么讀書的較量。每個學期語文教材中只有二三十篇的課文,孩子們僅僅只讀這些文章,背得滾瓜爛熟是遠遠不夠的。引導學生讀課外書是語文老師分內的事。教材中的課文只是個引子,可以由文章的作者,文章的體裁,或背景等,引出多文閱讀。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更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在教材文本的教學中,教師教給學生閱讀理解的方法以及答題技巧,從而使學生能在自己閱讀中,學以致用,從而舉一反三,提高搜索信息的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判斷推理的能力以及鑒賞與評價的能力。
雖然小學語文質量檢測的試題一下子轉變大家不大適應,如果試題編制越來越科學精準,語文教學越來越高效,我堅信小學語文質量檢測的春天就會如約而至,它們像雙翼,一定會托起小學語文質量檢測飛得更高更遠。
作者簡介:
陳曉華,福建省寧德市,福建省寧德市古田縣羅華中心小學。